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的力量

《節儉的力量》不僅是一種理財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是教會人們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金錢,在與財富的長久、良性的互動中獲得永續的“恆財”。另外,書中還教給人們切實可行的節儉方式:比如適合個人及家庭狀況的保險、不要忽視小錢的積累、學會讓錢生錢、控制衝動性消費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節儉的力量

節儉不僅是一種理財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是教會人們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金錢,在與財富的長久、良性的互動中獲得永續的“恆財”。另外,書中還教給人們切實可行的節儉方式:比如適合個人及家庭狀況的保險、不要忽視小錢的積累、學會讓錢生錢、控制衝動性消費等。

作者簡介

塞繆爾·斯邁爾斯(1812—1904)英國19世紀偉大的道德學家、著名的社會改革家、成功學的開山鼻祖和膾炙人口的散文隨筆作家。他一生寫過20多部著作,在全球暢銷100多年而不衰,成為世界各國的年輕人最喜愛的人生教科書,並因此改變了億萬人的命運。

目錄

CONTENTS

目 錄

中文序:蕭條時代,有一種力量

前言:你要學會節儉

第一章 節儉,就是管好你手中的錢001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金錢是一種工具。我們占有它,使用它,都是為了讓它更好地為我們所用。如果看不到這樣一層關係,我們就會很容易在金錢面前迷失心性。

工作,積累財富的重要管道002

只有金錢並不代表富有 005

財富,是累積而成的008

留足你過冬的糧食 011

工資不多的人也能節儉嗎 013

真正的富翁什麼樣 015

節儉是一個重要責任017

節儉的家庭是和睦的020

節儉第一課

第二章 奢侈帶來了什麼025

奢侈的後果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目共睹的——那些放縱慾望,經常讓自己入不敷出的人,終將種下苦果,遭到報應,深陷於困境和羞辱之中。

及時行樂是一種短視 026

不奢侈就沒有煩惱028

虛榮的代價 030

虛偽使軟弱的人屈服 034

沉迷欲望,就只能悲慘地生活 036

浪費,源於動物習性的殘留038

奢侈,是對幸福的漠視 041

節儉第二課

第三章 負債,是一種災難 045

不論債務是怎么產生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債務會像磨盤一樣掛在負債人的脖子上,像夢魘一樣逼迫你,破壞你和家人的幸福和快樂。

偉人因揮霍而欠債 046

因欠債而降低人格049

債務是一個大災難 051

貧窮比負債要輕鬆053

怎樣避免債台高築 055

節儉第三課

第四章 不浪費,則不匱乏059

人們所得到的東西並不能構成他的財富,真正能夠幫人們構築財富大廈的是他如何花錢和精打細算。

自尊與自助060

節儉=省錢?NO!063

節儉可以提升個人地位065

節儉,使人專注於有益的事情 067

節儉,帶來家庭的繁榮 070

責任第一,享樂第二072

自我克制助人成功075

節儉第四課

第五章 學會節儉 079

首先,節儉就是不能忽視小事情;第二,健康的身體是最大的節儉;第三,節儉可以讓我們吃自己的美味麵包,花自己名下的錢。學會並真正通過勞動維繫生計和尊嚴。

重視小事080

從小就開始節儉的教育083

貧窮是因為沒有善待金錢 085

消除愚昧的力量 087

對誘惑說“不”090

聰明地節儉和消費 093

學會以錢生錢 096

節儉第五課

第六章 節儉的方法 101

實行節儉,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要學會儲蓄,不要輕視每一個便士的積累,養成記賬的習慣,還要學會通過保險的方式橇動家庭的經濟槓桿。

經常記賬102

一切始於儲蓄 104

別說你無法儲蓄106

把儲蓄當成固定的開銷 109

不要小看一便士111

窮人不知道的秘密 115

有序地管理家庭 119

靠保險幫你節省 122

節儉第六課

第七章 健康是最大的節約127

無論你是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健康都是一個最大的前提,是一個最有價值的財產。沒有健康,生命就不會有樂趣,你所有的努力都很難付諸現實。

遵守健康的法則 128

家庭是健康的源泉129

營造一個健康的住所 133

如何保持清潔 135

家庭成員的健康取決於主婦的智慧 137

好脾氣換來健康身心141

娛樂是健康生活的必需品 145

節儉第七課

第八章 慈善救助與自求多福149

要得到美好的生活,人類必須節儉,但節儉的終極目的並不止於讓自己生活得更好,還要把它的益處延伸給別人。比如,用節儉下來的資金創辦醫院,賜予慈善品,建立大學,擴大教育的影響。

富人的代價與風險150

貧窮並不丟臉,吝嗇才可恥 152

幫助他人才有長久的快樂154

高貴的品質可以吸引金錢 157

慈善是窮人不歡迎的客人 160

遺產的風波 162

他們的名字永遠被銘記 165

節儉第八課

前言

PERFACE

前 言

你要學會節儉

你要學會節儉!

