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田園

雖然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現實世界中爭名逐利的現象很普遍,但是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精神田園。精神田園由此而來。

雖然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現實世界中爭名逐利的現象很普遍,但是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精神田園。

精神田園由此而來。
編輯本段

前言

雖然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現實世界中爭名逐利的現象很普遍,但是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精神田園。
精神田園由此而來。
伴隨著人口數量的激增和科技發展,人類對那些偏遠地區的關注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曾經的封閉落後的地方如今或許已經變成了原生態旅遊區,曾經世代相傳的古老技藝或許早已被人們搬上了銀幕,供世人玩味品評。這是一個人人追求文明的時代,是一個熱鬧的時代,也是一個漸漸沒有文化秘密的時代。在這個越來越“小”的“地球村”里,一個人要想離群索居,找到一個不被打擾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地方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越是喧鬧的時候,我們越是需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下一些空間,在心裡開拓一片田園,一片真正屬於自己的樂土,有山,有水,有東籬,有菊。
悠悠然仙遊在這蒼翠的峰巒之間,暢遊我們的精神田園。
編輯本段

山水田園詩派

提到田園,不得不令人想到我國古代士階層很是推崇的山水田園詩派。
具體風格:清新、韻致高遠、格局闊大,氣象萬千
山水田園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歌詠田園生活,大多以農村的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等的勞動為題材。詩人們以自然山水或農村自然景物、田園生活為吟詠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閒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山水田園詩屬於寫景詩的範疇,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詩歌以山水田園為描寫對象,起於機北朝時代晉宋之交的陶淵明與謝靈運,陶詩多詠田園,謝詩模範山水,各有突出成就,對後世詩歌創作都有很大影響。唐朝開國之後,由於政治統一,政府獎勵生產,生產力發展很快,幾十年間,社會經濟繁榮,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給一些知識分子,造成了飽覽山川田園風光的悠閒的物質生活條件。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人們思想活躍,許多知識分子為國建功立業之心很強,他們四海遊學,廣泛交際,遍覽祖國名勝山水。於是,以山水田園為描寫對象的詩作也隨之興盛起來,詩人們以歌贊祖國山川壯麗抒發壯志豪情,以描寫田園閒適靜美表現社會和平安定。由於唐代取士較為重視聲名,一部分直接求仕困難的知識分子往往由隱而仕,走所謂的“終南捷徑”。他們在隱居生活中,常常臨水登山抒懷寄傲,遊園寫景樂隱怡閒。又加之唐初佛道盛行,文人們或隱遁山水虔誠向佛,或遊歷山川求仙訪道,有更多機會接觸自然,因而在盛唐時代產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篇,並形成一個影響很大的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是王維、孟浩然,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等人。
下面精選一些代表作,與大家共勉:
1.《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3.《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4.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5. 《終南山》
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編輯本段

幸福感指數

幸福感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客觀指標數值。大量個研究表明,幸福和財富沒有必然的聯繫,現代人的幸福感,較歷史並沒有大幅度的上升,而是稍有降低。真正的幸福來源於一個人內心的安定平和,正如于丹教授在論語心得中所語:幸福是一種感覺。
因而從這個意義上出發,每一個人,尤其是生活在節奏較快的都市的人們,都有必要在自己的內心構築屬於自己的精神田園。只有內心的祥和安定,我們的生活才不會是機械的重複,而是有意義的奮鬥。
編輯本段

精神田園的現實意義

自於丹教授在百家講壇《論語心得》火起來之後,又相繼出現了翟鴻燊大師的國學套用等等,全國掀起了一波經久不衰的國學熱潮。人們似乎一夜之間從遺忘中醒了過來,開始爭先恐後學習千年前的智慧。人們不再趴在電腦桌前兩眼發直,不再繼續在嘈雜的大街上匆匆趕路,而是靜下心來耐心地和自己面對面進行前所未有的交流,渴望在這繁華喧囂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給自己重新定位,給快樂一個心靈的理由,給幸福找到根源。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人很容易迷失了自我。如果一個人沒有屬於自己的精神田園,很容易變得無所適從,我們的幸福就會迷路,找不到歸途。
編輯本段

後記

喧囂的世界,你不用跑到遙遠的山村,更不用把自己關進一個黑暗的小屋,只需打開窗,迎著窗外的習習涼風,泡上一壺花茶,一口,收回眼光,向內仔細審視一下自己,鋤一鋤心靈的雜草,給荒蕪的心靈世界澆點水、施點肥,想想過去的美好歲月,憧憬一下燦爛的明天,這就是我們自己的精神田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