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連性中耳炎

粘連性中耳炎

粘連性中耳炎又稱不張性中耳炎,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中耳傳音結構之間及其與鼓室壁纖維化、粘連形成,從而引起中耳傳音結構系統運動障礙,導致傳導性聾。醫學術語,又名慢性卡他或纖維性中耳炎,有中耳炎歷史,雙耳聽力減退,耳鳴,但眩暈很少見。可通過手術治療。

基本信息

疾病介紹

粘連性中耳炎(adhesive otitis media)是中耳內纖維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是既往中耳炎症的結果。常於兒童時期發病。

疾病分類

Ojala(1953年)將粘連性中耳炎分為三期:
急性咽鼓管炎:咽鼓管阻塞,鼓室形成負壓,滲出液體。
滲出物機化:發生粘連,中耳乳突小房黏膜水腫,滲出物內含有膽固醇結晶,乳突小房充滿結締組織。
乳突小房含氣吸收:小房骨質吸收,咽鼓管早期水腫阻塞,後期可重新消腫通暢。MacNaughtan(1956年)認為急性中耳炎只採用抗生素治療而忽視了鼓膜引流,是引起鼓室粘連的主要原因。Buckingham(1969年)認為咽鼓管功能不良是發病的主要原因。

發病原因

是既往中耳感染的後遺症。化膿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的病變程度足以損傷中耳黏膜時,可引起肉芽組織中的成纖維細胞產生新的纖維組織,或積液機化,這一過程可導致鼓室內壁黏膜與鼓膜粘連,甚至聽骨鏈粘連固定。

臨床表現

有中耳炎歷史,雙耳聽力減退,耳鳴,但眩暈很少見。鼓膜正常者較少,多呈肥肥厚,混濁,表面凹凸不平,光錐消失。動度受限,有時萎縮靡薄,有時瘢痕外有鈣化斑,內陷粘連,有時和鼓岬粘著一起好像大穿孔樣。傳導性耳聾,有時為混合型耳聾,因鼓膜嚴重粘連,聲阻抗檢查價值不大。乳突X片顯示乳突小房很少,混濁,有時可半規管影。

疾病治療

積極預防和治療病因,防止纖維性粘連。增殖體肥大或鼻部炎症妨礙咽鼓管功能時,應及早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應及時作咽鼓管吹張、鼓膜穿刺或鼓膜切開,排出中耳積液,必要時可以留置通氣管。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時,抗生素的劑量要充足,用藥時間於症狀消退後不得少於5日。
粘連形成後,治療困難,目前手術效果並不理想。有手術指征時,可在手術顯微鏡下松解鼓膜和聽骨鏈的粘連固定,清除兩窗的纖維閉鎖,重建含氣的中耳腔。為防止再度粘連,可在鼓室內留置矽膠或聚四氟乙烯薄膜,二期手術取出。
聽骨鏈廣泛固定時,可配戴助聽器。
手術效果不佳,咽鼓管必須暢通,否則手術一定失敗。
採用耳內切口,酌情進行鼓室成形術,在顯微鏡下仔細將鼓膜與鼓岬處分離,勿撕破,分離後用矽膠薄膜或明膠海棉給以隔墊,勿使再粘連,局部可滴可的松溶解,半年後再進行二期手術,進行聽骨鏈成形,如膺復物代替或聽骨移植,亦可試行開窗術治療,總之療效不確切。

診斷鑑別

耳硬化病有家族史,傳導性聾無中耳炎史,鼓膜正常,聲順圖為As型,乳突X片乳突正常,咽鼓管道通暢。此病與鼓室硬化症不易區別,往往通過鼓室探查而確診。
要鑑別分泌性中耳炎、粘連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疾病預防

注意室內空氣流通,保持鼻腔通暢。 積極治療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時壓閉兩隻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 游泳後要讓耳內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積極防治感冒。

併發症

中耳的化膿性炎症,可引起各種併發症。感染途徑主要是直接侵蝕破壞骨質。絕大多數系慢性膽脂瘤型中耳炎急性發作所致。以男性青壯年多見。致病菌以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混合感染為常見。按併發症的部位可分為顱外、顳骨內和顱內3類。顱外和顳骨內併發症常見的有耳後骨膜下膿腫、迷路炎和面癱等;顱內併發症常見的有腦膜炎、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腦膿腫等。3類併發症中以顱內併發症最為危重,診斷和處理不當,死亡率高,是耳鼻喉科急重症之一。

危害

中耳炎感染髮作緩慢,但破壞性很大,能夠造成永久性傷害。發病時耳中會不時流出灰色或黃色的膿液。可喪失一部分的聽力,感染時間愈久,聽力喪失得愈多。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感染到了晚期,它可能會擴散到耳後乳突骨上去。如果乳突受到感染,可能需要接受乳突切除術的治療。在治療無效的罕見情況下,耳骨可能受到損傷,造成永久性的耳聾。
中耳炎會導致聽力減退,因而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等,所以這對記憶力也是非常有影響的。

日常注意

1、有感冒發生,尤其是有鼻塞時,切勿輕視,要及早治療,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2、經治療過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檢查,有無再發現象,了解聽力改善程度,並接受指導如何且何時作中耳充氣治療。
3、均衡飲食與生活習慣。減少使用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傳染感冒的場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進而防止中耳炎的惡化。
4、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環境的安寧,不可運動過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氣球,隨時漱口保持口腔衛生,儘量用鼻子呼吸,睡覺側躺時將病耳朝下,擤鼻涕時不可過猛,並且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於鼻道耳咽管暢通,維持中耳的排泄與通氣功能。
5、養成正確的醫療習慣,遵照耳鼻喉科專科醫師的指導與治療絕不可自作主張,認為症狀減除而自行停藥,中止治療,以致病情轉為慢性或產生副作用。
6、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別要防止不潔的水經外耳道進入中耳,造成發炎的加重,必要時可用耳塞塞住耳道來預防,若水進入耳朵時,可用吹風機吹乾,或側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傷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