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1897—1967),中國著名古琴演奏家、畫家;祖籍江蘇蘇州,生於北京一個藝術世家;名平,字吉庵,仲康,號平湖,自稱門外漢;清代名畫家管念慈之子;從小隨父學習繪畫、彈琴,幼年喪父後,廣泛求藝,拜楊宗稷為師;師從名畫家金紹城,學花卉、人物,擅長工筆,筆法秀麗新穎,不為成法所拘,為“湖社”畫會主要成員之一,後任教於北平京華美術專科學校。

基本信息

琴藝

學藝經歷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先生琴藝精湛,曾得“九嶷派”楊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及“川派”秦鶴鳴等名琴家之真傳,他能博取三派之長,並從民間音樂中汲取營養,融會貫通,不斷創新,自成一家,形成近代中國琴壇上有重要地位的“管派”;二十八歲回蘇州游天平山時,幸遇琴藝高超的悟澄和尚,經悟澄指教,琴藝大進;後他又向山東秦鶴鳴道人學會了川派《流水》,從此名聲大震;他的演奏風格渾樸、剛健,音樂表現細膩,形象鮮明,頗具神韻。

個人成就

建國後,管平湖先生被聘為中國民族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專門從事於古琴研究、整理工作,且成績卓著;已成絕響的古譜《廣陵散》、《幽蘭》經他打譜後,又重放異彩;此外《大胡茄》、《小胡茄》、《獲麟操》、《烏夜啼》、《長清》、《短清》、《離騷》、《白雪》等琴曲也是經過管平湖打譜整理的。他還撰有《古指法考》一書。

管平湖的古琴演奏運指穩重剛健,剎有神韻,風格蒼勁古樸,剛柔相濟,先生雖逝,但有錄音資料所存,大部分為五十年代或更早期灌制,限於當時的條件,其音響效果顯然不能與現在的錄音相比。但正因如此,更使得這些流傳於世的罕有錄音彌足珍貴。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先生的代表曲目計有《流水》、《廣陵散》、《胡笳十八拍》、《幽蘭》等,他的故居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十三條17號。

管先生演奏的《流水》被相繼載入美國旅行者2號及旅行者1號探測器上的旅行者金唱片,二者均已飛出太陽系,管平湖先生的音樂也成為唯一一首傳播入宇宙空間的中國音樂。

畫藝

亦擅畫,仕女學改琦,為湖社畫會成員,金北樓弟子,工人物。筆法秀麗新穎,人物自然,表現出空靈飄遠的境界。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管平湖

仕女—— 四屏吳友儒 壽石工 管平湖 晏少翔王雪濤 祁大夔1944年作, 山水 人物 花鳥 動物—— 四屏徐燕孫 汪慎生管平湖 鍾質夫胡佩衡 啟功吳鏡汀田世光1947年作 ,山水花鳥 ——八屏1924年作 ,人面桃花署年:丁卯(1927) 橫舟弄笛 ——扇片1944年作 賞梅圖—— 成扇仕女—— 成扇癸酉(1933年)作 ,人物—— 成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