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細胞學分析

"3、生精細胞分類:正常生育男性精液中,非精子細胞占精液細胞總數的1.88%,其中未成熟生精細胞為大多數,占85.8%。 不育男性精液中非精子細胞總量為正常生育男子精液的3.7倍,其中未成熟的生精細胞增加2.38倍。 反之,精液細胞學檢查未見生精細胞,也無其他非精子細胞成分(如支持細胞等),若睪丸大於12ml

精液細胞學分析即通過分析男性精液中的細胞成分,為臨床診斷男性疾病提供信息的方法。精液細胞成分主要包括精子、各期生精細胞、支持細胞、尿殖道上皮細胞、外周血液細胞,病理狀態下還可能見到各種病原菌體。隨著男科學的發展,精液細胞學分析對臨床診斷與治療越來越重要。本檢查方法簡單、結果準確、取材方便、無創傷、患者易接受,更有經濟實用、基層易推廣的特點。

精液細胞學檢查程式

方法

手淫法留取精液並液化;取液化精液離心(500-2000r/min)10min;沉澱用PBS液或等滲鹽水洗滌3次(每次500r/min,離心5min);配製5×106/ml濃度的精子懸液(無精子症除外);採用“拉薄”技術製片,95%乙醇固定30分鐘,自行乾燥;用瑞一姬染液(10:1)染色30~60s(隨室溫變化而定);加等量pH6.9磷酸鹽緩衝液染色10min;自來水沖洗,自然乾燥;光學樹脂封片,油鏡鏡檢;計數200條精子、200個生精細胞,分別行精子頂體完整率計算,精子細胞形態、生精細胞形態分類。在精液中如發現其它細胞成分,如支持細胞、尿殖道上皮細胞、外周血細胞、陰道毛滴蟲及病原微生物(念珠菌、芽生菌、球孢子蟲、隱球菌)等均應按相關檢查要求作好記錄。

參考值
1精子頂體完整率(%)=(頂體完整的精子數 / 精子總數)×100%;生育男子精子頂體完整率為90.5±6.1%,不育男子精子頂體完整率為84.8±11.3%。

2、精子形態張秀成報告生育男子正常形態精子為61-94%,平均80.7±9%,低於70%的僅占2%左右,一般認為畸形精子<20%;但WHO標準定為正常形態精子>30%,且要求精子頭部正常即可。

3、生精細胞分類:正常生育男性精液中,非精子細胞占精液細胞總數的1.88%,其中未成熟生精細胞為大多數,占85.8%。常見的有精子細胞70%、初級精母細胞8.0%、次級精母細胞7.0%,精原細胞較少見0.8%;而不育男性精液中,各生精細胞平均值為精原細胞6.0%,初級精母細胞8.8%,次級精母細胞9.5%,精子細胞75%。

4、正常精液圓細胞數<5×106/ml;白細胞數<1×106/ml,占非精子細胞總數的9.1%,其中多形核白細胞占5.4%,巨噬細胞占2.6%,淋巴細胞占1.1%。在淋巴細胞中主要是T細胞,以CD8+T細胞居多,T細胞:B細胞為16.5,CD8+細胞:CD4+細胞為3.6。

檢查注意事項

1、用液化精液直接塗片,背景不清晰,染色效果差;
2、離心速度不宜超過2000r/min,時間不宜超過10’,以免破損精子及細胞;
3、瑞一姬染液宜臨用前(10:1)配製,不能滲入水,以免出現沉渣;
4、染色時間隨溫度變化而改變。

臨床套用

1、評估精子受精能力

精子頂體完整率反映精子穿卵、穿宮頸粘液的能力。頂體缺陷與男性不育密切相關,其對精子受精能力的影響依其缺陷程度而不同,如頂體缺失者沒有受精能力;頂體不規則的精子很難穿透卵子透明帶,受精能力也很低;精子缺乏後頂體鞘則不能與卵子結合,妨礙受精進行等。

精子沒有頂體和頂體後膜常與尾部異常同時出現。在不育症患者的精液中,常見精子頭部完全被胞質覆蓋,精子頂體尖端內凹和尾部外周纖維內軸絲不規則。精子中段的胞質小滴,是精子細胞胞質的部分殘餘。含有中段胞質小滴的精子過多,表明精子在附睪成熟過程中有病理過程,可能與生殖機能衰竭有關。如果禁慾時間太短,而精子上有大量胞質小滴,表示附睪功能不足。

正常精液中畸形精子少於20%,如>40%將影響精液質量,>50%常可導致不育。精索靜脈曲張、感染、外傷、睪丸應激、高溫、放射線、酒精中毒、藥物、激素失調或遺傳因素均使畸形精子增加。但精索靜脈曲張者的精子密度如>10×106/ml,一般不提倡手術治療。
2、評估成年男子睪丸生精能力

