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迪克森·卡爾

約翰·迪克森·卡爾

約翰·迪克森·卡爾(John Dickson Carr,1906年11月30日—1977年2月27日),美籍推理小說家。卡爾是推理小說黃金時期一位重要作家,和阿加莎·克里斯蒂、艾勒里·奎因並稱“黃金時期三巨頭”。他獨以密室題材的構思見長,一生共設計出五十餘種不同類型的密室,故有“密室推理之王”的美譽。1963年,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簡稱MWA)一致同意向卡爾頒發“終身大師獎”,這是推理界最高的榮譽。他的代表作有:《三口棺材》、《猶大之窗》、《歪曲的樞紐》、《燃燒的法庭》等。

基本信息

背景介紹

約翰·迪克森·卡爾約翰·迪克森·卡爾
解密推理在1920年掀起高潮,成就了偵探小說史上的“黃金時代”。在那個“名探滿街走,名作天天有”的時代里,有三個名字最為耀眼,即阿加莎·克里斯蒂艾勒里·奎因約翰·迪克森·卡爾。在受范達因影響的長篇黃金時代中,不可能犯罪僅屬於一種點綴,並非中心謎團。直到卡爾的出現,這才開始了以不可能犯罪詭計作為核心骨架,開始具有複雜的劇情精妙的plot設計詭計超常的氛圍縝密的邏輯推理生動的人物形象。阿加莎克里斯蒂曾說“現今的偵探作家很少有作品能困惑我,而卡爾總能。”當卡爾回美國後,經常和艾勒里奎因和克勞頓勞森一起探討不可能犯罪的問題經常爭得面紅耳赤,同時也留下了一段佳話。

生平事跡

約翰·迪克森·卡爾(JohnDicksonCarr),1906年11月30日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聯合鎮。他父親伍德·尼古拉斯·卡爾當選眾議院議員。卡爾青少年時期就展露寫作的天分,十一歲便撰寫法庭審判和謀殺案這一的新聞報導,後來還在本地一家報紙主筆拳擊專欄。

1925年,卡爾進入哈維佛學院。第二年他的小說和詩歌就刊登在學校的文學雜誌《哈維佛》上,此後還當上了雜誌的編輯。1928年從哈維佛學院畢業後,他去巴黎索邦神學院(巴黎大學前身)學習。但是留學的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哈維佛人》雜誌上撰寫連載小說,這部分作品進過修改後出版,成為他的長篇處女作《夜行》(1930)。小說的主角是先前曾在短片作品中出現的法國警探亨利·貝克林。

1932年,卡爾娶了英國女子科拉里斯·克里夫斯為妻,兩人婚後便在英國定居。卡爾變得很英國化,以至於許多讀者認為他是英國作家。1933年,卡爾出版基甸·菲爾博士系列首部作品《女巫角》。第二年他已筆名卡特·狄克森創作的《瘟疫莊謀殺案》中,亨利·梅利維爾爵士登場。此後,卡爾交替撰寫菲爾系列和梅利維爾系列,成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的作品風格很有特色:情節布局複雜,謀殺手法奇特,充滿戲劇性和超自然氣氛。更重要的是,他專注於密室和不可能犯罪。由於吸菸,他晚年健康情況惡化,於1977年2月27日因肺癌去世。

作品列表

代表作品

卡爾筆下的密室第一神探基甸·菲爾博士是根據他所崇拜的英國偵探作家G.K.切斯特頓塑造的。菲爾是一個胖胖的字典編纂者,裝扮很滑稽,穿著披風,抽著海泡石菸斗,留著強盜式的鬍子。但他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善於分析罪犯的心理,破的案子也相當複雜,是創造力氣氛意外性和敘事技巧幾近完美的結合。包含兩樁不可能犯罪的《三口棺材》(1935)在歷次密室票選中都名列第一。其他名作還包括《阿拉伯之夜謀殺案》(1936)《歪曲的樞紐》(1938)《綠膠囊之謎》(1939)《連續自殺事件》(1941)。亨利·梅利維爾爵士有些像溫斯頓邱吉爾。他甚至比菲爾還要古怪---大大的禿腦袋,奇怪的表達加上不修邊幅的外表。梅利維爾的職業是律師兼醫生,但最有興趣的是那些不可能案件。登場作品《瘟疫莊謀殺案》發生在倫敦的一所盛傳有鬼的老房子裡,案子從一場降靈會開始,自然少不了密室這道大餐。這個系列的代表作有《獨角獸謀殺案》(1935)《猶大之窗》(1938)《女郎他死了》(1943)等等。他破解的密室案件一點也不遜色於菲爾,只因沒有發表密室講義稍顯遜色。

