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耙粑

米耙粑

米粑粑是武漢的一種名小吃,由發酵過的米漿烘烤而成,因為成對出賣,又叫“對對粑”。

介紹

米耙粑米耙粑

如果在武漢的小巷口看到一輛板車,上面置一大灶,灶上一口大平鍋,那就是做米粑粑的了。

米粑粑是把大米磨漿後發酵,在平底鍋里用小火慢慢烘烤而成的一種小餅。

剛出鍋的米粑粑外殼金黃焦脆,內肉潔白軟潤,吃起來糯糯甜甜,十分可口。

米粑粑是武漢市民愛吃的一種早點。因為它形如半月,成對出賣,又稱為對對粑、對粑。

原料配方

米耙粑米耙粑

大米5000克,姜米400克,精鹽100克,花生油7500克(約耗2000克)。
1、將大米用清水淘洗乾淨,撈出瀝水晾乾,碾碎後篩成細粉。
2、鍋置火上燒熱,放入細米粉,炒至捏時發出聲響時盛出。
3、熟米粉放入盆內,倒入沸水約3500克燙制,放入生薑米、精鹽用大鍋鏟反覆炒勻。兩手放入冷水中蘸一下,揪一塊揉勻搓條,再揪成一個個劑子搓圓,按扁,再揪成4個手指印的米粑。
4、平鍋置火上,鍋底加清水,放入姜米粑,一個個貼放在鍋4周煎烤,待呈黃色起殼時剷出。
5、鍋置旺火上,加花生油燒至九成熱時,放入米粑,約炸3分鐘撈出,逐個掰開,入鍋復炸呈金黃色,撈出瀝油即成。

製作要領

米耙粑米耙粑

1、大米碾粉越細越好;
2、炒米粉時火不宜太旺;
3、熟米粉加沸水後要拌勻揉透;
4、油炸時油溫不宜過低。

製作方法

米耙粑米耙粑

米粑粑都是一對對的,如果在粑粑中夾上油條或者面窩,糯軟中帶焦脆,味道更加獨特。現在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在家製作米粑粑的方法。

準備原料:粳米,酒釀
具體做法:
泡米:將粳米淘洗乾淨,浸泡(時間要長些,晚上泡第二天早上做)
磨漿:用豆漿機將泡好的粳米磨成漿(水不要太多米漿成糊狀)
發酵:稍加一點麵粉到米糊中,主要是增加米糊的粘稠度,將酒釀倒入米糊中攪勻,蓋好至發酵成熟(和做饅頭時的發麵一樣)
調糊:米糊發酵後會有一點酸酸的味道,加一小湯匙口鹼水,即可去除酸味了,喜歡吃甜的可加一點白糖,不過酒釀本身就是甜的。
煎餅:平底鍋洗淨擦乾,抹一點油潤鍋(但是鍋要保持乾燥),用勺將米糊攤成一個個小餅,不要太厚,成型後在邊上蓄一點點清水,蓋上鍋蓋燜至水乾即可揭開。待到餅煎好,底部成金黃色時,用手鏟將粑粑折成形於半月狀,即可出鍋食用。

然後注意:煎餅的全過程火不能太大。需小火慢慢烘烤。

特色

色澤金黃,外脆內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