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嬌花

紫嬌花

紫嬌花,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圓柱形小鱗莖,成株叢生狀。莖葉均含有韭味。頂生聚傘花序開紫粉色小花。

基本信息

簡介

紫嬌花紫嬌花
學名AlliummacrostemonBunge,屬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洋韭、洋韭菜、薤白、野小蒜、小根蒜、山蒜、菜芝、小根菜。植株高可達70cm。鱗莖近球形,粗1-2cm;外被膜質鱗皮。葉基生;葉片線形,長20-40cm,寬3-4mm,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長葶由葉叢中抽出,單一,直立,平滑無毛;傘形長序密而多花,近球形,頂生;長梗細,長約2cm;長被6,長圓狀披針形,淡紫紅色或淡紫色;雄蕊6,長長於花被;雌蕊1,2房上位,有3棱,長枝線形,細長。果為果。花期6-8月。主要生長於山坡濕地,田邊草叢中。主要食用部分為嫩莖葉,鱗莖,其營養成分,每百克全株含蛋白質3.4g,脂肪0.4g,糖類26g,粗纖維0.9g,鈣100mg,磷53mg,鐵4.6mg,胡蘿蔔素0.09mg,硫胺素0.08mg,素0.14mg,抗壞血酸36mg,尼克酸1mg,保健上傳統中醫學認為薤白具有溫補作用,可健脾開胃,助消化,解油膩,促進食慾。對體弱者而言,可潤中補虛,使人耐寒。另外,薤白的鈣、磷等無機鹽含量極高,經常食用有利於強健筋骨,特別對於成長期的兒童和缺鈣的老人有良好的營養價值。我州通常於2-4月採摘嫩莖葉供食用,至6月份葉片開始枯黃時採收鱗莖,將整株掘起,紮成束,掛在陰涼通風處,供加工出售

形態特徵

紫嬌花紫嬌花
鱗莖肥厚,呈球形,直徑達2厘米,具白色膜質葉鞘。葉多為半圓柱形,中央稍空,長約30厘米,寬約5毫米,葉鞘長5-20厘米。花莖直立,高30-60厘米,傘形花序球形,具多數花,徑2-5厘米,花被粉紅色,花被片卵狀長圓形,長4-5毫米,基部稍結合,先端鈍或銳尖,背脊紫紅色;雄蕊較花被長,著生於花被基部,花絲下部扁而闊,基部略連合;花柱外露;柱頭小,不分裂。花期5-7月。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圓柱形小鱗莖,成株叢生狀。莖葉均含有韭味。頂生聚傘花序開紫粉色小花。

生長習性

性喜高溫,生育適溫24~30度。

園林用途

庭院栽植、盆栽或切花。

栽培管理

繁殖可用播種、分株或鱗莖種植。但在台灣不易結籽,僅用分株或鱗莖種植。全年均可施行,成活率極高,只要掘取帶有鱗莖的幼株或成株另植即可。掘取的鱗莖最好有3~4個連附者為佳,伸長的葉片剪去三分之二再種植。原為生長在我國西南與西北部山野林內及草叢中的短日照植物,故大多數品種性喜涼爽、濕潤的半陰環境,較耐寒冷。在富

紫嬌花紫嬌花
含腐殖質的肥沃砂質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茂盛,鱗莖發達,花色艷麗。而卷丹百合則性喜溫暖、乾燥的氣候條件,也較耐日光照射。百合適宜氮肥,以豆餅、菜餅,農家堆肥和氮、磷、鉀複合肥為最好。在百合的生長期要勤鬆土、除草,結合澆水施肥進行中耕。一般在生長期施稀釋液肥2—3次,以促其株苗生長發育。將近孕蕾開花時,施1—2次磷、鉀肥,以保證株苗在孕蕾和開花期有充足營養,不僅可使花朵碩大,色鮮,並可促進球莖的發育。大面積栽植,要注意通風透氣和適當遮陰,若小面積栽植或盆栽,對花多而枝稈纖細柔弱的觀賞品種要設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百合雖病蟲害較少,但也要注意防治。盆栽宜在9-10月份進行。培養土宜用腐葉土砂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製,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為作基肥。栽種深度一般約為鱗莖直徑的2-3倍。百合對肥料要求不很高,通常在春季生長開始及開花初期酌施肥料即可。國外一些栽培者認為,百合對氮、鉀肥需要較大,生長期應每隔10-15天施一次,而對磷肥要限制供給,因為磷肥偏多會引起葉子枯黃。花期可增施1-2天磷肥。為使鱗莖充實,開花後應及時剪去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但生長旺季和天氣乾旱時須適當勤澆,並常在花盆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盆土不宜過濕,否則鱗莖易腐爛,盆栽百合花每年換盆一次,換上新的培養土和基肥。此外,生長期每周還要轉動花盆一次。不然植株容易偏長,影響美觀。

繁殖

紫嬌花紫嬌花
(1)鱗片繁殖:即用鱗片扦插,產生子鱗莖球,先選擇莖塊大,顏色正,完好無病蟲害的優質百合作種。先用竹刀切去鱗莖基部,使鱗片分開,於9—10月間栽植在向陽的砂質土壤的苗床里,開溝深10厘米,按30厘米寬的行距,35厘米遠的株距,將鱗片埋植於溝內,上覆4厘米厚的土,埋後稍壓。翌年春將鱗片取出,作為繁殖鱗片,再行栽植。栽植時鱗片凹形可朝下,否則不易出苗。(2)鱗莖繁殖:也叫分球繁殖,即是將百合老鱗莖上生出的小鱗球分開進行繁殖。在9—10月份收穫百合時將母球旁之小鱗莖分離採收保存,作為繁殖培育莖,與濕沙混合貯藏,待翌年四月中旬取出種植,栽植時深10—15厘米,20—25天即可發芽出土,較大的球莖當年可開花,小的培養2—3年開花。也有無土育苗的,即將取下的小鱗莖放在溫室的木箱內,以溫度18℃—20℃為宜,這樣經3—4個月即可長出小百合苗,次年3—4月可栽植。(3)珠芽繁殖卷丹麝香等百合,在葉腋生有小珠芽,可在花凋謝後,珠芽未脫落前,收取珠芽植於圃地,一年後即可形成小鱗莖,長出葉芽,2—3年後即可開花。播種繁殖亦可,但因種子發芽培植出的株苗生長緩慢,非大面積繁殖多不採用。