這是斯邁爾斯告訴我們的。

那么,斯邁爾斯是誰?

嗯,他是誰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按照他的這句話去做,我們可以過上好日子。過上比今天更安穩、更有保障的好日子;在年老體衰的時候也可以安心地曬太陽、喝龍井;或者,再實惠一點兒說,即便是在百年不遇的經濟危機面前,也不用擔心沒米下鍋。

也許你會說,要過上好日子,只要有大筆大筆的銀子就行了,和節儉有什麼關係?!

嗯,你說的也沒錯,做個有錢人,日子的確過得不賴。不過話也不能說得太絕對,下面這幾位有錢人的日子可就不怎么樣。

泰森,世界拳王,被媒體稱為“世界上最棒的印鈔機”。他可以在3場比賽加起來僅有10分鐘41秒的時間裡,用自己的快速組合拳掙到幾千萬美元。其速度比印鈔機製造鈔票的速度還要快。在他鼎盛的10年間,一雙鐵拳帶給他2億美元的巨額財產。然而,這位擂台上的“印鈔機”,在台下卻是個一流的“散財童子”,他很快將這些錢揮霍在吃喝玩樂和幾個與之有染的美女身上。結果,鐵拳生鏽之後,這位昔日的拳王在生活上立馬一落千丈,據說現在淪落到靠賣唱來賺錢!

傑西·利弗莫爾。20世紀初華爾街的傳奇人物,14歲時在證券大廳賺了第一個1 000美元;20歲時賺了第一個10 000美元。最輝煌的1925年曾坐擁2 500萬的財產……然而,金錢來得容易去得也快,這位“短線狙擊手”,“投機小子”賺到錢的時候,一擲千金地置辦豪宅、遊艇、自用火車、甚至那個時代聞所未聞的私人飛機……做股票失利的時候,則淪為乞丐、酒鬼,以至於在生命的最後死在四處透風的公寓裡,身後還欠下了226萬美元的巨額債務。

……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它們帶給我們的啟示卻只有一個:“How to make money(如何賺錢)”固然重要,但關鍵還在於“How to keep money(如何守住錢)”。當然,這裡的“keep money”並不是簡單的“存錢、攢錢”概念,而是“財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和“讓錢動起來(make the money work)”。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keep money不僅是幫我們安全“過冬”的權宜之計,更是貫穿致富始終的大原則——在沒有實現財務自由之前,節儉是幫我們累積第一筆財富的必由之路;實現富足之後,節儉是幫我們管理財富、達到恆久富裕的不二法門。

一夜暴富、發“橫財”固然很爽,尤其對於財商教育欠完善的中國人來說,對“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這條理論更是追捧有加。但是,奇怪的是,翻開古今中外巨富們的花名冊,我們會發現這些富賈一時的財富贏家們,幾乎沒有一個是靠“橫財”維持長久財富地位的。相反,倒是那些憑著努力和恆心,一點一滴地賺錢、守錢、生錢的人笑到了最後,獲得了永久的“恆財”,同時留下了無數個彰顯大智慧的理財故事,流傳至今。比如,世界股神巴菲特、石油巨富洛克菲勒、華人富豪李嘉誠,等等。

那么,是什麼讓這些財富英雄笑傲人群的呢?是他們天賦秉異,或是有什麼獨門秘笈嗎?其實,箇中原因並沒有什麼奧秘可言。世間萬物皆有定數,金錢與財富的增長也是有著內在規律的,這些財富贏家們只不過是有意無意恪守了這些財富規律而已。這其中,恪守節儉就是一條不可撼動的鐵律。當然,這裡的“節儉”並不是我們從前所理解的那樣——守著金錢過苦日子。那是吝嗇鬼、守財奴的做法,是對人性的一種扭曲。節儉的真正含義是:善用你的金錢,為了更長久的富足與安穩克己、自律,過一種有遠見的生活。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是我們每個人的最大心愿,但是事實卻永遠不像你想像的那樣。正如一位理財大師所說:

“不要以為明天一定要和今天一樣。唯一的保障來自於你自己。”

那些手裡有了錢就吃喝玩樂,今朝有酒今朝醉甚至是寅吃卯糧的人,常常有這樣的錯誤認識——他們總是想當然地以為,日子會永遠像現在這樣——金錢源源不斷地來到他們手中,被他們永續利用。而事實卻恰恰相反,明天和今天絕不會一樣! 要想讓自己和家人過一種有保障的生活,你必須為自己留足過冬的糧食。

財富,不是靠運氣、遺產積聚而成,真正的財富是靠勤勞工作、堅持不懈、善於計畫、克己自律的生活得來的。

一向以高財商聞名於世的猶太商人,他們看重的就是點滴累積的“恆財”。他們相信:財富的積累需要長期的“恆守”。世界股神巴菲特、第一個億萬巨富洛克菲勒……無一不是靠“恆財”實現今天的金融地位的。在他們看來,實現財務自由的第一步是守住你手裡的錢,第二步是讓它動起來。追求“恆財”即是按財富增長的內在規律,尋求高機率事件或機會,用時間的長度降低資產波動的風險,複利是“恆財”的加速器,這是一種可持續的財富增長方式。相比之下,一夜暴富,那是低機率事件,不符合財富增長的普遍規律。

