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里內戰

索馬里內戰

索馬里內戰是開始於1991年、延續至今,爆發在索馬里的武裝衝突。

基本信息

索馬里內戰是開始於1991年、延續至今,爆發在索馬里的武裝衝突。
目錄

第一階段的內戰,源於反對索馬里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總統高壓政權的叛亂。1991年巴雷總統被推翻後,發生了一場反革命,企圖令他能夠重新領導國家。越來越多的暴力,令混亂的局面演變成為一場人道主義危機,而國家則處於無政府狀態。1991年,索馬利蘭共和國宣布獨立,以圖與產生更多激烈戰爭的南部地區有所隔絕。然而,索馬利蘭共和國並沒獲得國際社會的正式承認。它的疆土主要在索馬里的西北部地區,介于吉布提共和國和索馬里東北邦特蘭地區之間的地域。第一階段的內戰,源於反對索馬里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總統高壓政權的叛亂。1991年巴雷總統被推翻後,發生了一場反革命,企圖令他能夠重新領導國家。 越來越多的暴力,令混亂的局面演變成為一場人道主義危機,而國家則處於無政府狀態。1991年,索馬利蘭共和國宣布獨立,以圖與產生更多激烈戰爭的南部地區有所隔絕。然而,索馬利蘭共和國並沒獲得國際社會的正式承認。它的疆土主要在索馬里的西北部地區,介于吉布提共和國和索馬里東北邦特蘭地區之間的地域。

1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總統的垮台(1986–1992年)
2 聯合國的介入(1992-1995年)
3 索馬里的四分五裂(1998-2006年)
4 聯合伊斯蘭法庭的崛起與失敗、衣索比亞的介入及索馬里過渡聯合政府(2006–2009年)
4.1 聯合伊斯蘭法庭的勢力膨脹
4.2 聯合伊斯蘭法庭對衣索比亞介入的戰鬥及潰敗
4.3 美國的介入
4.4 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叛亂與部族間的戰鬥再起
5 索馬里戰事(2009年)
6 索馬里戰事(2010年)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總統的垮台(1986–1992年)
索馬里解放運動 (1986年–1992年)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第一階段的內戰,源於反對索馬里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總統高壓政權的叛亂。1991年巴雷總統被推翻後,發生了一場反革命,企圖令他能夠重新領導國家。
越來越多的暴力,令混亂的局面演變成為一場人道主義危機,而國家則處於無政府狀態。1991年,索馬利蘭共和國宣布獨立,以圖與產生更多激烈戰爭的南部地區有所隔絕。然而,索馬利蘭共和國並沒獲得國際社會的正式承認。它的疆土主要在索馬里的西北部地區,介于吉布提共和國和索馬里東北邦特蘭地區之間的地域。
聯合國的介入(1992-1995年)

對美國的批評則指出:“在親美總統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於1991年被推翻之前,索馬里全國幾乎三分之二土地的石油開採權都落在剛果石油公司(Conoco Inc.)、阿莫可石油公司(Amoco)、雪佛龍油氣公司及雪佛龍飛利浦聯合化學公司(Chevron Phillips)等美國大石油公司的手裡。”剛果石油公司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登入之前,出借她在摩加迪沙公司的樓房給美國大使館當臨時行館也有一些日子。而且最初美國布希總統政府團隊(Presidency of George W. Bush)的特使團也用這座樓房作為臨時總部。很諷刺地來斷言,美國人並不是為人道理由來幫助索馬里,而是為了獲得石油開採權才一腳踏進索馬里來。索馬里沒有被證實有油藏,不過在脫離中央的邦特蘭地區被認為可能有些油藏量,然而至今石油的探查結果仍然存有爭議。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TFG)已經警告過投資者,除非國家情況回復到象以前一樣的穩定,否則不要進行投資。對美國的批評則指出:“在親美總統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於1991年被推翻之前,索馬里全國幾乎三分之二土地的石油開採權都落在剛果石油公司(Conoco Inc.)、阿莫可石油公司(Amoco)、雪佛龍油氣公司及雪佛龍飛利浦聯合化學公司(chevron Phillips)等美國大石油公司的手裡。”剛果石油公司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登入之前,出借她在摩加迪沙公司的樓房給美國大使館當臨時行館也有一些日子。而且最初美國布希總統政府團隊(Presidency of George W. Bush)的特使團也用這座樓房作為臨時總部。很諷刺地來斷言,美國人並不是為人道理由來幫助索馬里,而是為了獲得石油開採權才一腳踏進索馬里來。索馬里沒有被證實有油藏,不過在脫離中央的邦特蘭地區被認為可能有些油藏量,然而至今石油的探查結果仍然存有爭議。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TFG)已經警告過投資者,除非國家情況回復到象以前一樣的穩定,否則不要進行投資。