詳細列表

1、筆名約翰‧狄克森‧卡爾

基甸·菲爾博士探案系列

女巫角(Hag'snook),1933

瘋狂帽商之謎(TheMadhatterMystery),1933

盲理髮師(TheBlindBarber),1934

寶劍八(TheEightOfSwords),1934

索命時鐘(Death-Watch),1935

三口棺材(TheThreeCoffins),1935(英國版書名:TheHollowMan)

阿拉伯之夜謀殺案(TheArabianNightsMurder),1936

喚醒死者(ToWakeTheDead),1938

歪曲的樞紐(TheCrookedHinge),1938

綠膠囊之謎(TheProblemOfTheGreenCapsule),1939(英國版書名:TheBlackspectacles)

鐵籠問題(TheProblemOfTheWireCage),1939

失顫之人(TheManWhoCouldNotShudder),1940

連續自殺事件(TheCaseoftheConstantSuicides),1941

逆轉死局(DeathTurnsTheTables),1942(英國版書名:TheSeatOfThescornful)

至死不渝(TillDeathDoUsPart),1944

耳語之人(HeWhoWhispers),1946

沉睡的人面獅身(TheSleepingSphinx),1947

絕無嫌疑(BelowSuspicion),1949(PatrickButler亦有出現)

死人敲門(TheDeadMan'sKnock),1958

無視驚雷(InSpiteOfThunder),1960

撒旦肘之屋(TheHouseAtSatan'sElbow),1965

包廂C的恐懼(PanicInBoxC),1966

月之陰(DarkOfTheMoon),1968

亨利・班克林系列

夜行〈ItWalksByNight〉,1930

骷髏城堡〈CastleSkull〉,1931

失落的絞架〈TheLostgallows〉,1931

蠟像館之屍〈TheCorpseInTheWaxworks〉,1932(英國版書名:TheWaxworksMurder)

四種錯誤武器〈TheFourFalseWeapons〉,1938

非系列

笑話中的毒〈PoisonInJest〉,1932

燃燒的法庭〈TheBurningCourt〉,1937

皇帝的鼻煙壺〈TheEmperor'sSnuffbox〉,1942

新門新娘〈TheBrideOfNewgate〉,1950,歷史推理

天鵝絨里的惡魔〈TheDevilInVelvet〉,1951,歷史推理

九個錯誤答案〈TheNineWrongAnswers〉,1952

割喉隊長〈CaptainCut-Throat〉,1955,歷史推理

派屈克·巴特勒的辯護〈PatrickButlerForTheDefence〉(書中偵探為PatrickButler),1956

火焰,燃燒吧!〈Fire,Burn!〉,1957,歷史推理

高煙囪宅醜聞:一出維多利亞時代劇〈ScandalAtHighChimneys:AVictorianmelodrama〉,1959,歷史推理

隱匿的女巫:一出愛德華時代劇〈TheWitchOfTheLowtide:AnEdwardianMelodrama〉,1961,歷史推理

著魔〈TheDemoniacs〉,1962,歷史推理

最大秘密〈MostSecret〉,1964(其前身為卡爾以筆名“羅傑・費爾拜恩”於1937年發表之舊作DevilKinsmere,修訂後再重新發行)

帕帕拉巴斯〈PapaLa-Bas〉,1968,歷史推理

正午鬼魂〈TheGhosts'HighNoon〉,1970,歷史推理

奪命禮堂〈DeadlyHall〉,1971,歷史推理

飢餓的哥布林〈TheHungryGoblin〉,AVictorianDetectiveNovel,1972(書中偵探為WilkieCollins)

2、筆名卡特・狄克森

亨利・梅利維爾爵士探案系列

瘟疫莊謀殺案〈ThePlagueCourtMurders〉,1934

白修道院謀殺案〈TheWhiteprioryMurders〉,1934

紅寡婦血案〈TheRedWidowMurders〉,1935

獨角獸謀殺案〈TheUnicornMurders〉,1935

魔術燈謀殺案〈TheMagicLanternMurders〉,1936(英國版書名:ThePunchAndJudyMurders)

