簍子燈

簍子燈

簍子燈,又稱“椅子燈”,流傳在河北東部的丰南區、豐潤區等環渤海地區。因面具是用魚簍和太師椅製作,表演時面具內燃蠟燭而得名。

基本資料

簍子燈簍子燈

簍子燈是近年來新發現的遺留在民間的儺舞,是河北東部一帶驅鬼逐疫活動的遺存。丰南區傅莊子村的簍子燈,至今仍保持著古老的風貌,具有地域性特色,是河北東部一帶為數不多的民間儺舞,可謂古燕趙“鄉人儺”的活化石。傳統的簍子燈表演由六名男子分別扮演五個小鬼和一個判官(鍾馗)。舞者頭戴面具,不化妝,著便裝。小鬼的面具是以竹篾秫篾編制而成的魚簍為骨架,眼、鼻處留孔,簍子外麵糊毛頭紙,彩繪而成。判官的面具是以太師椅為骨架,外糊毛頭紙彩繪而成。太師椅的兩個橫撐落在舞者肩上,雙手握住太師椅的兩條腿進行表演。

概述

簍子燈在漢沽又稱作“降人惡”,其音似“鄉人儺”。據考證“鄉儺會”即為該會的正名。簍子燈的音樂為打擊樂。所用樂器有大鼓和大、小鑼各1面,1副小鈸和2副大鈸。打擊樂的音調低沉,伴著黑夜的籠罩,幾隻惡鬼在鞭炮的硝煙瀰漫中時隱時現,左右搖晃,踩看鼓點,游遊蕩盪地自遠而近地一步步走來,令人毛骨悚然。加上簍子燈中點燃的牛油蠟,映照得鬼臉更加恐怖,正值夜晚,那點點燈光,搖搖晃晃,忽明忽暗,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秧歌原本是農民們在插秧休息時表演的歌舞,俗稱“村田樂”,大約始於宋代。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時被太監李蓮英引進宮內,曾受到慈禧太后的褒獎,並由此風靡全國。天津地區的秧歌具有獨特唱詞表達當時人們的世俗觀念和理想。雙傘陣圖秧歌、窯窪秧歌和旱船秧歌等都很有特色。 [1]

表演時間

每年農曆臘月,表演者排練簍子燈,農曆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晚上表演。屆時,表演隊伍從藥王廟出發,會首鳴鑼開道,舞者隨後,後有專人放荷花燈,各家門口都要放一盞,街口放三盞。正月十六晚上表演“五鬼鬧判”,即鍾馗驅逐疫鬼。這是最後的驅疫儀式,演畢,將面具燒掉。整個表演過程充滿宗教神秘氣氛,場面莊重嚴肅。簍子燈表演無特定的舞蹈語彙,都是生活中的動作,表演時全憑舞者即興發揮,但必須圍繞驅鬼逐疫進行表演。簍子燈打擊樂以鼓、鑼、鈸、小鑔等為主,起烘托氣氛作用。

現今發展

近年來,當地文藝工作者對簍子燈深入挖掘,並廣泛吸收了冀東地秧歌的表現手法,編創成廣場舞蹈《簍子燈》,以浪漫和寫實相結合的手法,通過海祭海魂海搏海歡四個舞段,明快熱烈地表現了渤海兒女與海同歡,喜慶豐收的場面,從而揭示出渤海兒女勤勞樸實、善良聰慧、團結拼搏的深刻主題。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簍子燈老藝人相繼去世,後繼無人,面臨著失傳的困境。簍子燈在漢沽又稱作“降人惡”,其音似“鄉人儺”。據考證“鄉儺會”即為該會的正名。

簍子燈的音樂為打擊樂。所用樂器有大鼓和大、小鑼各1面,1副小鈸和2副大鈸。打擊樂的音調低沉,伴著黑夜的籠罩,幾隻惡鬼在鞭炮的硝煙瀰漫中時隱時現,左右搖晃,踩看鼓點,游遊蕩盪地自遠而近地一步步走來,令人毛骨悚然。加上簍子燈中點燃的牛油蠟,映照得鬼臉更加恐怖,正值夜晚,那點點燈光,搖搖晃晃,忽明忽暗,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