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草白粉病

1.豌豆白粉菌(Erysiphe 2.豆科內絲白粉菌(Leveillula 豌豆白粉菌(Erysiphe

症狀

豌豆白粉菌為害,使葉兩面產生白粉狀霉層,後期霉層上產生初為黃色、橙色,後呈黑色的小點,即病原的閉囊殼。豆科內絲白粉菌為害,初在葉背面形成較厚的白色斑塊狀霉層,逐漸蔓延覆滿整個葉片的正、反兩面,呈氈狀,內埋生褐色至黑褐色小點狀閉囊殼。病株的大量葉片提前脫落。莖、葉柄和莢果也可被侵染。

病原特徵

1.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異名:蓼白粉菌(E>polygini DC.)。豌豆白粉菌分生孢子梗由外生菌絲上長出,單生,直立,不分枝。頂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桶形或兩端鈍圓形的圓柱形。閉囊殼上附屬絲絲狀,長度為閉囊殼直徑的(0.5)1-3(5)倍。
2.豆科內絲白粉菌(Leveillula leguminosarum Golov.),異名:韃靼內絲白粉(L.tauricq(Lev.)qrn.)。豆科內絲白粉菌的分生孢子梗由氣孔伸出,直立,有的分枝,常幾個束生,頂單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有兩種類型,初生分生孢子披針形或狹卵形,頂漸尖而基平截,大小為49.2-72.8微米×12.8-23.5微米;次生分生孢子長橢圓形或兩面端鈍圓的圓柱形,閉囊殼埋生於菌絲體內,與菌絲交織在一起,褐色扁球形,直徑約150-187.5(225)微米;附屬絲無色,彎曲或分叉,長約為閉囊殼直徑的0.16-0.6微米(0.8)倍。閉囊殼內含17-20個子囊,子囊長橢圓形或形,兩側不對稱,具長柄直或彎,大小為(68)80-140(116)微米×26-34微米,內含兩個子囊孢子,少數內具3個。子囊孢子橢圓形,單胞,無色,大小為21-37.5(51)微米×12-17.5(25)微米。

寄主範圍

豌豆白粉菌可侵染苜蓿屬、三葉草屬、草木犀屬、野豌豆屬、紅豆草屬、胡枝子屬、黃芪屬等多種豆科植物,但分化為多個生理小種,我國在甘肅天水發現嚴重為害紅豆草。豆科白粉菌在我國西北地區已發現可侵染紫花苜蓿、紅豆草、駱駝刺、苦豆子等豆科植物。根據前蘇聯等報導,紅豆草與苜蓿的豆科內絲白粉菌可互相侵染。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閉囊殼、休眠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病殘體上越冬,成為初侵染源。生長季節內則形成多代分生孢子,借風力傳播,造成多次再侵染。病害多發生於6月末至9月。晝夜溫差大,多風,中等濕度,氣溫在16-28℃之間時,適於此病的發生。濕度太大或太乾旱均不適於發病。但有灌溉條件的乾旱地區,如甘肅武威,也嚴重發生。

分布與危害

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和豆科內絲白粉菌(Leveillula leguminosarum Golov.)可侵染紅豆草引起白粉病,此病廣泛分布歐亞各國的紅豆草種植區。我國已在甘肅、新疆、遼寧發現由豆科內絲白粉菌引起的紅豆草白粉病。此病嚴重時使整片草地變白,發病率達100%,以致種子產量減少50%-70%,產草量也明顯下降。

防治方法

1、選育和使用抗病品種。
2、管理措施 選無病草地留種,若帶菌種子可用藥劑處理,以控制當年發病,如用1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拌種,重病地應提前刈割;
3、藥劑防治 留種地或科研地可用硫磺粉、粉銹寧、多菌靈、滅病威或高脂膜等化學藥劑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