孔雀羽謀殺案〈ThePeacockFeatherMurders〉,1937(英國版書名:TheTenTeacups)

五盒之謎〈DeathInFiveBoxes〉,1938

猶大之窗〈TheJudasWindow〉,1938

警告讀者〈TheReaderIsWarned〉,1939

是以謀殺〈AndSoToMurder〉,1940

九加死等於十〈Nine-AndDeathMakesTen〉,1940(英國版書名:MurderInTheSubmarineZone)

眼見為實〈SeeingIsBelieving〉,1941

鍍金人〈TheGildedMan〉,1942

女郎她死了〈SheDiedALady〉,1943

爬蟲類館殺人事件〈HeWouldn'tKillPatience〉,1944

青銅神燈的詛咒〈TheCurseOfTheBronzeLamp〉,1945(英國版書名:LordOfTheSorcerors)

我的前妻們〈MyLateWives〉,1946

時鐘里的骷髏〈TheSkeletonInTheClock〉,1948

墳場出租〈AGraveyardToLet〉,1949

魔女狂笑之夜〈NightAtTheMockingWidow〉,1950

血色眼底〈BehindTheCrimsonBlind〉,1952

騎士之杯〈TheCavalier'sCup〉,1953

非系列

弓弦謀殺案〈ThebowstringMurders〉,1934

致命血統〈FatalDescent〉(與JohnRhode合著),1939(英國版書名:DropToHisDeath)

恐懼往往相同〈FearIsTheSame〉,1956,歷史推理

3、短篇小說集

怪奇案件受理處(TheDepartmentofQueerComplaints,1940,以卡特・狄克森之名發表,書中偵探為ColonelMarch)

1“TheNewInvisibleMan”CM

2“TheFootprintintheSky”CM

3“TheCrimeinNobody’sRoom”CM

4“HotMoney”CM

5“DeathintheDressing-Room”CM

6“TheSilverCurtain”CM

7“ErroratDaybreak”CM

8“TheOtherHangman”

9“NewMurdersforOld”

10“PersonsorThingsUnknown”

11“BlindMan’sHood”

菲爾博士率眾前來Dr.FellDetectiveandOtherStories1947

1TheproverbialMurderGF

2TheLockedRoomGF

3TheWrongProblemGF

4TheHangmanWon'tWaitGF(play)

5AGuestintheHouseGF

6TheDevilintheSummerHouseGF(pl)

7WillYouWalkIntoMyParlor?(pl)

8StrictlyDiplomatic

第三顆子彈TheThirdBulletandOtherStories1954

1“TheThirdBullet”(Fell)非全本

2“TheClueoftheRedwig”

3“TheHouseinGoblinWood”(HM)

4“TheWrongProblem”(Fell)

5“TheProverbialMurder”(Fell)

6“TheLockedRoom”(Fell)

7“TheGentlemanfromParis”

福爾摩斯的功績TheExploitsofSherlockHolmes1954與柯南・道爾之子亞德里安・柯南・道爾(AdrianConanDoyle)合著

"TheAdventureoftheSevenClocks"兩人合力完成

"TheAdventureoftheGoldHunter"兩人合力完成

"TheAdventureoftheWaxGamblers"JDC完成

"TheAdventureoftheHighgateMiracle"JDC完成

"TheAdventureoftheBlackBaronet"以下皆為ACD完成

"TheAdventureoftheSealedRoom"

"TheAdventureoftheFoulkesRath"

"TheAdventureoftheAbbasRuby"

"TheAdventureoftheDarkAngels"

"TheAdventureoftheTwoWomen"

"TheAdventureoftheDeptfordHorror"

"TheAdventureoftheRedWidow"

破解奇蹟之人(TheMenWhoExplainedMiracles1963)

DepartmentofQueerComplaints:

1“WilliamWilson’sRacket”

2“TheEmptyFlat”

MysteriesofDr.Fell:

3“Theincautiousburglar”

4“InvisibleHands”

MysteriesoftheSecretService:

5“StricktlyDiplomatic”

6“TheBlackCabinet”

MysteriesofSirHenryMerrivale:

7“AllinaMaze”

