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頸龜

粗頸龜

粗頸龜 crassicollis是一種中等大小的黑色淡水龜,分布跨過緬甸南部,南至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半島、新加坡,此外還有蘇門答臘島、爪哇和婆羅洲。俗稱甲魚、水魚、團魚和王八等,卵生兩棲爬行動物。鱉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有清熱養陰,平肝熄風,軟堅散結的效果。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滋補藥品和中藥材料。

基本信息

介紹

粗頸龜粗頸龜

粗頸龜(Siebenrockiella crassicollis),又名白頰龜,是粗頸龜屬下的一種龜。以往此屬內只有它們唯一的物種,但根據基因分析及型態,巴拉望龜也被納入此屬中。粗頸龜的上顎中央稍微向下垂,其形態仿佛就像在笑的樣子。

自然史

粗頸龜粗頸龜

粗頸龜棲息在流動緩慢或靜止的水體中,例如沼澤、池塘、溪流和湖泊。它多數時間躲藏在水底的泥里,它肉食的食譜包括水生動物,例如蠕蟲、蝸牛、小蝦還有青蛙,它也是食腐動物。雖然在水中進食,但在夜間也會

上岸吃草。雄性求愛時會擺動它們的頭部,已讓異性明白。每年3至4窩,每窩僅產1至2枚卵,細長形的卵測量平均值為45x19mm。稚龜背甲的測量長度大約為52mm。

分布

這個品種的分布跨過緬甸南部,南至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半島、新加坡,此外還有蘇門答臘島、爪哇和婆羅洲。

瀕危程度

粗頸龜屬於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的易危物種,也是去年所破獲的11種瀕危亞洲龜的一種。

粗頸龜粗頸龜
粗頸龜粗頸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