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脫貧

精準脫貧

精準脫貧即精準擺脫貧困。2014年12月11日閉幕的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出了2015年經濟工作的一系列新動向。在扶貧方面,要求實現精準脫貧,防止平均數掩蓋大多數,要求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低收入民眾生活。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精準脫貧。2018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近日發出通知,正式批准岳西縣、譙城區、懷遠縣、蒙城縣退出貧困縣。

基本信息

中國推進

精準扶貧是為了精準脫貧。要設定時間表,實現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緩衝期,在一定時間內實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實行嚴格評估,按照摘帽標準驗收。要實行逐戶銷號,做到脫貧到人,脫沒脫貧要同民眾一起算賬,要民眾認賬。

——習近平

各地情況

25個貧困縣、3400個貧困村、119萬貧困戶、346萬貧困人口,是江西省面臨的貧困現實。實現精準脫貧,不能落下一人。江西省提出到2018年力爭全省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貧困縣脫貧摘帽取得突破性進展;2019—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兩不愁、三保障”,貧困縣全部退出。圍繞這個目標,江西正著力加快增收步伐,提高救助水平,改善生活條件,打好產業扶貧、保障扶貧、安居扶貧三場攻堅戰。

江西的貧困人口規模仍然較大,低保戶占比較高;致貧原因多樣,因病因殘致貧最為突出;貧困人口廣居分散又相對集中;縣域經濟底子薄,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數據顯示,在江西省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因病、因殘、因學、因災致貧的分別為57.1%、11.6%、4.5%和3.3%;缺資金、缺勞力、缺技術致貧的分別為20.5%、16.5%和12.3%。

——江西省扶貧和移民辦公室主任章康華

摸清貧困底數,分類實施對策。在產業扶持方面,江西將每年安排5.8億元產業扶貧資金,支持特困片區主導優勢產業發展。在民生保障方面,江西共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60萬人,保障標準為240元/月,2015年將實現所有統籌地區新農合大病保險全覆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到2015年底基本解決貧困地區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力爭2016年底率先完成38個原中央蘇區和特困片區縣自然村(25戶以上)通水泥路建設任務。

全方位加大扶貧攻堅投入力度。江西省2013年—2015年已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近50億元,整合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投入超過160億元,今年又新增10億元投入產業扶貧、保障扶貧和安居扶貧攻堅戰。目前,省直23個部門單位已出台精準扶貧實施工作方案,分別就社會救助和醫療保障扶貧、教育精準扶貧、基礎設施扶貧、金融扶貧等,細化成180項配套政策措施。

建章立制確保脫貧動力更加持久。為將貧困縣的工作重點引導到脫貧攻堅上來,江西省建立健全了考核評價、監督管理、規劃對接、責任分解、投入增長和資源整合六項工作機制。江西還全面加強精準扶貧攻堅組織保障體系建設,構建了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扶貧攻堅組織架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