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姑娘[茄科植物]

紅姑娘[茄科植物]

紅姑娘學名酸漿、掛金燈、戈力、燈籠草、洛神珠、泡泡草等,北方稱為菇蔫兒、姑娘兒,以果實供食用。原產於中國,南北均有野生資源分布。酸漿在中國栽培歷史較久,在公元前300年,《爾雅》中即有酸漿的記載。現在在東北地區種植較廣泛。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紅姑娘 紅姑娘

紅姑娘學名為酸漿(physalis francheei mast var bunyardii Mak)為茄科植物。

英文名:FranchetGroundcherryCalyxorEruit

別名:錦燈果、燈籠草、燈籠果、掛金燈、紅燈籠、錦燈籠、酸漿、鬼燈球。

生物學特徵

紅姑娘為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2.5尺,地下橫走的根狀莖,野生性極強,耐寒,抗病;葉互生,葉片卵形,邊緣呈有稀疏的缺刻或波狀;花單生於葉腋、白色花、下垂、花冠鐘形;果為漿果、球形、成熟時呈橙紅色;

紅姑娘花期春夏季,果實秋季成熟、宿萼呈紅色或橙紅色時採收,乾燥。宿萼略呈燈籠狀,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宿萼味苦,果實味甘、微酸。性寒,味苦。植物形態:株高30至60厘米,地下具爬行根莖。花單生葉腋,花萼鍾狀,長約6毫米;花白色,直徑1.5至2厘米。果實成熟時宿存花萼增達5厘米,與球形果同為橙紅色。 紅姑娘是我國歷史上特有的藥食兩用保健型多年生草本野生水果。原產於中國,南北均有野生資源分布。酸漿在中國栽培歷史較久,在公元前300年,《爾雅》中即有酸漿的記載。

秋季果實成熟、宿萼呈紅色或橙紅色時採收,乾燥。

主要成分

宿萼略呈燈籠狀。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宿萼味苦,果實味甘、微酸。性寒,味苦。植物形態:一年生草本。生長地: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紅果直徑1.5~2.0cm,單果重7~13g,被澎大宿萼包圍,皮是提取紅色素主要的原料,是無公害口紅的主要原料之一。漿果含酸漿醇A、B;種子中含禾本甾醇、鈍葉醇、環木鳳梨烷醇、環木鳳梨烯等。一個果有90~160粒種子,蛋白質0.7~1.0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6~3.2g、粗纖維1.1g、鈣18~22mg、磷19~32mg、含有苦瓜甙,對糖尿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根、莖、葉、花、果實都是藥材。莖葉搗爛後外敷可治療皰瘡。紅姑娘果也可製成飲料、果酒、罐頭,以其苦爽詒人保健之攻效暢銷市場,紅色萼片能提取色素,也可加工成茶,是理想的綠色飲品。

功效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附註:無聞的路邊小草花,卻有著濃烈的紅色作外衣,廉價,清熱去火。果肉在青果時,則性寒,可降暑、解熟、明目、解毒。成果時,則性溫,養血滋肝脾,可治療痢疾。籽可壯陽益氣,根可清熱、解毒。

果實可以生食,又可製成飲料。宿存花萼可藥用,有清熱解毒之功效,治咳嗽咽喉腫痛.嗓子發炎最佳。也治療糖尿病。果實中含人體必須的十幾種胺基酸、礦物質。

生長環境

適宜黑壤土,溫度在5~35℃間均可生長。

主要價值

紅姑娘[茄科植物] 紅姑娘[茄科植物]

紅姑娘是我國歷史上特有的藥食兩用保健型多年生草本野生水果。原產於中國,南北均有野生資源分布。酸漿在中國栽培歷史較久,在公元前300年,《爾雅》中即有酸漿的記載。在明朝政和年間,古人就對其有充分的利用。《本草綱目》舊版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明確記載:燕京野果名紅姑娘,外垂降囊,中含赤子如珠,酸甘可食盈盈繞砌,與翠草同芳,亦自可愛。搗計服治黃病(即黃膽性肝炎)多效,治上氣咳嗽風熱,明目,付小兒內辟等多種疾病。目前在東北地區種植較廣泛。其他地區種植較少,仍屬稀特蔬菜。現代醫學認為:紅姑娘能利咽化痰,可治肝炎,咽喉腫疼,肺熱咳嗽等。《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中記為:酸漿苫塞,清肺治肝,咽喉腫痛、熱咳能安。經現代科學檢測,紅姑娘含有豐富的酸漿醇AB、酸漿果紅素、生物鹼、枸緣酸、胡蘿蔔素、酸漿果黃質、禾本甾醇、鈍葉醇、環木鳳梨烯醇,羊毛脂-8-3B-醇等。這些都是人類生長中不可多得的微量元素。我國70年代簡版《中草藥圖普》記為:紅姑娘治小兒百日咳、急性氣管炎、糖尿病(對注胰島素者無效)水腫,根煎劑治細菌性痢疾特效。現代民間驗方:紅姑娘根煎劑對B型肝炎有特效治療。用其與茶同飲能明目清腦、穩定血壓、降低血脂,久服無頭暈之憂。但有微毒,泡水不宜長期服用.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

