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道全

粟道全

粟道全,男,出生於1946年,重慶合川人。2011年3月,進過20年時間改進和研製,他終於發明出中國第一輛民間水上腳踏車。

基本信息

簡介

粟道全,男,出生於1946年,重慶合川人。

早年是合川電鍍廠的電鍍工,是廠里的技術骨幹。由於他動手能力強,平時喜歡鑽研,曾擔任該廠職工業務科技小組組長。酷愛創新的他此前曾利用反光材料製作過節能燈罩,也利用節能材料製作過節能鍋灶等小發明。
在他小的時候,家附近腳踏車修理店的一位師傅就曾經嘗試著製作水上腳踏車,但因為當時材料的限制,加上方法有缺陷,一直沒有成功。

成年後,粟道全立志將水上腳踏車製作出來。為此,從1991年開始,他結合別人的經驗,先後修改設計3次,實踐5次,最終做出了合川第一輛民間水上腳踏車。

發明項目

水上腳踏車

車長2.6米、寬1.4米,左右各有一個密封浮體,每個寬40厘米、高50厘米。兩密封浮體間相連的,是我們常見的腳踏車主體支架:有座椅、把手、腳踏等,人騎在座椅上,通過蹬踏,由滑動的齒輪傳輸鏈條帶動水上腳踏車後面的兩個葉輪推進器。每個葉輪推進器由3個螺旋狀的鐵片構成,通過它們的轉動,起到“船槳”的作用,帶動水上腳踏車前行。如何掌控方向?在水上腳踏車的尾部有一個舵,車把的轉動軸與它相連,因此只要調控車把,想往哪個方向,就往哪個方向。粟道全老人想得真周到,不但提供救生衣,座位上還有安全帶。
坐在這種水上腳踏車上,感覺平穩、環保,適合觀光。整車可承重1000斤,坐三個壯漢完全沒問題。即使中途出現故障,可以使用對講機跟岸上保持聯繫,如果是齒輪出現問題,車上還有備用槳板。

研製過程

老粟做的第一輛水上腳踏車,最開始用的是木頭、鼓風機齒輪、實心的密封浮體等材料,但下水後,騎行很費力,浮力也不夠。那次他失敗了。
第一次改進是用過橋齒輪代替鼓風機齒輪,這樣受得起力,不易被絞爛。第二次改進則是將實心泡沫箱改成空心泡沫箱,並且每個浮體由原來的一個整體,變成由5個小的密封硬泡沫塑膠箱組成,即使有一個進水了,也不影響整體的安全性能。這次改進不但減輕了重量,還增加了車身浮力,也提高了安全係數。第三次改進則是將浮體的外包裝由原來的塑膠布、廣告布改成了白鐵皮,增強了自身的穩固,看起來也更加美觀、大方。
退休後,老粟每月退休金有1400多元。妻子也退休在家,一對兒女也已成家。本來衣食無憂,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但是,老粟就是閒不住,經常瞞著家人撿些廢舊材料,畫些看不懂的圖紙。埋頭搗鼓起來就是大半天,再加上要經常下水試驗非常危險。家人一直不贊成,老伴還經常說他“不務正業”。但老粟還是堅持要將兒時的夢想變成現實,所以總是背著家人搞“發明”。
為了節約經費,這輛水上腳踏車的材料大都是廢舊材料。車的傳輸鏈條我是找的機車齒輪,上方的白鐵皮是撿來的廢品……這輛車成本僅花了2000元。而他認為,這輛車還可以變得更好。在老粟的夢想里,希望未來能夠將包裝浮體的白鐵皮換成不鏽鋼,再加上尾燈等設備。

為了能把這個看似組裝簡易、無需太高深技術含量的水上腳踏車“鼓搗”得能正常下水行駛,老人可是花了整整20年時間。經過了3次改進,5次實踐試驗成功。

試驗成功

2011年3月7日下午2點30分,合川涪江二橋下的江面上,陡然多了一個“怪物”:它漂移在水面上忽左忽右,雖行動遲緩,但轉向靈活,可任意方位調控。引來上百人在橋上或岸邊圍觀。
這個“怪物”雖外表像船,卻又不用槳。上面載了3個人,左右兩邊各坐了一名女子。中間一名駕駛員,是一個頭髮花白的老者,雙手掌控著兩個把,騎在座椅上賣力地蹬踏,就像在陸地上騎腳踏車一樣。這個“怪物”就在老者一次次的蹬踏、轉彎下,前進、變向。在江面上隨心所欲地縱橫馳騁。引來眾人嘖嘖稱奇。
在江面上遛了20分鐘後,老人駕駛著這個“水上怪物”緩緩停靠在岸邊。 “新鮮、刺激,好耍得很。”親自下水試騎後的市民蔡祥英這樣形容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