繁殖方法有播種、分小鱗莖、鱗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種方法,可根據需要任選一種。(1)播種法繁殖:播種屬有性繁殖,主要在育種

紫嬌花紫嬌花
上套用。方法是:秋季採收種子,貯藏到翌年春天播種。播後約20-30天發芽。幼苗期要適當遮陽。入秋時,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鱗莖,即可挖出分栽。播種實生苗因種類的不同,有的3年開花,也有的需培養多年才能開花。因此,此法家庭不宜採用。(2)分小鱗莖法;如果需要繁殖1株或幾株,可採用此法。通常在老鱗莖的莖盤外圍長有一些小鱗莖。在9-10月收穫百合時,可把這些小鱗莖分離下來,貯藏在室內的砂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上盆栽種。培養到第三年9-10月,即可長成大鱗莖而培育成大植株。此法繁殖量小,只適宜家庭盆栽繁殖。(3)鱗片扦插法:此法可用於中等數量的繁殖。秋天挖出鱗莖,將老鱗上充實、肥厚的鱗片逐個分掰下來,每個鱗片的基部應帶有一小部分莖盤,稍陰乾,然後扦插於盛好河沙(或蛭石)的花盆或淺木箱中,讓鱗片的2/3插入基質,保持基質一定濕度,在20度左右條件下,約1個半月,鱗片傷口處即生根。冬季濕度宜保持18度左右,河沙不要過濕。培養到次年春季,鱗片即可長出小鱗莖,將它們分上來,栽入盆中,加以精心管理,培養3年左右即可開花。(4)分珠芽法:分珠芽法繁殖,僅適用於少數種類。如卷丹、黃鐵炮等百合,多用此法。做法是:將地上莖葉腋處形成的小鱗莖(又稱“珠芽”,在夏季珠芽已充分長大,但尚未脫落時)取下來培養。從長成大鱗莖至開花,通常需要2-4年的時間。為促使多生小珠芽供繁殖用,可在植株開花後,將地上莖壓倒並淺埋土一將地上莖分成每段帶3-4片葉的小段,淺埋莖節於濕沙中,則葉腋間均可長出小珠芽

藥用

李時珍說:“其根煮食、糟藏、醋浸皆宜”。根色白,作藥用,名蘸白。美食性昧:辛、苦、溫、滑,無毒。美食成分:

紫嬌花紫嬌花
根含大蒜糖。美食功效:溫中,散結氣。胸脾心病(包括心絞病):薤白9克,瓜萎仁9克,半夏4·5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以少許黃酒沖入溫服。赤白痢疾(包括急性腸炎):薤白30~60克,糯米100克煮粥食。小兒疳痢(包括慢性腸炎):鮮薤白洗淨,搗如泥,以米粉和蜜糖適量拌和做餅,炊熟食。性味:苦辛、溫、無毒。歸經:入肺、大腸。功效:溫中散結,祛濕止痢。主治:胸痹心痛,赤白痢疾。說明:薤氣味相似大蒜,故名野蒜;根色白,又名薤白,入中藥用。民間多用作酸菜食用。食療方精選:1、薤頭60克,糯米60克,煮稀飯食,治赤白痢疾。2、鮮薤頭洗淨,搗爛如泥,用米粉蜜糖適量拌和做餅,烤熟食之,治小兒疳痢(包括慢性腸炎)。3、薤白10克,瓜蔞仁10克,半夏5克,水煎去渣,黃酒沖服,一日兩次,治胸痹心痛。4、薤白粥,薤白10-15克(鮮者30-45克),與粳米100克共煮粥。煮熟後油鹽調味食用。有寬胸行氣止痛作用,適用於冠心病之胸悶不舒或心絞痛,老年人慢性腸炎菌痢

病蟲防治

常見病害有:花葉病、鱗莖腐爛病斑點病葉枯病等。(1)花葉病。此病又叫潛隱花葉病,病發時葉片出現深淺不勻的褪綠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葉緣捲縮,葉形變小,有時花瓣上出現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開放。防治方法:

紫嬌花紫嬌花
①選擇無病毒的鱗莖留種;②加強對蚜蟲、葉蟬的防治工作;③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銷毀。(2)斑點病。此病初發時,葉片上出現褪色小斑,擴大後呈褐色斑點,邊緣深褐色。以後病斑中心產生許多的小黑點,嚴重時,整個葉部變黑而枯死。防治方法:摘除病葉,並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噴灑一次,防止蔓延。(3)鱗莖腐爛病。發病後,鱗莖產生褐色病斑,最後整個鱗莖呈褐色腐爛。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澆灌50%代森銨300倍液。(4)葉枯經病多發生在葉片上,多從下部葉片的尖端和級處刑始發病,發病後睛上產生大小不一的圓形橢圓形不規則狀病斑,因品種不同,病斑淺黃色至灰褐色。嚴重時,整葉枯死。防治方法:①溫室栽培注意通風透光,加強管理;②發病初期摘除病葉,第7-10天噴灑一次1%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3-4次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