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爭的年代

內容介紹

現在,一如這些紛爭,是歷史造就的;
未來,一如這些紛爭,是我們造就的。
無論東方,或是西方,真正的困難在於“我們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卻不清楚“我們想要什麼”,也許,這是一個覺醒的時刻了。
自2003年起,劉擎教授應學術刊物和媒體的邀請,選出當年西方知識界的重要事件與現象,進行回顧綜述和評論。這一年度報告系列工作已經持續了十年,給我們展現了西方思想的最新動態,體現了西方思想界的發展趨勢。
本書的第一部分匯集了近十年來的西方思想界重要事件綜述,反應出西方思想變化動態的多個方面及其更為開闊的背景,有助於把握西方思想界的趨勢和狀況。具有當代思想史的史料價值。第二部分,通過與四位當代著名政治理論家(桑德爾、貝拉米、里拉與米勒)的訪談,展現當代西方政治思想界最近的辯論焦點和各種立場。

作者介紹

劉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學與國際政治理論。

作品目錄

西方知識界重要事件綜述(2003-2012)
2003年
國際著名學者發出反戰呼籲
施特勞斯學派與美國右翼勢力
美國著名知識分子雜誌《黨派評論》停刊
伽達默爾傳記引起爭論
愛德華?薩義德去世
羅伯特?默頓去世
2004年
電影《華氏911》的政治風暴
反對“弱智化”的文化戰爭
圍剿喬姆斯基
法國知識界討論民族的認同危機
亨廷頓新作引發爭論
沃爾夫對布魯姆的指控
電影紀錄片《多瑙河》追憶海德格爾
第二屆克魯格人文科學終身成就獎頒布
2004年的告別:逝去的作家與哲人
結語
2005年
薩特百年誕辰紀念
安德森批評“自由左翼”的國際政治理論
新教皇對理性與宗教的看法引起爭議
西方公共知識分子評選
保羅?利科去世
女性主義風潮再起
言論自由與“政治正確”
美國主流報刊開展階級問題討論
英國歷史學家大衛?歐文在奧地利被捕
2005年辭世的文化界著名人物
2006年
拉美政局與左翼思潮的復興
紀念阿倫特百年誕辰
福山再度成為焦點人物
漫畫引發的文化戰爭
國際知識界聲援賈漢貝格魯
反擊對施特勞斯的妖魔化
英國“思想戰役”開闢新的公共空間
格拉斯遲到的自白
余英時教授榮獲克魯格獎
2006年辭世的學者與作家
2007年
歐盟50年:紀念與沉思
宗教與政治:神學靈光的再現
委內瑞拉政局引發的討論
“大屠殺工業”與學術自由
《齊澤克國際學刊》創刊
泰勒與德沃金分別獲得學術大獎
2007年辭世的學者與作家
2008年
金融危機下的新“終結論”
歐巴馬的意義
自由市場與道德腐敗
1968激進運動:40周年的紀念與反思
數碼時代的文化愚昧
關於《猶大福音》的爭論
2008年人文學科重要獎項
2008年辭世的學者與作家
2009年
柏林圍牆:20年後的紀念與思考
新資本主義還是新世界?
備受矚目的中國模式
達爾文進化論:在爭議與誤解中傳播普及
“氣候門”事件與懷疑派的聲音
海德格爾與納粹主義:舊問題新爭論
保守主義的衰落與思想多樣性的危機
美國著名大學的開放課程
2009年人文與社會學科重要獎項
2009年辭世的學者和作家
2010年
維基泄密:喧譁中的辯論
《經濟學人》刊登中國特別報導
道德與理性:跨學科的對話
重新思考社會主義
《流浪者》引發文化爭論
新視野下的羅爾斯研究
2010年人文與社會學科重要獎項
2010年辭世的學者和作家
2011年
“阿拉伯之春”:第四波民主化?
占領運動:另一種民主化浪潮
2011年:覺醒的時刻與開放的未來
歐盟危機與哈貝馬斯的憲政方案
蘇聯解體的道德根源
哈維爾的遺產
帕菲特的哲學巨著問世
明星學者弗格森引發爭議
2011年人文社科領域的獲獎者與辭世者
2012年
新利維坦:國家資本主義的崛起
美國衰落論的迷思
科學與人文的再次交戰
歐洲危機的政治根源
馬克思主義的再興起
“阿拉伯覺醒”之後
探索國家失敗的新著引起反響
2012年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獲獎者與辭世者
第二部分 當代西方著名政治理論家訪談
現代民主與公民政治──桑德爾教授訪談錄
對自由主義的歷史反思──貝拉米教授訪談錄
現代性的內部張力──馬克?里拉教授訪談
我們可以從德國政治文化學習什麼──米勒教授訪談錄
附錄 歐美學人剪影
薩義德軼事
德希達引發的爭議
桑塔格之於我們這個時代
考拉克夫斯基與克魯格獎
領略羅蒂
麥金農與美國的反色情運動
卡斯特教授的風格
告別亨廷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