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苔

紫菜苔

紫菜苔,別名紅菜苔、紅油菜苔,它與廣東菜心是屬於同一變種,為十字花科蕓薹屬蕓薹種白菜亞種的變種,原產中國,由蕓薹演化而來。《名醫別錄》中記載:蕓薹“乃人間所啖菜”,這裡的“蕓薹”就是紫菜苔。早在三國時,紫菜苔已是普遍食用的蔬菜 。

基本信息

演化歷史

紫菜苔由蕓薹演化而來,起源於中國湖北武昌洪山一帶,所以又稱洪山菜苔。洪山菜苔和武昌魚被稱為“楚天”的兩大名菜。在東漢和三國時就有關於紅菜苔的記載,《齊民要術》和《本草綱目》中也均有記載。紅菜苔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50年代初僅有幾千畝,現已發展為幾萬畝,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尤以湖北、四川、南京栽培較多。80年代起紫菜苔在中國各地均有引種,北京和台灣等地也已開始栽培。現在美國、日本、荷蘭和非洲一些國家也開始引種 。

植物學特徵

紫菜苔主根不發達,分布較淺,鬚根多,再生力強。莖短縮,其上著生數片基葉。葉卵形或橢圓形,葉色綠或紫綠,波狀葉緣,葉基部深裂或有少數裂片。葉脈和葉柄為紫紅色,葉柄較長,葉脈明顯。花苔近圓形,紫紅色,苔高30~40厘米,腋芽萌發力強,每株可產側苔7~8條或多達20~30條。苔葉細小,倒卵形或近披針形,基部抱莖成為耳狀。總狀花序,完全花,花冠黃色。果實為長角果,內含多粒種子。種子近圓形,紫褐至黑褐色,千粒重1.5~1.9克 。

營養成分

紫菜苔的食用器官為嫩花莖,其味道甜,品質柔嫩,可炒食、做湯或燙後涼拌。紫菜苔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每100克鮮花苔含蛋白質1.3~2.1克、碳水化合物1.4~4.2克,胡蘿蔔素約0.88毫克、尼克酸約0.8毫克、抗壞血酸約79毫克、鈣約15毫克、鐵1.3毫克 。

主要栽培技術

適時播種

長江流域及蘇州地區一般早熟品種於8-9月播種育苗,中熟品種在9月左右播種,晚熟品種於9-10月播種。播種過早,易發生病毒病和軟腐病;播種過晚,葉片少,生長量不足,菜薹產量低 。

育苗與定植

育苗床宜採用砂壤土或壤土,每667 m2苗床播種0.5-0.75 kg,可供1-1.2 hm2大田定植。育苗期自真葉開展後可分批間苗1-2次。結合間苗進行追肥。每667 m2追施尿素2-3 kg,以促進幼苗生長。苗齡一般以25-30 d為宜,但不宜過長。定植株行距為20 cm×(35-50 cm)。具體要求是早熟品種定植密度大些,晚熟品種定植密度小些。定植前要覆蓋地膜,並按株行距要求打孔定植秧苗 。

肥水管理

紫菜薹生長期長,持續採收期也較長,且菜薹採收要求鮮嫩,因此,在施肥上要求基肥與追肥並重。一般基肥667m2施人糞尿1500-2 000 kg,也可用腐熟的廄肥、垃圾等代替,在翻地作畦前施入土中。同時,紫菜薹受旱容易發生病毒病,水多則易感染軟腐病,所以在大田整地時必須認真做好排灌設施工作。追肥要適時充足。即定植後、葉片旺盛生長和菜薹不斷形成的3個時期要確保肥水充足。一般每667m2每次追施尿素5-7.5 kg。在嚴冬來臨前,要控制肥水,以免生長過旺、遭受寒害 。

病蟲防治

紫菜薹主要病窖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軟腐病,主要蟲害有蚜蟲、小菜蛾等。蚜蟲是傳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之一,在夏季和初秋危害嚴重,要及時預防,可通過適時播種、防止漬水和乾旱、避免連作等措施進行防治,同時可有效防止三大病害發生。霜霉病發生時.可用代森鋅800倍液或代林銨1000倍液及其他殺菌劑噴霧1-2次防治。小菜蛾可用25%功夫乳油5 000倍液噴霧防治 。

做法

蘑菇炒紫菜苔

1.準備好紫菜苔和海鮮菇

2.菜苔摘好洗淨,海鮮菇切段

3.炒鍋放油,大火。放入海鮮菇翻炒

4.再放入菜苔,一起翻炒

5.加入鹽調味,翻炒後放入雞精。

6.蘑菇炒紫菜苔完成!

•小貼士

•菜苔很嫩,不用炒太長時間。加鹽後翻炒幾下就行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