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胡斯

約翰·胡斯(Huss或Hus)(1369-1415年),是一位波西米亞宗教改革家和殉道士。他的名字取自他所出生的胡斯尼克(Husinec)村莊。胡斯是馬丁·路德和新教改革的先驅者。他是一位民族英雄,至今仍可在捷克共和國感受到他的影響。

簡介

胡斯(1369-1415)捷克的偉大愛國者和卓越的宗教改革家,同時又是當時社會大變革先驅者。他於1391年考進布拉格大學,畢業留校任教。1401年任該校文學院院長,1402年任該校校長,同年他公開傳教。1411年被開除教籍,並逐出布拉格,但他仍堅持對百姓布道,傳播自己的主張。1414年被教會騙捕,1415年被判火刑,從容就義!因此激起民憤,加速了“胡斯戰爭”的爆發。

胡斯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畢業於布拉格大學(查理大學)。1398年,他開始在這所大學講課,並兩度成為該校校長(1402-03年,1409-10年)。1400年,他被任命為神父。此時許多教會領導人都要求進行教會改革。西方教會大分裂所造成的分裂使得教會有兩個對立教皇(後來是三個)。胡斯接受英國改革家約翰·威克里夫的觀點(由布拉格的耶柔米介紹至波西米亞)並把他的著作譯成捷克語。他譴責神職人員的道德墮落,反對出售贖罪券,反對許多教會信仰和實踐,並指出《聖經》是最終的權威而非教會。
胡斯成為波西米亞愛國運動(主要是反抗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的領導者。1409年,德國留學生和其他外國留學生退出布拉格大學。1410年,教皇亞歷山大五世(偽教皇)譴責威克里夫的思想,並命令胡斯停止布道,但是胡斯沒有遵從。1411年,教皇約翰二十二世(後被認為是偽教皇)將胡斯逐出教會,第二年把大除教強加在他身上,禁止任何人給他庇護和幫助。波西米亞的國王文塞斯勞斯勸胡斯離開布拉格。遠離首都的生活期間,胡斯繼續寫作並保持通信聯繫。
1414年,由教皇約翰召集的康士坦斯大公會議召開,結束大分裂,改革教會,處置異端。胡斯被傳喚出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授予這位改革者安全通行證,並許諾保護他。然而,胡斯被教會官員關押入獄,並被命令放棄他的觀點和無條件服從。他拒絕了,被判處死刑。西吉斯蒙德沒有做任何事以履行他的諾言。1415年,胡斯被燒死在火刑柱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