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魚肚

紅魚肚

紅魚肚,即魚鰾、魚膠、白鰾、花膠,是由魚的沉浮器官,經剖制曬乾而成。一般有鱘魚肚、鯢子魚肚等,屬四大海味之一,近代被列入“八珍”之一。產於我國沿海,以廣東的“廣肚”為最佳。福建的“毛魚肚”較次於“廣肚”,但也是佳品。

營養價值

紅魚肚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主要營養成分是粘性膠體高級蛋白和多糖物質。據測定每百克乾紅魚肚含蛋白質84.4,脂肪0.2克,脂肪0.2克,鈣50毫克,磷29毫克,鐵2.6克。並且可用於治療瘡癤、腫痛、無名腫毒、皮膚破裂、惡性腫瘤;腰酸背痛、風濕性腰背痛、胃病、肺結核、百日咳、嘔血、再生性障礙貧血、陽菱、氣管炎及產婦血崩和產後腹痛等症。對腎結石、胃和十二指腸潰瘍、風濕性心臟病、婦科自蒂和月經不調等均有較好療效。魚膘還能作膠丸外殼和粘合劑。用魚膘製成高粘度的明膠或黃魚膠高達95%。

質量鑑別

首先紅魚肚以色澤明亮,無黑色血印的為好,乾貨狀態中間筋的部位微黃屬於正常,水法後基本上也是晶瑩剔透的。其次越大越厚,其質量越好;漲發後形體大,價格也高。而一些小魚的肚薄則價低,魚肚以形體平坦、完整,邊緣齊整為佳,一些搭片雖形體不小,也很厚,但漲發易夾心、不透、質遜。最後魚肚越乾越好,對光照看,應透明感,質地潔淨,無血筋等物,色澤透亮為佳。受潮魚肚灰暗無光澤,質次。有的魚肚在乾制時中心部分未能幹透,呈四面透明,唯獨中心呈玉白色,此種魚肚被稱為“花心魚肚”質差。

保存方法

乾紅魚肚最怕受潮、生蟲,可存放於陰涼通風環境中,當然冷庫是最好的選擇。發好的魚肚不宜久存,建議根據使用量發制,萬一有剩餘的請用冰水保存,不可冷凍,否則嚴重影響口感。

泡發魚肚

紅魚肚在食用前,必須提前泡發,其方法有油發和水法兩種。質厚的魚肚兩種發法皆可,而質薄的魚肚,水發易爛,還是採用油發較好。

1.油發前先用溫水把紅魚肚洗淨瀝乾,然後放進溫油鍋中炸。油要保持低溫才能保證質量,炸時不要炸焦發黃、外焦里不透。當魚肚炸到手一折就斷,斷面如海綿狀時,就可撈出。但要注意魚肚因厚薄不一,不會同時炸好,發好的要先撈出,以免過火。

2.水發前先用清水把魚肚浸泡幾小時,並洗刷乾淨,然後開水停止加熱放入魚肚,待水自然涼後魚肚也就發制好了。

3.有時候根據菜品的不同可以適當控制發制效果,以便做出更美味的菜餚。

經典菜式

雞蓉燴魚肚

主料:水發魚肚450克

配料:雞蓉100克、火腿絲少許、雞蛋

調料:精鹽、雞粉、味素、黃酒、姜、蔥、雞油、清湯、生粉各適量

製作步驟

1、將水發魚肚改刀備用。

2、雞蓉用蛋清、生粉、精鹽、味素、雞粉、清湯調勻備用。

3、將改刀的魚肚用清湯、姜、蔥煨透入味,鍋內注入清油至四成熱,入調勻的雞蓉,推勻雞蓉成棉花狀,與魚肚同燴即成。

製作關鍵

魚肚發透,不能有異味。調製雞蓉時要用清湯。推雞蓉時要掌握好油溫。

芙蓉魚肚

主料:魚肚100克,雞蛋清75克

輔料:火腿10克,油菜心50克,

調料:料酒10克,鹽3克,雞精2克,胡椒粉2克,豬油(煉製)5克,植物油15克,雞油5克,澱粉(玉米)3克,大蔥5克,姜2克

製作步驟

1. 魚肚切成斜刀長方塊,用澱粉拌勻,30分鐘後用水洗淨,然後焯水;

2. 熟火腿切末;

3. 油菜心洗淨後焯水;

4.雞蛋清置於碗內,加精鹽、雞精、澱粉攪勻,用溫熱的油炒成片,成為芙蓉狀;

5. 魚肚用奶湯焯一下撈出;

6. 油鍋置火上,添底油,下入蔥段、薑片煸炒出香味,再下入奶湯和魚肚,用精鹽、雞精調好口味,移至小火上燒10分鐘左右;

7. 取出蔥段、薑片,再將炒好的芙蓉倒入炒勻;

8. 用玉米粉勾芡,淋些雞油即可裝盤,火腿末撒在上

9. 油菜心用奶湯、精鹽、料酒、雞精燒至入味,圍在魚肚旁邊。

蟹黃魚肚

主料: 鮮湖蟹黃150克,水發魚肚300克。

配料:水發冬菇15克,火腿20克,黃瓜皮15克。

調料: 白油75克,清湯200克,精鹽3克,料酒25克,味素1克,水澱粉25克,雞油25克。[5]

製作步驟:

1. 將水發魚肚用清水漂洗幾遍,擠乾水分,切成6厘米長、 3厘米寬的塊,放入沸水中,加入少許精鹽、料酒氽透後撈 出,擠出水分。

2. 炒勺內放入白油5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蔥姜米,倒 入蟹黃煸炒,烹入料酒,放精鹽、清湯少許,炒出紅油時將蟹黃盛出四分之三。

3.炒勺內留四分之一的蟹黃,再放入少許白油,加入氽過 的魚肚翻炒,邊炒邊放入清湯、精鹽、料酒、味素,用少許水 澱粉勾芡,然後盛入盤中間。

4.將盛出的蟹黃再倒入炒勺內,放入少許清湯,用水澱粉 勾芡,淋上雞油,蒙蓋在魚肚上即成。

椒麻脆魚肚

主輔料:草魚肚300克,白蘿蔔、胡蘿蔔、小米椒各少許。

製作流程: 將蘿蔔切細絲沖水備用,魚肚洗淨放入姜蔥水中煮熟後出鍋沖涼,將冷後的魚肚放入白醋中浸泡一小時後,沖淨醋味裝盤,小米辣調製成椒麻味淋汁即可。

扒蟹黃魚肚

原料:魚肚、冬筍、豌豆苗、蟹黃、熟豬油、蔥末、紹酒、雞清湯、白糖、精鹽、花椒油、味素,濕澱粉等

製作: 1、將魚肚切成長方塊,冬筍切成長薄片。

2、豌豆苗入沸水一燙,再將蟹黃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漂淨雜質,整齊地碼在平盤內。另將冬筍入沸水略焯,撈出,瀝去水分。

3、鍋置旺火上,放熟豬油燒至七成熱,下蔥末爆香,烹紹酒,加入雞清湯、魚肚、白糖、精鹽起鍋,熗勺爆香後調味,下魚肚小火煨靠。

4、起鍋,將蟹黃煸炒熟,淋花椒油,溜入平盤一邊。

5、將魚肚鍋移回旺火,下牛奶燒沸,加入味素,用濕澱粉勾芡,淋熟豬油,翻勺後溜入平盤另一邊。

6、將薑末撒在蟹黃上,豌豆苗擺在魚肚上即成。

以上文軒僅限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