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頰鸚鵡比亞克亞種

虹膜淺黃色,腳灰色,上喙紅珊瑚色,下喙棕灰色。 該亞種雄鳥和紐幾內亞亞種相似,但頂冠的紫藍色延伸至後頸,臉頰的紅色下達到喉嚨,翕青銅棕色泛白,次級內覆羽的紅褐色標記更為廣泛,下覆羽深藍色,腰背部和臀部栗色,不是褐色。 雌鳥也和紐幾內亞亞種相似,但頂冠至後頸棕色,其餘和雄鳥相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紅頰鸚鵡比亞克亞種
【中文別名】比亞克紅頰鸚鵡
【拉丁學名】Geoffroyus geoffro mysoriensis
【命名者及時間】A. B. Meyer, 1874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鸚形目鸚鵡科、Geoffroyus屬、紅頰鸚鵡

物種概述

紅頰鸚鵡比亞克亞種是紅頰鸚鵡的亞種之一。體羽綠色,額頭、喉部和頭部兩側紅色;頂冠及枕藍紫色;胸部、腹部、尾翅上下覆羽黃綠色;下背部綠色;中翼覆羽有一塊紅褐色斑塊;翼下覆羽藍色;尾巴底面黃綠色。虹膜淺黃色,腳灰色,上喙紅珊瑚色,下喙棕灰色。棲息於亞熱帶或熱帶的乾燥森林、潮濕低地森林、紅樹林,也發現於種植園,開闊的林地,耕地和海拔高達1400米的稀樹草原。通常成對或集小群生活,在果樹豐富的地方集大群活動。幾乎完全素食,吃種子,水果和鮮花。可以倒掛在樹枝間,以達到取食的目地。築巢與樹叢中,每窩產卵2~4枚,雌鳥單獨哺育。
該亞種雄鳥和紐幾內亞亞種相似,但頂冠的紫藍色延伸至後頸,臉頰的紅色下達到喉嚨,翕青銅棕色泛白,次級內覆羽的紅褐色標記更為廣泛,下覆羽深藍色,腰背部和臀部栗色,不是褐色。雌鳥也和紐幾內亞亞種相似,但頂冠至後頸棕色,其餘和雄鳥相同。

分布範圍

分布於比亞克灣。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