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繆爾

介紹

蘇格蘭著名作家(John Muir),1838年4月21日出生於蘇格蘭鄧巴

經歷

1849年,在他11歲時,舉家遷至美國的威斯康星州波蒂奇附近的農場,他在那裡度過了童年。這片獨特的自然環境使他萌生了最初對大自然的興致,在幫助父親打井、耕地、播種和收穫糧食之餘,他總是利用一切機會到森林中去,以幼稚的童心饒有興趣地觀察林中的飛禽走獸。他是一位牧羊人、發明家、生物學家、地質學家、探險家、自然文學家等。當然,最準確的稱呼,他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大自然愛好者。他無論做什麼,總是專心致志,持之以恆。他經常用木頭雕刻一些奇特而又實用的器具。他做過一個報時非常準確的時鐘,還做過一個天亮時可以把自己從床上彈起來的器械。1860年,他把自己“發明”的這些產品拿到州農業交易會上展出,贏得了人們普遍的讚賞和鼓勵。1863年,從威斯康星大學畢業後,他投身於機械發明。同年,他開始徒步旅行威斯康星州、愛荷華州、伊利諾州和加拿大等地。1867年,一次事故幾乎使他的一隻眼睛失明。幸而一個月後,他又恢復了視力。從此,他成了旅行家和熱情洋溢的自然主義者,把眼光投向大自然,森林、山嶽和冰川是他尤其鍾愛的地方。他一邊靠打零工為生,一邊到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去探索和研究自然。他從印第安納波利斯長途跋涉1,000多公里到達墨西哥灣,邊旅行邊做筆記。然後,他乘船到了古巴,又到了巴拿馬,跨越連線北美和南美的巴拿馬地峽,再沿著美國西海岸航行。1868年,當他30歲時,他在加利福尼亞第一次看到了內華達山脈,並為其景色所傾倒。之後,他便以加州作為久居之地,將岳父的果園經營得有聲有色,從此生活無憂,得以四處遊覽。

風格

他幾乎走遍了美國西部各州,觀察該地區的自然生活狀況,並按目錄分門別類,加以描述,先後寫出了《群峰與山澗》、《阿拉斯加之旅》、《夏日山間之歌》、《我們的國家公園》等十餘部作品和300多篇描寫美國自然風光的文章。他的文筆優美如詩,引人入勝。正是在這些作品的感染下,美國相繼建立了許多保護性的國家公園,他的作品也因此被稱為“感動過一個國家的文字”。約翰•繆爾的作品以濃墨重彩描繪了優美的自然風光。1894年出版的《群峰與山澗》是他的第一部書。書中沒有任何倡議,而是充滿深情地描寫了他所鍾愛的自然景觀。該書一經問世就獲得了成功,使自然資源保護者的隊伍迅速壯大。在本書中,作者深入細緻地描述了冰川、關隘、湖泊、草地、森林、植被、花鳥等各方面的情況。“我為內華達山脈的壯麗景色而歡欣鼓舞、讚嘆不已……在這裡,上帝總是把它的力量和美,發揮得淋漓盡致。”這部詩意盎然的散文長篇處處流露出他對大自然滿懷深情。他說:“人們對美的渴望不亞於對麵包的需求。他們需要有地方休息和祈禱,讓大自然平復他們的創傷,喚起他們的歡樂,給予他們的肉體和靈魂以力量。”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後,他還發現約塞米蒂山谷形成的原因是冰川的侵蝕作用而非地震因素,從而推翻了前人的說法。 繆爾是20世紀初美國自然保護運動的領袖,他把許多充滿感情的觀察記錄寫成了隨筆和雜誌文章,敦促聯邦政府採取森林保護區政策,有效地保護自然資源不被破壞性開採。1892年,他作為創始人,與一群支持者共同成立了著名的“謝拉俱樂部”,旨在將他對大自然的熱情擴大為全國性的運動。他領導該團體,敦促政府通過法案來保護自然資源。他最大的功績就在於開創了自然保護區建設事業,因而被譽為“國家公園之父”。繆爾的著作和實踐,引起了當時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對資源保護區的興趣。1903年春天,羅斯福總統邀請繆爾一起到約塞米蒂地區進行一次野營旅行,並對繆爾說:“除了你,我不想與任何人同行;而且我想在這4天之內,擺脫一切政務,只和你呆在一起。”羅斯福認為:“我們建設自己的國家,不是為了一時,而是為了長遠。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不但要想到目前享受極大的繁榮,同時要考慮到這種繁榮是建立在合理運用的基礎上,以保證未來的更大成功。”基於這種理念,羅斯福在政務之餘與繆爾考察了大峽谷、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等地,並根據考察結果開始限制在大峽谷中建設大壩等開發項目。1908年,美國國家公園管理部門接受了舊金山北面一大片原始紅杉森林的捐贈,人們為了表達對繆爾的敬意,將這片原始森林命名為繆爾國家林區。曾有評論家說:“任何懷疑寫作之威力的人,只要看看約翰•繆爾所取得的成就,就會深信不疑了。”巍峨聳立的山峰,波濤洶湧的江河,美麗無限的瀑布,奼紫嫣紅的花朵和悅耳動聽的鳥鳴……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足跡,去領略和體會大自然帶給人們的快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