4、非文學類作品

愛德蒙·哥德弗雷爵士謀殺案〈TheMurderofSirEdmundGodfrey〉,1936(據1678年發生的著名謀殺案所寫的歷史小說)

柯南·道爾爵士的一生〈TheLifeofSirArthurConanDoyle〉,1949(授權傳記)

寫作風格

卡爾的作品集歐美浪漫本格之大成,偵探小說家埃德蒙·克里斯賓總吉他的成就說道:“論手法之精妙高微和氣氛營造的技巧,他確可躋身英語系國家繼愛倫坡之後三四位最偉大的偵探小說之列。”不可能的謎團需要同樣不可能的氣氛來烘托,營造出一種亦幻亦真的效果。卡爾藉助於古老傳說哥特化的場景,自然的烘托除超自然的恐怖感覺。在《女巫角》中,傳說身為女巫絞刑場查特罕典獄長並擁有此處大批地產的石塔波斯家族繼承人注定要斷頸而亡,果然在眾人的監視之下,石塔波斯家長子墜樓身亡。梅利維爾系列的《紅寡婦血案》(1935)同樣是多人監視著上鎖的房間。可是就在那間傳說會吃人的屋子裡,果然發生了密室毒殺事件。

卡爾也是黃金時代最早提出公平競爭的作家之一。他完全利用公平的線索合理的解答,讓小說最終走上邏輯的道路。英國評論家朱利安·西蒙斯說:“今日的小說在軌跡上沒有哪個能和克里斯蒂和卡爾的相媲美。“在他超過八十本長短篇小說中,幾乎將所有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不可能犯罪謎團寫了個遍,設計了超過五十種的密室,構思之巧就連克里斯蒂也自嘆弗如。讀者毋庸置疑小說中的手法是否能實現,因為卡爾都親手加以實驗,確保詭計的可行性。

生平年表

年少時期

1906年11月30日,約翰·迪克森·卡爾(JohnDicksonCarr)誕生於賓夕法尼亞州聯合鎮。

1912年末-1913年初,由於卡爾父親woodaNicholasCarr競選議員成功,全家移居到華盛頓國會公寓。兩年後,換屆競選失敗,再次移居。

1920年左右,卡爾開始閱讀G.K.切斯特頓的作品,最早閱讀《名叫“星期四”的男人》(ThemanwhowasThursday),不久開始閱讀布朗神父系列,深受影響。

1922年8月,卡爾進入希爾(Hill)高中學習,變為辯論隊成員,兩奪辯論賽冠軍。

1925年9月,卡爾進入希沃弗德(Haverford)大學學習,是校內著名的詩人和作家。

1926年11月-12月,卡爾創作短篇《山羊的陰影》,這是卡爾最早的比較成型的嚴格意義上的偵探小說,也是亨利·貝克林(HenriBencolin)系列的處女作。

騰飛時期

1927年8月20日,卡爾乘船前往巴黎求學,在短短6個月間,游遍整個歐洲。這次旅行給卡爾的整個作家生涯帶來巨大影響,30年代許多早期作品的背景,都來自這次旅行。

1928-29年,卡爾不斷修改自己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夜行》(Itwalksbynight),並於1929夏天進行擴寫。

1929年8月14日,卡爾將《夜行》稿件賣給Harper's&Brothers出版社,得到300美元的稿酬。

1929年秋,卡爾和朋友搬來紐約布魯克林區居住。

1930年2月5日,《夜行》出版並大賣,兩月內先後重印七版。

1930年8月,卡爾歐洲之行,邂逅克拉麗斯·克里弗斯(ClariceCleaves)並墜入愛河,兩人感情迅速升溫。

1932年6月3日,卡爾和克拉麗斯秘密結婚,同年秋,克拉麗斯懷孕。

1933年1月30日,卡爾夫婦坐船前往英國,並在英國定居長達14年。

此時期內,卡爾有5本長篇小說,其中4本亨利·貝克林探案系列,一本非系列作品。

顛峰時期

1933年,《女巫角》(Hag'sNook)出版,標誌著卡爾筆下偵探菲爾博士(Dr.Fell)系列的開端。

1933年9月24日,多蘿西·L·賽耶斯(DorothyL.Sayers)在《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Times)上發表對於《帽子收集狂案件》的評論,這是對於卡爾作品的最精彩的評論。

