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引1號

粵引1號

粵引1號甘蔗品種是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培育成的,親本品種來源:LCP81-80/CP82-513。糖分穩定,粗生易種易管、宿根性好,抗旱力較強,萌芽性較好,前期生長較快,植株較高,田間未發現黑穗病、嵌紋病。該品種特點為生長較快,在栽培時注重肥料的早追和多追問題。

基本信息

品種信息

粵引1號甘蔗品種是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培育成的,親本品種來源:LCP81-80/CP82-513。2007年6月通過全國甘蔗品種鑑定委員會鑑定,品種鑑定編號:國品鑑甘蔗2007010。

特徵特性

粵引1號甘蔗品種特早熟。中莖,節間園柱形、略呈“之”字形排列,無水裂,遮光部分青綠色、露光後淺紫紅色,節間蠟粉較多、蔗莖較乾淨。芽園形、芽翼寬大、芽中等大小且較飽滿,芽基部著生葉痕之上、頂部不過生長環、芽溝不明顯。根點2至3行、呈不規則排列。葉鞘青色、毛群極少。內葉耳長披針形,外葉耳短披針形。糖分穩定,粗生易種易管、宿根性好,抗旱力較強,萌芽性較好,前期生長較快,植株較高,田間未發現黑穗病、嵌紋病。

產量表現

據相關資料顯示,2003至2004年參加全國甘蔗品種區域試驗,平均蔗莖產量106.7t/公頃,比對照1新台糖10號增產15.10%、比對照2當地對照增產10.34%;11月至1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5.99%,比對照1高2.59%,比對照2高2.23%;平均含糖量17.06噸/公頃,比對照1增產39.15%,比對照2增產29.44%。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蔗莖產量122.8噸/公頃,比對照1增產19.78%,比對照2增產31.43%;平均甘蔗蔗糖分15.79%,比對照1高1.54%,比對照2高2.34%;平均含糖量19.7噸/公頃,比對照1增產31.42%,比對照2增產48.34%。

栽培要點

適宜旱坡地、水旱地及霜凍蔗區種植;水旱田或水田蔗區公頃下種84000至90000芽,在旱地蔗區下種量略有增加,以保證基本苗數;下種前種植溝公頃施呋甲45至75公斤,旱地蔗區可提高呋甲的施用量,以防螟蟲為害;本品種前期生長較快,要早追、多追拔節肥,以促進植株的前期生長,提高增產潛力。本品種宿根發株數多,宿根性較強,可保留宿根3年以上。

鑑定意見

該品種於2003至2005年參加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的全國甘蔗品種區域試驗,2007年6月經全國甘蔗品種鑑定委員會鑑定通過。

適宜地區

建議在廣東及廣西、福建等周邊甘蔗區種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