過去多採用睪丸活檢,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而且易使患者體內產生抗精子抗體。用精液生精細胞學檢查取代睪丸活檢有重要臨床套用價值。無論生育與不育男性精液中均可能存在一定比例的精子和/或生精細胞。生育男性精液中,約25%的人可檢出生理性生精細胞。不育男性精液中非精子細胞總量為正常生育男子精液的3.7倍,其中未成熟的生精細胞增加2.38倍。通過檢測精液中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子細胞的量的異常和比例異常(指其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生精細胞的比例超出正常範圍),可幫助臨床評估睪丸生精損害程度和恢復能力,為分析睪丸性病因提供客觀指標,為無精子症、少精子症的病因分析提供科學依據。同時,通過動態觀察精液生精細胞的變化,有助於臨床男性不育症治療的療效觀察和預後判斷。
3、鑑別診斷輸精道梗阻性無精子症

無精子症病因包括兩大類:一是睪丸生精障礙;二是輸精道梗阻。因為生育男性與不育男性精液中均存在一定數量的生精細胞,病理狀態下還可能存在非生精細胞(如支持細胞),但雙側輸精道完全性梗阻患者精液中,不可能出現生精細胞。所以,精漿中一旦出現生精細胞和/或支持細胞等,說明精道是通的,可排除梗阻,診斷為睪丸性生精障礙。反之,精液細胞學檢查未見生精細胞,也無其他非精子細胞成分(如支持細胞等),若睪丸大於12ml,質地正常,臨床則可判斷精道梗阻。結合精漿前列腺素D合成酶缺乏等可確診。
4、鑑定精液白細胞

常規精液檢查常把脫落的生精細胞誤認為白細胞,導致臨床抗感染治療無效,延誤了正確的診斷和治療。當精液中白細胞數>1×106/ml時,稱為白細胞精子症,應進行旨在確定是否有副性腺感染的微生物學檢查,包括初尿、中段尿、前列腺按摩液和前列腺按摩後的尿的檢查。原因不明性男性不育症和支原體感染不育症者的精液中,非精子細胞的各種成分,除支持細胞外,均有增加。與正常生育者的精液相比,非精子細胞總量增至3.7倍,其中未成熟生精細胞增加2.38倍,白細胞增加5.6倍,多形核白細胞增加4.6倍,巨噬細胞增加5.2倍,而淋巴細胞則增加11.3倍,並且主要增加的是CD4+細胞。精液中大量出現的白細胞及其產物,主要通過干擾精子活動力、精子運動速度,以妨礙精子成熟、降低精子密度和影響穿透卵子的能力。但精液白細胞與感染間的關係存在爭議,需作具體分析。白細胞對精液質量的影響,取決於它進入精漿的部位、白細胞類型以及它們的活性狀態。鑒於人精子對氧化反應的敏感性,嗜中性白細胞很可能具有破壞性,尤其是細胞浸潤發生在睪丸網或附睪水平。反之,在射精瞬間由前列腺和精囊腺進入的白細胞的有害作用可能較弱,因精漿具有強抗氧化作用。精液中的單核/巨噬細胞很可能發揮一些正常生理功能,如抵抗外來微生物感染,吞噬退化的細胞殘體,破壞並清除死亡或未成熟的精細胞等都是有益的。這就要求對精液中發現的圓細胞,不僅要確定是不是白細胞,還要進一步作白細胞分類,以明確精液白細胞的臨床意義,這正是精液細胞學檢查的優勢所在。但需注意,無白細胞並不能排除副性腺感染的可能,解釋要慎重。
5、提示相關疾病或致病因素對生精的影響

化療、放療可引起生精細胞形態異常,精液中以多核精子細胞為主;長期服用雷公藤可致生精停滯於初級精母細胞階段;高溫、腎功能不全而行血透者生精細胞停滯於初級精母細胞及精子細胞階段;雙側隱睪及克氏征患者精液中無精子及生精細胞;陰囊鞘膜積液患者約20%生精停滯於精子細胞階段;Ⅱ-Ⅲ°精索靜脈曲張患者精液中以精子細胞為主;睪丸、附睪炎症患者精液中出現次級精母細胞、精子細胞外,以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巨噬單核細胞多見。
6、精液中其他細胞的臨床意義

正常生育男性精液中偶爾可見到柱形、立方形、圓形或多邊形的前列腺上皮細胞;圓形或卵圓形嗜鹼性胞質含色素顆粒的精囊細胞;呈多邊形的尿道移行上皮細胞;前尿道脫落的柱狀或鱗狀上皮細胞。慢性前列腺炎常可出現多核上皮細胞,即郎罕細胞;若同時見到較多的淋巴細胞,應考慮前列腺結核。前列腺增生者可見較多增大的前列腺上皮細胞;精囊炎、附睪炎、附睪結核等患者精液中,除可見到白細胞外,還可見到紅細胞,有時可見巨噬/單核細胞吞噬精子、紅細胞的現象。
7、精液中可能出現的病原體

黴菌性生殖道感染常見芽生菌、隱球菌,念珠菌侵犯前列腺與精囊腺機會較多,粗球孢子蟲也可侵犯附屬腺。陰道毛滴蟲也可在男性前列腺、精囊腺寄生。支原體、衣原體可引起前列腺、精囊腺慢性炎症,但光鏡下難以辯認,對其他原因難以解釋的感染,還可通過培養或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檢測來明確診斷。

圖文參考:http://www.zuobaba.com/checks/changguijiancha/58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