主條目:UNOSOM I、UNITAF和UNOSOM II
聯合國安理會根據第733號決議案和第746號決議案,組織第一期聯合國索馬里行動(United Nations Operation in Somalia I),首要任務是向索馬里人民提供人道主義救濟行動,並幫助已經解散中央政府的索馬里恢復社會秩序。
安理會於1992年12月3日,一致通過第794號決議案(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794),批准成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索馬里維和部隊(Unified Task Force)。其任務是確保人道主義援助物品能夠實際分發到當地居民的手裡,並且在索馬里重建和平的社會。聯合國索馬里維和部隊於1993年抵達索馬里,並開始一項為期兩年的工作,以減輕饑荒問題。
一名美國狙擊小組士兵在進入摩加迪沙港口處的據點指示狙擊手標定狙擊目標(1994年1月)對美國的批評則指出:“在親美總統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於1991年被推翻之前,索馬里全國幾乎三分之二土地的石油開採權都落在剛果石油公司(Conoco Inc.)、阿莫可石油公司(Amoco)、雪佛龍油氣公司及雪佛龍飛利浦聯合化學公司(Chevron Phillips)等美國大石油公司的手裡。”剛果石油公司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登入之前,出借她在摩加迪沙公司的樓房給美國大使館當臨時行館也有一些日子。而且最初美國布希總統政府團隊(Presidency of George W. Bush)的特使團也用這座樓房作為臨時總部。很諷刺地來斷言,美國人並不是為人道理由來幫助索馬里,而是為了獲得石油開採權才一腳踏進索馬里來。索馬里沒有被證實有油藏,不過在脫離中央的邦特蘭地區被認為可能有些油藏量,然而至今石油的探查結果仍然存有爭議。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TFG)已經警告過投資者,除非國家情況回復到象以前一樣的穩定,否則不要進行投資。
結果,1993年6月及10月之間,摩加迪沙地方軍閥部隊與聯合國索馬里維和部隊之間爆發多場槍戰,結果造成24名巴基斯坦士兵與19名美國士兵死亡(全部美國士兵陣亡31名)。大多數維和部隊及美國部隊士兵均陣亡於摩加迪沙之戰,也有1,000名索馬里地方軍閥士兵死於這場戰役。這場戰役隨後被寫成小說《黑鷹墜落》及拍成電影黑鷹計畫。聯合國索馬里維和部隊隨後於1995年3月3日撤出索馬里,不過也已經造成相當人員的傷亡。
索馬里的四分五裂(1998-2006年)
索馬里各區的鞏固 (1998年-2006年)和索馬里的調解企圖 (1991年-2004年)
索馬里內戰、戰鬥區域分布圖,2006年12月25日1998年-2006年間,索馬里境內有不少地區發表獨立宣言。不過這些地區不像索馬利蘭宣告脫離索馬里,而只是想要自治。

索馬里內戰  的一部分 一架黑鷹直升機,電台呼叫信號:超級64,巡航於摩加迪沙海岸地區 日期: 1991年 - 目前 地點: 索馬里 結果: 內戰進行中   傷亡   300,000[1] - 400,000人死亡 一名美國狙擊小組士兵在進入摩加迪沙港口處的據點指示狙擊手標定狙擊目標(1994年1月)結果,1993年6月及10月之間,摩加迪沙地方軍閥部隊與聯合國索馬里維和部隊之間爆發多場槍戰,結果造成24名巴基斯坦士兵與19名美國士兵死亡(全部美國士兵陣亡31名)。大多數維和部隊及美國部隊士兵均陣亡於摩加迪沙之戰,也有1,000名索馬里地方軍閥士兵死於這場戰役。這場戰役隨後被寫成小說《黑鷹墜落》及拍成電影黑鷹計畫。聯合國索馬里維和部隊隨後於1995年3月3日撤出索馬里,不過也已經造成相當人員的傷亡。索馬里內戰 的一部分 一架黑鷹直升機,電台呼叫信號:超級64,巡航於摩加迪沙海岸地區 日期: 1991年 - 目前 地點: 索馬里 結果: 內戰進行中 傷亡 300,000[1] - 400,000人死亡 一名美國狙擊小組士兵在進入摩加迪沙港口處的據點指示狙擊手標定狙擊目標(1994年1月) 結果,1993年6月及10月之間,摩加迪沙地方軍閥部隊與聯合國索馬里維和部隊之間爆發多場槍戰,結果造成24名巴基斯坦士兵與19名美國士兵死亡(全部美國士兵陣亡31名)。大多數維和部隊及美國部隊士兵均陣亡於摩加迪沙之戰,也有1,000名索馬里地方軍閥士兵死於這場戰役。這場戰役隨後被寫成小說《黑鷹墜落》及拍成電影黑鷹計畫。聯合國索馬里維和部隊隨後於1995年3月3日撤出索馬里,不過也已經造成相當人員的傷亡。

