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蠡測

管窺蠡測

管窺蠡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出自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

基本信息

釋義

書名中的“管窺蠡測”書名中的“管窺蠡測”
從竹管里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 管:竹管;蠡:貝殼做的瓢。窺:從小孔向外看。

出典

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示例

示例用法:我們萬不可憑管窺蠡測的調查了解,就下結論和發議論。
管窺蠡測,知其孤陋。 ◎清·梁啓超《西學書目表序》

典故

東方朔是西漢的文學家。他性情滑稽詼諧,善於辭賦。
東方朔雖然很有才能,但是沒有得到漢武帝的重用,為此他寫了一篇名為《答客難》的文章,以此抒發他懷才不遇的心情。他在文章中先假借客人的口氣發表意見,提出蘇秦張儀都能當上大官,而東方朔的才能要比他們還高,又忠誠肯乾,怎么到現在僅僅做一個侍從郎官呢?
東方朔在文章中回答說,秦、張儀生在諸侯互相征伐的春秋時代,因此他們的才能可以施展,計策能被採納,就得到了高官厚祿。現在天下統一,政權穩固,有才能的人無處施展。假如蘇秦、張儀處在這個時代,也很難得到發展,他們怎么敢希望當一個侍從郎官呢?東方朔又說,儘管這樣,有才能的人還是要注重修身,培養高尚的品性。他最後說,用竹管觀察天,用蠡測量海,用竹枝撞鐘,怎么能夠了解整個天空、考查大海動盪的波紋、激發起大鐘的鳴響呢?
《漢書·東方朔傳》的原文這樣寫道“: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