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候

節候

節候是漢語詞語, 拼音:jié hòu, 釋義:季令和氣候。

基本信息

詞目

節候

拼音

jiéhòu

基本解釋

[season and climate] 季令和氣候
現在正是寒冷的冬天節候

引證詳解

時令氣候。.

《南齊書·褚炫傳》:“從 宋明帝 射雉,至日中,無所得…… 炫 獨曰:‘今節候雖適,而雲露尚凝,故斯翬之禽,驕心未警。’”

唐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唐 劉商 《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詩:“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九三回:“ 宋先鋒 準備出東郊迎春,因這日子時正四刻,又逢立春節候。”

明唐順之《八月五日順義道中望闕》詩:“幾時承遣出彤闈,寒暑俄驚節候非。”

潘漠華 《人間》:“天氣寒冷下去,後來雨也不飛,風也不刮,只是凍雲漫天的凝寒的冬天節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