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於2008年阜陽市糾風工作要點的通知

規範社保基金的征繳、支付、管理和使用,加強基金征繳和對財政專戶的監督,完善政策制度,實現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進一步規範醫療器械管理,強化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和質量抽查,加強對經營企業的日常監督管理,規範經營行為。 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嚴格落實公立醫院院長行風建設責任制,積極推進對市、縣兩級醫院的巡查工作,堅決制止和糾正各種亂加價、亂收費行為。

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於2008年阜陽市糾風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於2008年阜陽市糾風工作要點》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08年糾風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十七屆二次全會、省紀委八屆三次全會和國務院、省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精神,加大專項治理力度,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加強監督檢查,重點抓好物價監管政策落實,對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和扶貧、救災專項資金進行監管,深化對教育、衛生、涉農等方面損害民眾利益的專項治理,進一步糾正評比達標表彰、節慶活動過多過濫的問題,解決公共服務行業、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組織損害民眾和企業利益的問題,加強政(行)風建設,規範政務公開,加大自辦案件的查處力度,全面開創我市糾風工作的新局面。
一、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價格監管政策的落實
依法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嚴格控制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調整,對部分重要的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對其他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也要進行必要的監管,嚴厲打擊價格違法違規行為。堅決糾正不顧大局,不執行、不落實中央和省加強價格監管措施及相關工作要求等行為。
二、突出抓好對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和扶貧、救災專項資金的監管
一是強化對社保基金的監管。規範社保基金的征繳、支付、管理和使用,加強基金征繳和對財政專戶的監督,完善政策制度,實現專戶存儲,專款專用。嚴肅查處貪污、截留、擠占、挪用、騙取社保基金等行為。加快建立和完善基金風險控制的長效機制。二是強化對住房公積金的監管。落實監管責任,健全監管制度,嚴肅查處違規運作、擠占、挪用住房公積金等行為;完善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政策,做到公平合理,為解決城鎮職工住房問題發揮更大作用;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內部管理,規範運作,改進作風,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質量,方便民眾提取使用,切實維護廣大職工依法享有的權益。三是強化對扶貧、救災專項資金的監管。確保扶貧、救災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嚴肅查處貪污、截留、擠占、挪用、騙取扶貧和救災專項資金等行為。
三、著力解決教育、衛生、涉農等方面損害民眾利益的突出問題
一是繼續深入治理教育亂收費。加大對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逐步解決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擇校收費問題。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與所在地學生平等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免收借讀費。年內要完成義務教育階段改制學校的清理規範任務,加大清理高中階段改制學校的工作力度。鞏固完善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三限”政策。加強對學校收費標準的監督,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各級各類學校的學費、住宿費不得高於2006年秋季的相關標準,地方自行制定的與國家教育收費政策不符的檔案一律廢止。嚴格規範學校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行為,禁止任何部門和學校統一征訂教輔材料和開辦有償補習班,嚴禁中國小教師舉辦或參與舉辦各類收費培訓班、補習班、提高班。堅決糾正脫離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建設奢華校園的行為。堅持並完善教育經費撥付、學校經費收入和使用情況的經常性審計監督制度。二是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認真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項措施,積極促進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制度,完善醫保結算辦法,堅決執行一日清單規定。全面推行以政府為主導、以省為單位的網上藥品集中採購辦法,進一步明確由政府建立監管平台和非營利性的採購平台,加強對藥品集中採購全過程的監督。規範推進醫療器械集中採購工作。完善醫藥價格監管辦法,採取多種形式逐步改革“以藥補醫”,完善醫療機構補償機制。強化藥品經營監管,繼續治理醫藥購銷領域的商業賄賂,落實不良行為記錄製度,制定醫藥代表行為準則。大力推進城市社區和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基本用藥供應、集中採購、統一配送,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探索農村、社區藥品零差價供應機制。進一步規範醫療器械管理,強化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和質量抽查,加強對經營企業的日常監督管理,規範經營行為。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大力推進院務公開,制定醫療衛生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建立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制度,規範醫療服務行為。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嚴格落實公立醫院院長行風建設責任制,積極推進對市、縣兩級醫院的巡查工作,堅決制止和糾正各種亂加價、亂收費行為。嚴厲打擊虛假違法醫藥廣告。研究加強對民營醫療機構監管的措施和辦法。三是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對涉農收費檔案和項目進行清理,重點整治涉農亂收費亂罰款、“一事一議”不規範、村級財務管理混亂等農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對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糾正截留、挪用和剋扣涉農補貼款等問題,堅決糾正新農村建設中不顧農民實際承受能力,強拆強建、盲目建設、集資攤派等加重農民負擔的行為。堅決糾正土地承包、征占農民集體土地和農民承包地中損害農民權益的突出問題。嚴格執行減輕農民負擔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清理和取消針對農民工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
