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

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nanomaterials green plate technology,NGP), 將特製的納米複合轉印材料直接精確列印在超親水的版材上,通過納米尺度界面性質的調控,在列印區和非列印區形成具有相反浸潤性(超親油或親水)的納米微區(圖文區和非圖文區),從而實現直接製版印刷的技術。該技術克服了傳統製版技術的環境污染問題,簡化了製版工藝,降低了成本。

簡介

印刷術作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為人類進步和文明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隨著近代工業的發展,技術創新的中心逐漸轉移到西方已開發國家,印刷術也不例外,無論是雷射照排技術,還是現在流行的計算機直接製版技術(CTP技術),其基礎都是感光材料預塗層及感光成像技術,而這些核心的技術,一直都掌握在一些跨國公司手中。
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的出現,將給印刷術帶來新的變革: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首先發現了納米材料在印刷成像原理中的重要作用,這將徹底解決目前感光化學成像帶來的污染和浪費問題;

從CTP到NGP,一個時代的跨越

CTP技術(Computer-to-plate)出現於19世紀80年代,這個時期是直接製版技術研究的初期階段。所以在此期間,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製版質量方面,都不很成熟;到了九十年代,設備製造廠商與印刷廠家密切配合,加速了這項技術的研究開發步伐,並在此期間達到了工業化套用的程度;在1997年至1998年期間,直接製版機的價位大幅度下降,並且直接製版版材開始成熟和發展,所以不少印刷廠開始接受並使用CTP技術。
近年來,由於CTP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創新,使該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套用。但是,設備、耗材的成本過高,技術有待進一步完善以及製版過程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也逐漸顯現了出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發的“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NGP)不僅完全滿足目前主流印刷業務在精度、速度、質量上的要求,而且解決了設備、耗材成本高以及環境污染、浪費資源的問題,完成了製版技術從感光時代到非感光時代的跨越。

NGP定義

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Nano Green Plate,NGP),摒棄了目前通過感光材料預塗層及感光化學成像的技術思路,採用在納米結構的版材上直接列印成像的原理,如同數碼照相代替膠捲照相,徹底解決了製版過程中的污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

NGP技術優勢

第一代——傳統雷射照排技術

傳統雷射照排技術的工藝流程繁瑣、
雷射照排技術
耗時長、需要避光操作,並且存在兩步
感光和化學沖洗的步驟,給生態環境帶
來沉重的負擔;

第二代——CTP技術

CTP製版技術工序簡化,自動化程度高,
CTP技術
省略感光膠片的步驟,但是CTP技術仍基於
化學感光成像原理,不可避免地要消耗顯影
液和化學沖洗產生污染;

3. 新一代——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

CTP技術經過長期的發展與套用,顯現出了很多
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
弊端,因而相關研究人員都在尋找更加精準、高效、
環保的CTP新技術。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發的納
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摒棄了目前通過感光材料預塗層
及感光化學成像的技術思路,採用納米材料直接成像
的原理,徹底解決了製版過程中的污染和資源浪費等
問題。

四、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設備

目前常用的CTP設備有熱敏製版設備和紫雷射製版設備兩種,其中:熱敏製版設備主要利用熱成像技術實現製版過程。但是,熱敏CTP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雷射器的功率要求較高、生產成本偏高等;而紫雷射CTP設備雖然以精度高、速度快著稱,但是雷射頭的壽命、生產成本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是其不足之處。
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設備
NGP製版機採用了高集成度微 壓電噴墨單元作為物理成像基礎,可以保證不丟點,具有網點還原性好、
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機(NGP製版機)
受印刷工藝變化的影響小等優點。整個製版過程只需要兩步即可,不產生任何污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

五、NGP製版相關耗材

目前市場上的CTP版材主要類型有:銀鹽型、光聚合型、熱敏型(熱成像型)。納米材料噴墨成像設備配套的相關耗材有納米版材和納米墨水,以配合設備的使用。

1. 納米版材

納米版材是解決超親水版材與納米墨水浸潤性的 核心技術納米版材的表面由特定尺寸的納微米結構組成,這種氧化膜的特點是能夠具有較好的保水性,又能夠完美地承接納米轉印材料對微區浸潤性能的改變,
納米版材
從而實現非圖文區到圖文區的信息傳遞,最終將網點信息轉印到紙張上。

納米墨水

納米轉印材料是一種基於納米技術的高科技產品: 納米顆粒分散到墨水中以後,可以調控墨水的性能,提高版材的耐印力。
納米墨水

六、製版技術的未來

納米材料綠色製版技術的出現,將給世界印刷術帶來新的變革,在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NGP必將引領整個印刷行業進入直接製版的綠色化、數位化時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