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皮[中藥]

紅樹皮[中藥]
紅樹皮[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樹皮,中藥名。為紅樹科植物木欖(L.)Lam.的樹皮或根皮。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等沿海。具有清熱解毒,止瀉止血之功效。常用於咽喉腫痛,瘡腫,熱毒瀉痢,多種出血。

入藥部位

樹皮或根皮。

性味

味苦、微澀,性寒。

歸經

歸脾、胃經。

功效

清熱解毒,止瀉止血。

主治

咽喉腫痛,瘡腫,熱毒瀉痢,多種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在栽種10-15年後,夏、秋二季采剝樹皮,曬乾。秋季挖根,洗淨泥土,剝取根皮,曬乾。

形態特徵

木欖,又名紅樹、長鼓、包蘿剪定、鐵欖、大頭欖、雞爪浪、剪定、枷定、雞爪欖。灌木或喬木,常有曲膝狀氣根突出水面。單葉對生;葉柄長2.5-4.5cm;托葉早落;葉革質,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7-14cm,寬3-5.5cm,先端稍漸尖,基部楔形,全緣,邊緣乾時背卷。花單生,長3-3.5cm,花柄向下彎,長8-20mm;萼管近鐘形,暗黃紅色,萼裂片11-13片,以12片居多,裂片線形,約與萼管等長;花冠淡紅白色,與花萼裂片同數而較短,2深裂,基部密被絹毛,上部近無毛,裂縫間有刺毛1條,裂片先端有2-4條刺毛;雄蕊數目為花瓣的1倍,略短於花瓣;子房半下位,2-4室。果包藏於萼筒內且與其合生,1室,萼筒長於裂片;種子1,於果離母樹前發芽,胚軸紡錘形,稍有稜角,長15-25cm。花、果期幾全年。

生長環境

生於海灘紅樹林中。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等沿海。

相關論述

《台灣藥用植物志》:“樹皮為收斂劑,治腹瀉,偶治瘧疾。根皮止血,治咽喉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