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1號

紀元1號

紀元1號是黑龍江金萬利農資(種業)有限公司於2007年引進的一個優質、豐產、抗病、中早熟玉米單交種

品種簡介

審定編號:京審玉2005008

品種名稱:紀元一號(區試代號:廊育1號、紀元一號)

選育單位:河北新紀元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廊系-1譑12-選

紀元1號是黑龍江金萬利農資(種業)有限公司於2007年引進的一個優質、豐產、抗病、中早熟玉米單交種,農作物新品種權已保護(品種權號為:CNA20040231.5)。2003年12月已通過天津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號為津審玉:2003007);北京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已審定通過(審定號為京審玉:2005008);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於2006年已審定(審定號為冀審玉2006040);內蒙古農作物品種委員會於2008年認定(蒙認玉2008033)。該品種夏播生育期95天左右,春播生育期123天左右。

品種特點

豐產、穩定性好:天津、北京區試均排名第一位。天津市區試平均畝產623.6公斤,比對照唐抗5增產39.5%。比對照高優1號增產12.6%,最高試驗點畝產818.41公斤。生產示範平均畝產694.4公斤,比唐抗5增產37.4%,比高優1好增產18.1%,最高示範點達816.6公斤,2007年在全國高產競賽排名第五。春播最高畝產可達1000多公斤。穗長20-25厘米,穗粗5.3厘米,籽粒橙色,硬粒型,千粒重450克左右。出籽率87.4%,籽粒容重755克/升,最高可達810克/升。結實性好,適應性強,該品種不管在海南或者西北、華北夏季氣候異常條件下,均能顯示出巨大的增產潛力。

質優、適口性好: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檢驗,籽粒蛋白質含量9.68%,粗澱粉74.21%,賴氨酸0.26%,粗脂肪3.96%。籽粒橙黃色,有光澤,籽粒大小均勻,角質含量高,容重高,商品性好,適口性好。

抗倒性強:該品種株高230厘米左右,穗位95厘米左右,根系發達,支持根多達三層,莖稈堅硬,高抗倒伏。

抗病、活桿成熟:該品種高抗大、小斑病和花葉病毒病、黑粉病、粗縮病、青枯病,耐旱、耐瘠,適應性強。

植株特性:該品種葉鞘紫紅色,成株株型較緊湊,葉片挺立,葉色濃綠,雄穗分支中等,雌雄協調,授粉良好,花葯黃色,花絲紅色。

栽培要點:播種前應充分包衣。要求種植在中上等地塊,適宜密度3300-3500株/畝。在生長周期應噴施黃腐植酸葉面肥二至三遍,提高玉米抗旱、抗寒、抗病能力,一般可增產10­—20%左右。

適應區域:黃淮海夏播玉米區、華北春播玉米區、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區、內蒙古呼和浩特、鄂爾多斯、赤峰、興安盟等區域均可種植。

其他事項:參加2009年、2010年黑龍江相鄰省引種試驗,表現突出

產量表現

區試平均畝產572.4公斤,比對照唐抗5號增產18.6%。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7.2公斤, 比照唐抗5號增產22.0%。

栽培要點

搶茬早播,合理密植,科學追肥是紀元1號增產的技術關鍵。6月25日前播種,10月5號前都能正常成熟。適宜種植密度3800~4000株/畝。

播前每畝底施磷酸二銨10~15公斤,鉀肥5~10公斤。若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則在播後20天,即拔節期一次追施。若每畝追施尿素25公斤以上,則按葉齡指數分拔節、攻穗兩次追肥。拔節肥在葉齡指數30%,展開葉5~6片,播後17天追施。攻穗肥在葉齡指數60%,展開葉11~12片,播後40天追肥。若苗長勢弱,宜前重(占60%),後輕(40%),若苗旺,宜前輕(40%),後重(60%)。施肥後澆水。

適宜地區

北京地區夏播種植。

審定編號:津審玉2003007

品種來源:河北新紀元種業有限公司1999年用廊系-1×K-選組配的玉米雜交種。

主要特徵特性:夏播生育期94天,幼苗葉鞘紅色,株型緊湊,葉色濃綠。株高224cm,穗位93cm,秸稈堅韌。根系發達,支持根多達3層,抗倒性強。雌雄協調,授粉良好。花葯黃色。花絲紅色。果穗圓錐形。穗長18.5cm,穗粗5.2cm,穗行數14-16行。籽粒黃色,硬粒型,軸紅色。千粒重292-482g,出籽率87.4%。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分析,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田間抗性鑑定:抗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高抗大斑病。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分析,籽粒容重755g/L、粗蛋白含量9.68 %、粗脂肪3.96%、賴氨酸0.26%、粗澱粉74.21%。

產量表現:2002年參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種區域試驗,5個點平均畝產496.3kg,較對照唐抗5號(平均畝產370.5kg)增產34.0%,居25個參試品種的第8位。2003年參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種區域試驗,5個點平均畝產623.6kg,較第一對照唐抗5號(平均畝產447.2kg)增產39.5%,較第二對照高優1號(平均畝產553.9kg)增產12.6%,居14參試品種的第1位。2003年參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種生產試驗,4個點平均畝產695.4kg,較第一對照唐抗5號(平均畝產506.2kg)增產37.4%,較第二對照高優1號(平均畝產588.9kg)增產18.1%,居12參試品種的第4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5日前播種,晚熟麥田鐵茬播種,適宜種植密度3800-4000株/畝。播前每畝底施磷酸二銨10-15kg,氯化鉀5-10kg。追施氮肥,若每畝15kg尿素,在播後20天,即拔節肥一次追施,增產效果好。追施尿素多時(每畝25kg以上),按葉齡指數分拔節、攻穗兩次追肥。拔節肥在葉齡指數30%,展開葉5-6片,播後17天時追施。攻穗肥在葉齡指數60%,展開葉11-12片,播後約40天追施。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天津市做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