9~10月份採集成熟種子,種子繁殖方式一般不採用,弊處是當年不能開花結果,且費人工、費時、費力。

根莖繁殖

春季4月10日左右起,用犁破土翻地,揀出根莖,以留2~3個腋芽為一段,剪根分段,將截好的根埋入地下,間距30cm,壟做66.7cm,壟上雙行。畝施有機複合肥15~20公斤。

田間管理

苗期,可封閉除草,對其本身不產生藥害;蟲害雖少,也有發生,可噴相應殺蟲劑;病害偶有葉斑病發生,噴施葉面肥有很好的預防作用;花期在7月10日左右可延續一個月,如高溫多雨則影響坐果,各個時期要不斷間苗,每株果控制在10個左右,然後掐尖以免營養成分損耗。

經濟效益

露地栽培:畝投入200元,一次投入多年收穫,每果重7~13克,每畝可收2600公斤。市場每公斤果1.6~3.0元,公頃效益可在12,600元,再加工的果可做成飲料加工、果酒加工、效益更為可觀。

古人利用

在北宋政和年間,古人就對其有充分的利用。《本草綱目》舊版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明確記載:燕京野果名紅姑娘,外垂降囊,中含赤子如珠,酸甘可食盈盈繞砌,與翠草同芳,亦自可愛。搗計服治黃病(即黃膽性肝炎)多效,治上氣咳嗽風熱,明目,付小兒內辟等多種疾病。目前在東北地區種植較廣泛。其他地區種植較少,仍屬稀特蔬菜。 現代醫學認為:紅姑娘能利咽化痰,可治肝炎,咽喉腫疼,肺熱咳嗽等。《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中記為:酸漿苫塞,清肺治肝,咽喉腫痛、熱咳能安。經現代科學檢測,紅姑娘含有豐富的酸漿醇AB、酸漿果紅素、生物鹼、枸緣酸、胡蘿蔔素、酸漿果黃質、禾本甾醇、鈍葉醇、環木鳳梨烯醇,羊毛脂-8-3B-醇等。這些都是人類生長中不可多得的微量元素。我國70年代簡版《中草藥圖普》記為:紅姑娘治小兒百日咳、急性氣管炎、糖尿病(對注胰島素者無效)水腫,根煎劑治細菌性痢疾特效。現代民間驗方:紅姑娘根煎劑對B型肝炎有特效治療。用其與茶同飲能明目清腦、穩定血壓、降低血脂,久服無頭暈之憂。 紅姑娘的營養價值:成熟果食甜美清香,是營養較豐富的水果蔬菜。漿果富含維生素C,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一定療效。果實有清熱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全草入藥,有清熱毒功效,尤其對扁桃體發炎療效甚佳,花萼為定喘藥。酸漿膨大的宿存萼可入藥,有清涼、化痰、鎮咳、利尿之功效。全草有瀉下作用,治痛風,但有墮胎之弊,孕婦忌用。全株可配製殺蟲劑,也可供觀賞用。 紅姑娘渾身是寶,不但其全身都可入藥,而且其根系極其發達,有似乎木性的地下橫走根莖,對防風固沙、保護水土流失有一定的防護作用。由於氣候和環境的變故,現在除了東北和華北極小部分地區外,全國大部已經絕跡。紅姑娘成了東北部分地區的天然特產。鑒於紅姑娘即藥又食且有一定的觀賞價值,還是防風固沙的一把好手。很多人都把她視為掙錢的寶物。人們之所以把她視為掙錢的寶物,還在於紅姑娘卻是一草一藥,一藥而醫。如治糖尿病、風熱咳嗽、黃膽型肝炎、根煎劑治B型肝炎等都是紅姑娘一味藥而醫。而且長期服用沒有副作用、不產生依賴感。

小說人物

出自月亮山,會使用月亮門古彩戲法,身手矯健,殺人如麻,跟隨卸嶺盜魁陳瞎子,性格冰冷,但卻戀上搬山道人的首領鷓鴣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