筭

漢字,擁有多重詞性。主要是計算、算計等意思。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suàn  注音:ㄙㄨㄢˋ

部首:竹,部外筆畫:7,總筆畫:13

五筆86&98:TGAJ 倉頡:HMGT 鄭碼:MCE

筆順編號:3143141121132 四角號碼:8844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B6D

基本字義

suàn ㄙㄨㄢˋ

◎ 古同“算”,計算。

方言集匯

◎ 粵語:syun3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son5 [客英字典] son5 [海陸豐腔] son5 [梅州腔] son5 [客語拼音字彙] son4

English

an ancient device for working with numbers; count,calculate,figure

詳細字義

suàn

〈名〉

⑴ (古文為祘。會意。從竹,從弄。“竹”表算籌,《說文》:“常弄乃不誤也。”本義:計算用的籌碼)

⑵ 同本義 [chip]

筭,長六寸,計歷數者。言常弄乃不誤也。——《說文》。按,此字實即祘之小篆。祘象形,筭會意也。與從竹從具之算別。字亦作笇。

⑶ 又如:筭人(計算人口以徵收賦稅)

⑷ 計謀;謀劃 [plot;plan]

長筭屈於短日,遠跡頓於促路。——晉· 陸機《吊魏武帝文》

⑸ 又如:長筭(長遠的謀劃)

詞性變化

suàn

〈動〉

⑴ 同“算”。計算,謀劃 [calculate]

孟子執籌而筭之,萬不失一。—— 枚乘《七發》

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筭。——《後漢書·張衡傳》

計筭鉤畫,分銖不誤。——《新唐書》

⑵ 又如:計筭(計算)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蘇貫切,音蒜。《說文》長六寸,計歷數者。從竹從弄,言常弄乃不誤也。

又《類篇》損管切。數也。 《集韻》《韻會》《正韻》亦作算,通作笇。

說文解字

【卷五】【竹部】筭

長六寸。計歷數者。從竹從弄。言常弄乃不誤也。蘇貫切

拼音是suan的漢字

拼音是suan的漢字共有8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