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伊林十萬個為什麼

米·伊林十萬個為什麼

這一極富生命力的名稱即取自伊林的著作,而米·伊林則取自獲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作家盧·吉卜林的一句話:“五千個哪裡,七千個怎樣,十萬個為什麼。”

內容簡介

世界科普名著叢書,如果取兩隻相同的密封容器,放入同質同量的水,一個為熱水,另一個為冷水,把它們同時放進同一外部環境溫度中。熱水在降溫過程中因密度增大、體積縮小而形成的容器內氣壓必然低於冷水因降溫而形成的容器內氣壓,熱水的沸點溫度比冷水低並且對流強度大於冷水,熱水在單位時間內失去的熱量始終比冷水多,所以熱水的降溫速度必然始終比冷水快。

編輯推薦

有天才兒童,有偉大女性,就有我們的書。

作者簡介

米·伊林,是我國讀者十分熟悉的著名蘇聯科普作家。他1896年1月10日誕生於烏克蘭。1914年中學畢業,因成績優異獲得金質獎章。1925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工藝學院。他從小酷愛讀書,喜歡大自然,喜愛科學實驗。童年時期曾仔細觀察和研究螞蟻的生活情況,觀察天空和星象。這一切,為他日後以詩一般的意境、用文藝的手法創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礎。從1924年起,他還在大學念書時就開始創作科學文藝性短文。1927年創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讀者的喜愛,在之後30多年中,他為青少年創作了《幾點鐘》《黑白》《十萬個為什麼》等幾十部膾炙人口的科學文藝著作,在普及科學知識、鼓舞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953年11月15日,伊林在莫斯科逝世,終年5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