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謀殺案》

《獨角獸謀殺案》

本書講述的是名重一時的探長偵破怪陸離的獨角獸殺人事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行蹤飄忽的兇犯、名重一時的探長、光怪陸離的獨角獸殺人事件——宿命的捕獵之中,亨利·梅利維爾爵士遭逢了平生第一怪案!

聳立河畔的法國古堡,迎來了一批奇奇怪怪的客人,這裡面既有弗萊明德這樣的兇犯,又有蓋斯奎特這樣的探長。兩人蓄勢待發,全都隱瞞了真實的身份,時刻準備著扼殺對方。

到底誰是兇犯,到底誰是探長?

正當眾賓客一頭霧水、相互懷疑之際,命案倏然發生:某先生獨自走下樓梯,身周並無旁人,但他卻突然用手緊捂額頭,繼而滾落墜地。眾人近前察看,驚見其額頭上血流如注,雙眉間有個深深的洞,就像是被獨角獸的角給刺穿了……

作者簡介

約翰·狄克森·卡爾(1906-1977),史上最偉大的推理小說作家之一,舉世公認的“密室推理之王”。其小說素以公平著稱,線索隱蔽,解答驚人,具有超乎尋常的邏輯性、趣味性。他一生共設計了超過五十種密室,幾乎每個都是構思精巧、無以復加;又兼其小說一貫具有的濃郁哥特風格,以及其謀篇布局的架構能力之強,自會讓讀者大呼過癮,競相傳讀。讀推理,豈能不讀密室;讀密室,豈能不讀卡爾!

媒體評論

現今的偵探作家很少有作品能困惑我,但卡爾總能。

——阿加莎·克里斯蒂

卡爾確可躋身英語系國家繼愛倫·坡之後三四位最偉大的偵探小說家之列。

——著名推理小說評論家愛德蒙·克里斯賓

若克里斯蒂是推理界天后,那卡爾就是天王。

——著名推理小說評論家、作家 安東尼·布徹

寫作背景

紅鯡魚(redherring)——對涉獵偵探小說尚淺的讀者而言,這或許比較陌生。所謂“紅鯡魚”,最主流的解釋是:為使珍貴動物免遭獵戶捕殺,動物保護者們遂把煙燻過的紅鯡魚散布在狩獵區,獵犬的嗅覺一受熏魚味道的擾亂,便會迷失方向。爾後,人們漸漸就把推理小說裡面那些誤導讀者的情節和假線索,戲稱之為“紅鯡魚”。

然而“密室之王”卡爾和“紅鯡魚”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聯繫呢?這本《獨角獸謀殺案》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這是卡爾小說裡面,最重要的“非主流”作品之一。

兩個稀里糊塗的特工執行任務之際,因種種緣故,和一群素昧平生的人被困一處,而其中某人竟是非常危險的殺人犯!除了殺人犯,還有一位追蹤而來的警探,也混在眾人裡面。整部小說就這樣圍繞著“誰是探長,誰是犯人”的問題展開。很快,謀殺開始了。不止一人看到被害者突然從樓梯上滾下來,而樓梯上更無旁人。兇器不是手槍,也不是任何遠程工具——這宗奇怪的命案,究竟如何完成?

倘若只看開篇部分的話,恐怕不少讀者都會覺得這是一部冒險小說或者間諜小說,這是因為小說的呈現方式與眾不同。不過,隨著篇幅的展開,卡爾仍會把他最擅長的誤導,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多讀者閱讀卡爾的小說之前,都會抱有一種心理:“這次將是怎樣的密室?手法將會如何?”我自2004年首度閱讀卡爾的《三口棺材》以來,幾乎每讀一本他的小說,都會帶著這種問題。只是這種把不可能犯罪謎題和解答想像得無比美好的期待,幾乎無一例外都以失望告終。這並非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而是我的心裡總有一個疑惑難以解答:卡爾的小說裡面,很多手法其實都很“簡單”,只要日常生活時稍加留心,相信很多人都能構想出類似手法。既然如此,卡爾為何仍是一名無法超越的古典推理宗匠?他賴以過人的地方是什麼?直到我閱讀了大量黃金時期的作品以後,這個答案才慢慢浮出水面。原來——推理小說,小說是基本屬性,既是小說,便必須要有故事。卡爾最大的秘訣,就是“會講故事”。

如果讓我找個詞來形容卡爾的話,那這個詞肯定會是“精靈古怪”。他的故事一開始總是顯得複雜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譬如這本《獨角獸謀殺案》,故事一開始,兩個糊塗特工笑料百出,陰差陽錯地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城堡面前遇到一批因空難而不得不迫降的乘客。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城堡的主人早就接到訊息,將會有一批這樣的人,他接待了他們。但就在剛剛到達城堡之際,其中一人突然宣稱自己就是那個負責追捕殺人犯的警察。而後這個人便遭到殺害。難道兇手就這樣輕易得逞?

卡爾就是這樣讓情節來吸引你,使你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殊不知,當你被精彩情節吸引的同時,其實就忽略了作者留下的關鍵線索。就這樣心甘情願地跟著情節走,你的思維便漸漸來到了死胡同。所以,每次你讀到真相的時候,都會驚覺前面很多你完全認同的線索,竟然會是假的,而對真假線索的分析,卻完全符合邏輯,也完全能和前面的章節吻合,只是作為讀者的你永遠不會發現。這就是情節的威力。這就是布局的巧妙,這就是紅鯡魚般的效果。要讓這幾種因素髮揮最大的作用,需要費盡心思地思考,縝密的思維,以及精心的策劃,絕對不像一個詭計手法那樣,只需靈光一閃

密室也好,不可能犯罪的手法也罷,統統都是為情節服務。卡爾之所以偉大,真正的原因恐怕就是:就算你猜透了密室的手法,你也不可能猜透案件的全部真相。

既然說到了情節和誤導,就必須順便說說卡爾最擅長的逆轉型謀篇布局:辛辛苦苦讓你相信了一個事件,卻又突然來個逆轉。這就如同一場足球比賽,任何時刻都可能發生比分的改變,哪怕最後一分鐘,都潛藏著似輸方反敗為勝的可能。比賽的結果無法預知,推理小說的逆轉卻是早有鋪墊。任何一本小說都是用若干個事件來構成,每個事件都會有各自的起因和經過,而卡爾的做法則是把這些事件中的某一部分剝離出來,然後和其他事件交叉一處。(當然前提是保證整體情節的合理。)從一開始,就讓讀者感到故事的新奇。卡爾總能用情節扣住讀者的心弦,其原因或許就是如此。他的小說,一方面能讓讀者產生讀到最後一頁的欲望,另一方面則具備著因事件的不完整性而起到的誤導作用,堪稱完美典範。

最後再簡單說說小說的主角,亨利·梅利維爾爵士。此人曾經出任英國情報局的頭目,脾氣古怪,性格易怒,身手靈活,相當結實,而且和當時其他的富有紳士一樣,都挺著個大肚子。我們經常能聽到他的抱怨,甚至咒罵,當然更多的則是一些俏皮幽默的發言。這讓小說整體顯得十分有趣。推理小說往往因謀殺而沉重,只有H.M.這種可愛的角色,才能給讀者帶來輕鬆。而H.M.的背後,其實便是卡爾那種像孩童般的惡作劇性格,以及他天馬行空的想像能力。對讀者而言,這絕對值得領略一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