四、進一步糾正評比達標表彰和節慶活動過多過濫問題
一是清理評比達標表彰工作。鞏固2007年清理規範工作成果,配合組織、宣傳和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工會、共青團、婦聯對所屬單位舉辦的各種評比達標表彰活動進行全面清理、規範,著力解決過多過濫問題,實現評比達標表彰項目大幅減少、保留項目發揮積極作用、基層及民眾負擔明顯減輕的目標,並制定長效管理的規範性檔案。二是控制和規範黨政機關舉辦節慶活動。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控制和規範黨政機關舉辦節慶活動的通知》精神,嚴格清理不符合規定的節慶活動,堅決糾正濫用財政資金,利用行政權力拉贊助、搞攤派,以及利用舉辦節慶活動謀取私利等問題。
五、認真解決公共服務行業、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組織損害民眾和企業利益的問題
一是糾正公共服務行業損害民眾消費權益的不正之風。堅決糾正公共服務行業利用特殊地位和管理優勢限制消費者權利、設定服務陷阱、推行強制服務、指定消費和亂收費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督促有關行業研究提出解決涉及服務質量差和亂收費問題的治本措施。二是規範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組織服務和收費行為。依法加強監管,堅決糾正政府部門利用行業協會進行指定服務,擅自製定應由政府定價的收費項目和標準、違規收費,以及設立“小金庫”、亂收濫支、坐收坐支等問題;嚴肅查處市場中介組織進行價格欺詐、提供虛假信息、搞惡性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完善政策措施,引導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組織加強自律,促進其健康發展。
六、認真治理公路、水路“三亂”,確保道路暢通
一是繼續鞏固公路、水路專項治理工作成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便捷、暢通的交通環境。二是建立明查暗訪制。市治理公路、水路“三亂”巡查大隊及其所屬四個分隊每兩個月要開展一次明查暗訪,按照巡查大隊工作方案制定的巡查的路段和站點進行巡查,每次巡查情況都要進行通報。典型案例公開處理。三是充分發揮縣、市、區糾風、交通、公安、林業、海事部門的行業主管作用,建立健全巡查機制,嚴格責任追究制度。
七、全面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突出抓好政風行風評議和政風行風熱線工作
堅持“管行業必管行風”的原則,督促各部門各行業嚴格落實責任制,強化對本系統的監管,建立和完善行業行為準則和職業道德規範,推進部門和行業文明誠信建設和道德規範建設。繼續開展創文明行業和人民滿意的政府部門活動,堅持正面引導,及時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堅持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廣泛開展對今年新增加的專項治理項目所涉及的部門和行業、與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部門和行業,以及基層站所、學校、醫院的評議,逐步健全完善政風行風評議的科學評價體系,規範運行方式和運用機制,實現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全市年度目標考核的有效銜接;全面提高政風行熱線工作的效能。以關注民生、改進作風為主線,從解決具體問題入手,創新政風行風熱線工作形式,擴大覆蓋面和參與面,提高辦結率和滿意度,緊緊抓住“一把手”上線不放鬆、問題不處理不放鬆、處理不到位不放鬆、民眾不滿意不放鬆“四個不放鬆”,及時研究解決政風行風熱線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成功做法和經驗,完善糾、評、建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工作機制。
八、抓好政務公開工作的監督落實
一是加強領導,健全組織。進一步健全和充實政務公開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二是建章立制,突出重點。進一步完善實施方案和工作計畫,擴大公開內容,編制公開目錄,圍繞行政權力公開透明,抓好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和示範點建設;三是創新公開形式,強化載體建設。突出抓好網站建設,使公開的形式向公開聽證、專家論證、新聞發布、評估拍賣等領域延伸;四是加大督查力度,跟蹤問效。按照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各級紀檢監察部門每年要對本級政務公開工作開展不少於兩次的督查考核,督促落實,跟蹤問效。
九、繼續抓好“收支兩條線”監督工作
嚴格按照“收支兩條線”有關規定,監督檢查執收執罰單位及二級機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及罰沒收入的收繳、單位銀行帳戶開設、票據使用、收費項目及標準的執行情況,嚴防截留、挪用、坐支收費(罰沒)等收入和私設“小金庫”等問題的發生,按規定實行收(罰)繳分離。
十、認真做好民生工程的監督檢查工作
按照《關於進一步做好民生工程實施情況檢查工作的意見》(阜監〔2008〕7號)職責分工,開展對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提高城鄉醫療救助水平、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機制、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立高校和中職學校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制度、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等開展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每一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十一、嚴肅查處糾風案件,切實維護民眾利益
進一步加大糾風案件的查處力度,以民生問題為重點,嚴肅查處在哄抬物價、侵害消費者權益、市場中介服務中各類損害民眾利益的案件,堅持民眾利益至上,對發生在公路、水路“三亂”的頂風違紀案件抓住典型,嚴肅處理。對教育亂收費、醫藥購銷中的商業賄賂、加重農民負擔的案件,一經發現,嚴肅查處,決不姑息。對影響我市經濟發展環境的案件要一查到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