1998年,邦特蘭宣布“臨時”獨立,並表示它將會參加任何索馬里的和解調停,組成新的中央政府。同年,南方的朱巴蘭也宣告獨立。
第三個宣告獨立的組織是1999年成立的拉漢文抵抗軍(RRA),此組織活動地區是邦特蘭的邊界沿線一帶。這次RRA“短暫”的分離行動於2002年重申。接著就有索馬里西南國的獨立出現。1999年,RRA早就已經對索馬里中央及南部地區拜州及巴科勒州進行行政上的獨立自治。而朱巴蘭地區顯示出被索馬里西南國所圍繞,也因此她的政治地位到目前為止還不明朗。
第四支宣告獨立的組織是2006年由賈穆杜格(Galmudug)針對聯合伊斯蘭法庭的武裝力量的增強而宣布。儘管索馬利蘭脫離索馬里走向宣布完全獨立的道路,但被許多索馬里人視為一個自治政府實體。
而在1998到2006年期間,也出現不同的軍事調停行動會議,目的是為針對各方武力消長所推出來的方案。這些調停行動會議有泛部族間的過渡國家政府(TNG)、索馬里和解與恢復委員會(SRRC)等,這些調停組織最終也打下了2004年11月建立的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TFG)的基礎。然而,這段期間軍閥及部族間的暴亂衝突仍然持續著,而這時所謂國家軍事力量的控制能力也僅僅稍微及於索馬里各地區。
聯合伊斯蘭法庭的崛起與失敗、衣索比亞的介入及索馬里過渡聯合政府(2006–2009年)
聯合伊斯蘭法庭的推進、索馬里戰事 (2006年至2009年)、索馬里過渡聯合政府、恢復和平與反恐聯盟和聯合伊斯蘭法庭
聯合伊斯蘭法庭(ICU)武裝組織之旗幟2004年,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TFG)於肯亞內羅畢建立。索馬里的局勢仍然過於混亂,以致各武裝派系還是不能意見一致地在摩加迪沙開會商討統一大計。之後在2006年初,TFG進一步在拜多亞建立臨時政府。
同時在2006年初,出現一個名為恢復和平與反恐聯盟(ARPCT)的組織,是由非宗教性、以摩加迪沙為基地的軍閥組成的武裝團體。ARPCT組織反對以沙里亞法規為導向的聯合伊斯蘭法庭(ICU)的揭起,其時ICU已經在迅速加強武力。ARPCT還得到來自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金援。也因此,整個地區情勢更加嚴峻,進一步地導致首都地區的衝突不斷提升。
聯合伊斯蘭法庭的勢力膨脹
主條目:摩加迪沙戰役 (2006年)和拜多亞戰役
至2006年6月,ICU於摩加迪沙戰役 (2006年)後成功奪取首都摩加迪沙,並將ARPCT逐出摩加迪沙,之後成功說服或以武力強迫其他軍閥加入他們這一派。在他們打到邦特蘭邊界地區以及接收朱巴蘭(Jubaland)南區及中區之後,ICU的勢力逐漸擴大。
伊斯蘭基本教義派不斷增強力量,伊斯蘭好戰份子不斷擴大伊斯蘭基本教義派與索馬里其它派系間的軍事衝突。其它派系包括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TFG)、邦特蘭以及賈穆杜格,後者這些派系組成自治政府,其目的著重於抵抗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組織的武裝攻擊。如此嚴峻的情勢,也導致衣索比亞的介入。埃國的立場是支持非宗教性的索馬里武裝組織。ICU也聲稱獲得衣索比亞的對手厄利垂亞及外國伊斯蘭聖戰士的支持,還針對衣索比亞占領了索馬里的蓋多州以及在拜多亞周圍地區部署軍隊的行動而發起聖戰。
聯合伊斯蘭法庭對衣索比亞介入的戰鬥及潰敗
主條目:班迪拉德里戰役、貝雷得溫戰役、喬哈爾戰役和摩加迪沙陷落
2006年12月,ICU與TFG開戰,此役名為拜多亞戰役。戰鬥涉及索馬里穆杜格州地區的城鎮班迪拉德里與希蘭州地區的城鎮貝蘭德文等地。ICU主要作戰目的是用武力將衣索比亞武裝部隊逐出索馬里領土。然而,ICU在所有的主要戰役均被擊敗,接著被迫撤出摩加迪沙。12月27日喬哈爾戰役中經過最後的短暫戰鬥之後,ICU的領導下台。