留在手裡的才是你的財富,花出去就不歸你支配了。

我們常說財富如流水,是恆久流動的。如果我們希望保有財富,就要建一座蓄水池。有收入的時候,錢就流進;如果花掉了,錢就流出。無論流入流出,留在池子裡的才是可供你支配的,池子外面的水,你是沒有使用權的。

節儉,不是坐擁金山過苦日子,而是教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財產,在永久、良性的互動中累積“恆財”。

過去那種一提及節儉,就想到“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清貧,甚至是為了兩根燈芯不肯咽氣的吝嗇鬼形象,其實是對節儉的偏見和短視,真正意義上的節儉並不泯滅人性。相反,節儉的精髓實際上是一種遠見和智慧。它教會人們抵制低級趣味,不役於錢、不役於物,做一個自由而有尊嚴的人。

如果讓我在一夕之間便擁有上億美元的財富,對我未必是一件好事,充其量我只是手上有一大筆錢的暴發戶而已,我的生活狀態、想法、知識還是維持原樣。

這是日本行銷之父中島薰的金錢哲學。在他看來,真正讓你實現富足的並不是金錢的數量,而是你的財富性格。一個人如果只是在擁有鈔票的數量上發生了改變,而在生活和思想的其他方面並沒有任何有益的變化,那么這些錢就沒有任何意義。它甚至還會把一些意志不怎么堅定的人引入歧途。致富的結果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夠在財富增長的一點一滴中,充實你的精神和修為,那樣的財富累積才會有更大的價值。

人生在世,無論是迫在眼前的經濟危機,還是不可預料的個人無妄之災,我們都無法阻止它們的發生。但是,如果我們有足夠的遠見,能夠在豐衣足食、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為這一天做好準備,那么我們就為自己、為家人築起了最為安全的財富大廈。

如果你愛自己,愛你的家人,那么就請你把愛落實在行動上——從現在開始,好好管理你的財富,不只為今天,更是為了明天,過一種自由而有遠見的生活!節儉,能幫你做到這一切!

對了,差點兒忘記告訴你:斯邁爾斯,“西方成功學之父”,“卡耐基的精神導師”,也是我們這本書的作者。

中文版序

FOREWORD

中文序

蕭條時代,有一種力量

現在,即使不用我說,地球人也全都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了什麼。是的,正在發生著一場經濟危機,一場百年不遇的經濟危機。

它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以海嘯般的破壞力吞沒了大批曾經聽上去讓人振聾發聵的大公司、大企業;它也讓我們的股市、樓市以自由落體的速度不斷地Down、Down、Down……還有更要命的,它還有可能在明天或者未來的任何一天,搶走我們任何人的飯碗,擊碎我們曾經擁有的美夢。當然,它的最大威力還在於——讓全世界大大小小曾經鼓漲起來的所有荷包不斷地乾癟下去……

於是,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不管是習慣了一擲千金的商界富豪,還是一貫省吃儉用過日子的平民百姓,在這個不期而至的寒冬面前,都下意識地做出了同一個決定——不約而同地捂緊了自己的錢袋子。

打算買藝術品、私人飛機的,改了主意轉而購買黃金、公債;開豪華車的改騎了腳踏車;就連一向引領消費新概念的中國城市白領們也開始籌劃著名怎么節衣縮食,琢磨種種“慳錢”辦法,誓把“省”錢進行到底;平時就精打細算的小百姓更是勒緊腰帶,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危機面前,幾十億地球人達成了從未有過的一致——回歸節儉,讓我們更安全。

從最直接的意義上來說,節儉,可以幫我們省下更多的余錢,把金錢用到更正確的地方,發揮更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危機的陰霾之下,節儉的生活可以使我們少負債或者不負債,吃自己的麵包,住自己的房子,在天地間做個自由人,而不是淪為債務的奴隸,像胸前掛了紅字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擺脫不掉那份壓抑和羞辱。

節儉,也可以使我們從以往那種物慾橫流的沉迷中抽身出來,去除生活中多餘的枝枝蔓蔓,回歸生活的本真,既把日子過得五彩繽紛,又能摒棄過度的奢華。真正厲行節儉的人,往往都喜歡簡約而清明的生活,他們不會為了一點小小的虛榮和衝動而付出昂貴的代價。

節儉,還可以讓你靜下心來,認真冷靜地思考關於財富的智慧,重新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財富管理秩序,更有效地打點自己的勞動所得,做到不但“能掙”而且還要“會花”。

……

《創世紀》中,當洪水來臨的時候,上帝吩咐諾亞製造了巨大而堅固的方舟;在今天,當新世紀的危機襲來的時候,還有什麼可以拯救我們自己?

或許,依靠節儉的力量,自求多福便是一條明智的出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