1934年,《瘟疫莊謀殺案》(ThePlagueCourtMurders)在美國出版,次年在英國出版,標誌著卡爾筆下偵探亨利·梅爾維爾爵士(SirHenryMerrivale)系列(簡稱HM系列)的開端。

1935年,《三口棺材》(TheThreecoffin,英國出版名TheHollowman)出版,推理小說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內含經典的密室講義,被譽為”卡爾三大傑作”之一。

1936年,卡爾加入TheDetectionClub(英國偵探俱樂部),成為第一個加入此俱樂部的美國人。英國偵探俱樂部也是黃金時代影響最大活動最多的偵探作家俱樂部。

1937年,《燃燒法庭》(TheBurningCourt)出版,卡爾幾部經典作品之一。年底,卡爾移居倫敦。

1938年,《歪曲的樞紐》(TheCrookedHinge)出版,同年,《猶大之窗》(TheJudasWindow)出版,這兩部作品也同被許多評論家歸列入“卡爾三大傑作”之列。

1939年12月27日,卡爾的廣播劇處女作《誰殺了馬修·考賓?》(WhoKilledMatthewCorbin)在BBC播出,標誌著卡爾廣播劇生涯的開始。此後他為BBC編寫的廣播劇系列《恐懼約會》(AppointmentWithFear)成為戰時BBC的大一招牌節目。

1942年4月,卡爾的舞台劇處女作InspectorSilenceTakesTheAir上演於PierPavilion。

1942年8月,《皇帝的鼻煙壺》(TheEmperor'sSniff-Box)出版,卡爾非系列的重要作品。

1943年1月,《SheDiedALady》出版,HM系列中後期著名的悲劇作品。

1945年底,卡爾著手寫作一篇著名的評論《Thegrandestgameintheworld》,但是直到17年後的1963年,該評論才部分發表於EQMM該年的3月號上,直到1991年,才完全收錄於《TheDoortoDoor》集子中。

1946年,《耳語之人》(HeWhoWispers)出版,卡爾40年代後期最重要的作品。

1947年,卡爾應艾德里安(AdrianConanDoyle)邀請,開始著手於柯南·道爾爵士傳記《阿瑟·柯南·道爾爵士》(ThelifeofSirArthurConanDoyle)的創作。

1947年底,卡爾舉家搬回美國。定居後,卡爾頻繁與丹奈、勞森、霍克、布徹等著名推理小說家接觸,形成了當時推理小說界最頂尖的小圈子。

1948年6月23日,卡爾新廣播劇系列《B-13號船艙》(CabinB-13)開始在CBS播出。

1949年1月,《ThelifeofSirArthurConanDoyle》正式出版,3月13日,傳記登上美國紐約時代暢銷書榜,持續六周。

1950年4月20日,卡爾傳記《ThelifeofSirArthurConanDoyle》獲得MWA的艾倫坡特別獎。

1951年,卡爾的身體狀況開始出現問題,1953年夏天,病情嚴重,幸好得到及時的治療。直到1954年初,基本康復。

1952年7月,卡爾與艾德里安開始策劃並創作福爾摩斯探案集續集《TheExploitsofSherlockHolmes》。

1953年,卡爾以《騎士之杯》(TheCavalier'sCup)結束了HM系列,HM系列總計22部長篇作品。

生涯後期

1955年,卡爾回到倫敦,繼續活躍於英國偵探俱樂部。並於一些年輕作家聯繫緊密,例如埃德蒙·克里斯賓(EdmundCrispin)和克里斯蒂安娜·布蘭德(ChristiannaBrand)等。

1962年,卡爾獲得MWA的終生大師獎,這是推理小說作家無上的榮譽,也是對卡爾的肯定。

1963年春,卡爾突發中風,經過治療後恢復,但左手幾近癱瘓。

1965年,《撒旦之肘》(TheHouseatSatan'sElbow)出版,這是卡爾後期最精彩的作品,布徹給出了熱情洋溢的評論。同年,卡爾夫婦移居至南卡羅萊納州格林維爾,在此度過生命的最後12年。

1970年,卡爾因其40創作的卓越成就再獲MWA的艾倫坡特別獎。

1972年,卡爾以《餓鬼》(TheHungryGoblin)結束菲爾博士(Dr.Fell)系列,Fell系列總計23部長篇作品。

1977年2月27日,卡爾病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