吉利布戰役和奇斯梅耀陷落
緊接著吉利布戰役在2006年12月31日開始,奇斯梅耀因此在2007年1月1日落到TFG及衣索比亞武裝部隊的手裡。總理阿里·穆罕默德·蓋地(Ali Mohammed Ghedi)呼籲全國進行解除武裝運動。
美國的介入
拉斯坎坡里戰役
2007年1月,自聯合國在1990年代開始在索馬里軍事部署以來,美國官方第一次軍事介入調停行動。此次軍事調停行動是由美國空軍AC-130空中炮艇對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所盤據的拉斯坎坡里地區進行空襲行動,其中部分的計畫是要擒捉或是擊殺這些基地組織的活動分子。這些活動分子大都潛伏在ICU武裝組織當中。不確定的報告也指出,美國軍事顧問自戰爭開打以來、就出現在衣索比亞以及索馬里過渡聯合政府(TFG)的武裝部隊里。美國海軍也部署在近海地區,以防止伊斯蘭叛亂分子從海路逃竄,而且與肯亞交界地區亦被封鎖,非經許可不得進出。
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叛亂與部族間的戰鬥再起
索馬里戰事 (2006年至2009年)、非洲聯盟於索馬里之軍事行動任務和索馬里戰事 (2009-目前)
ICU武裝組織的部隊一從戰場上潰敗下來,這些殘兵敗將就轉而開始進行游擊戰,持續對抗衣索比亞以及索馬里過渡聯合政府(TFG)的武裝部隊。同時,隨著對ICU戰事的結束,原有的部族間衝突繼續進行。
為了建立地區安全,一項名為非洲聯盟於索馬里之軍事行動任務(AMISOM)的提案授權向索馬里派遣多達8,000人的維安部隊。這次行動任務擴大非洲國家間的軍事活動領域,也分擔早期由政府間發展管理局(IGAD)下非洲之角國家間組織所籌劃的軍事行動任務。失去占領區後,ICU內部發生分裂,強硬派堅持武裝鬥爭,進而成立了伊斯蘭黨(Hizbul Islam),而ICU也分裂出青年側翼派系伊斯蘭青年黨(Hizbul Shabaab;PRM;為ICU的側翼"青年黨部")等之組織。而這些與ICU有關聯的伊斯蘭基本教義派(Islamism)組織也不斷的籌划進行各種叛亂、綁架等行動,誓言推翻謝赫·謝里夫·謝赫·艾哈邁德總統及歐馬·阿布迪拉夏得·阿里·夏爾馬克(Omar Abdirashid Ali Sharmarke)總理所帶領的TFG政府,也堅決反對外國軍隊駐紮在索馬里。
索馬里戰事(2009年)
2009年1月,衣索比亞武裝部隊撤出索馬里,留下風雨飄搖的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及結盟軍閥,及一支幾千人組成的非洲聯盟(AU)分遣隊,由這些雜湊部隊建立起一個民族國家。隨著衣索比亞武裝部隊的撤出戰區,索馬里南半部地區很快落入激進的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叛軍(如PRM、伊斯蘭黨等組織)的手裡。叛軍迅速在幾個省份擊潰TFG政府軍及非洲聯盟部隊,在控制地區實行沙里亞法規。5月7日,叛軍攻擊首都摩加迪沙,也奪得首都大部分地區,但仍未推翻TFG政府,而TFG政府仍控制著首都幾平方公里的地區。2009年索馬里的國家情況還是軍閥混戰、漫無秩序、一團混亂、海盜橫行。
索馬里戰事(2010年)
2010年3月12日索馬里政府軍(TFG)在非洲聯盟(AU)駐索馬里特派團部隊的火力支援下和反政府武裝組織在首都摩加迪沙持續地進行戰鬥,自10日以來已造成約60人死亡。 兩百多名重武裝的伊斯蘭黨分子於2010年5月2日清晨未發一槍一彈就長驅直入索馬里海盜的主要根據地哈拉代雷鎮,並占領警察局等戰略要地。伊斯蘭黨領袖哈山·達伊爾·艾維斯(Hassan Dahir Aweys)告訴英國廣播公司,伊斯蘭黨要在當地實施嚴格的沙里亞法規來結束海盜行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