紫葳根

紫葳根

紫葳根又叫凌霄花根,為雙子葉植物綱,是紫葳科植物紫葳的根,主要產於陝西,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等省份。喜陽、略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要求排水性良好、肥沃濕潤的土壤。較耐水濕,也耐乾旱,並有一定的耐鹽鹼能力、萌芽力。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紫葳紫葳

落葉木質藤本,具氣根。莖黃褐色,具棱狀網裂。單數羽狀複葉,對生;小葉7~9,頂端小葉較大,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不對稱,邊緣有鋸齒,小葉柄著生處有淡黃褐色束毛。花成疏大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大,徑4~5厘米;花萼5裂,綠色,裂片披針形;花冠赤黃色,漏斗狀鐘形,先端5裂,裂片圓形,開展;雄蕊4,2長2短;雌蕊1,子房上位,2室,基部有花盤。蒴果細長,豆莢狀,長達10厘米,具子房柄,室背開裂。種子多數,扁平,兩端具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

生於山谷、溪邊、疏林下,或攀援於樹上、石壁上或為栽培。中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藥用信息

紫葳根 紫葳根
採集:全年可采。
藥材:乾燥根為長圓柱形,外表土黃色或土紅色,有縱皺紋,並有稀疏支根與支根的斷痕。斷面纖維性,有絲狀物,外圍為棕色,中心為淡黃色。
性味:《綱目》:"甘酸,寒。"
功用主治:涼血,祛風,行瘀。治血熱生風,身癢,風疹,腰腳不遂,痛風。
①《日華子本草》:"治熱風身癢,游風,風疹,瘀血,帶下。"
②《植物名實圖考》:"能行血。"
③《杭州藥植志》:婦科通經藥。"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入丸、散或浸酒。
宜忌:《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選方

①治風腰腳不隨:紫葳根(炙,銼),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溫酒調下。(《聖濟總錄》紫葳散)
②治大腸虛冷風秘:凌霄花根(去皮,洗,焙)三兩,烏藥(銼)、人參各半兩,皂莢子五十枚。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溫水下,一日二服。(《聖濟總錄》凌霄花根丸)
③治痛風:凌霄花根二、三錢。浸酒或酒煎服。(《嶺南採藥錄》
④治風濕關節痛,半身不遂:㈠凌霄根三至五錢。煎湯,加紅塘、黃酒適量,

臨床套用

治療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取新鮮紫葳根5斤,加水10000毫升煎至5000毫升,再蒸餾出2000~2500毫升,加入0.9%的生理鹽水使成等滲掖,高壓消毒備用。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5毫升,10天為一療程。治療20例,近期治癒12例,顯著好轉6例,無效2例。一般注射1~4次即見疼痛減輕,紅腫消退,步行方便,體溫下降。對腰痛或因感冒引起的四肢疼痛亦有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