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豬肉

紅燒豬肉

提起紅燒肉,我們自然不能忘記那位將吃紅燒肉事業推向高峰的人--蘇東坡。 正是由於他的努力,紅燒肉才得以從基層走向了上層,從老百姓的菜鍋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其實,那個源遠流長、名響大江南北的東坡肉說穿了也就是紅燒肉。考究紅燒肉的歷史地,確實很難說清除它產於何時,何地,不過,由於東坡先生孜孜不倦的努力,從他那時起,紅燒肉就正式的走上了歷史的舞台。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從這首蘇東坡的《食豬肉》詩,不難看出蘇老先生不僅是“每日早來打一碗”般的“好吃”,而且,還深諳紅燒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烹飪之道。

基本信息

做法操作

紅燒豬肉紅燒豬肉
①用叉子把肉穿五六個洞,淋上調味(A),再用棉繩綁緊。

③將肉浸在攪拌均勻的調味(A)里大半天,期間用筷子上下翻動。

③將肉放在微波爐專用的竹籠或網上,不罩微波薄膜,轉1分鐘。

④取出上下翻動,並用刷子塗上醃汁,再轉6分鐘,中途需多塗抹幾次。

⑤取出切薄片,再裝飾蔬菜即可。

製作方法二

1.原料處理:豬肉經去骨,去毛污後的帶皮豬肉及瘦肉,切成3~5厘米寬的條(塊)。

2.預煮:水和肉塊的比例,以水剛淹沒豬肉為度,預煮時間45~60分鐘,以煮至肉塊中心無血水為止,脫水率15~20%。

3.上色油炸:帶皮肉煮後趁熱拭乾表皮水分,立即均勻塗上色液,待色液吹乾後油炸。油溫180~190℃,時間45~60秒,脫水率約5%。瘦肉預煮後直接切成3~4厘米小塊,於180~190℃油中炸30~40秒鐘,脫水率約10~15%。

4.上色液配製:醬色7份加白酒(或經稀釋至含酒精25°左右)3份

紅燒豬肉紅燒豬肉
,充分混合均勻備用。

5.切塊復炸:油炸後的帶皮肉,切成大小3厘米左右的小塊,在160~170℃油溫中復炸20~25秒鐘,脫水率約8~10%。

6.配湯製備:醬油30千克、生薑(洗淨切碎)430克、黃酒28.5千克、蔥(洗淨切碎)430克、精鹽28.5千克、味素94克、砂糖7.6千克、肉湯100千克。將上述配料放入夾層鍋煮沸,最後加入黃酒、味素出鍋,經過濾後湯汁調整至總量為100千克。

7.裝罐:罐號962,淨重397克,肉塊280克,湯汁117克;罐號860,淨重256克,肉塊185克,湯汁71克。

8.排氣及密封:排氣密封:中心溫度80℃以上。密封后用熱水洗淨罐外油污。

9.殺菌及冷卻:殺菌式(排氣):15′~60′~20′/118℃冷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