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波級戰列巡洋艦

筑波級戰列巡洋艦

筑波級巡洋艦是日本建造的一種裝甲巡洋艦, 此級艦為日本首級自行設計的主力艦,為一戰時期日本的海軍主力戰艦系列。同級戰艦為筑波號,生駒號。 筑波1917年因不明原因的爆炸沉沒,生駒號1923年除籍。

基本信息

發展沿革

建造緣由

筑波級是日本自行設計的首級主力艦,同級艦兩艘,即筑波號(Tsukuba)和生駒號(Ikoma) 1904年5月,戰列艦“初瀨”、“八島”先後在旅順港外觸雷沉沒,為補充這一損失,日本海軍迅速以“艦船補足費”的名義建造2艘戰列艦和4艘裝甲巡洋艦。因為正是戰時,所以不能向外國採購。同年6月撥款到位後,首先在吳海軍工廠開工建造2艘巡洋艦,其建造代號分別為“子號裝甲巡洋艦”(筑波)和“醜號裝甲巡洋艦”(生駒)。

建造列表

本級艦共兩艘,分別是筑波,生駒。

時間表

筑波

筑波號1905年1月14日在吳海軍工廠動工,1905年12月26日下水,1907年1月14日竣工。

1917年1月14日,筑波號停泊在橫須賀港時,因彈藥庫爆炸而沉沒。

生駒

1905年3月15日在吳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4月9日下水,1908年3月24日竣工。

因華盛頓條約,於1923年9月20日退役,次年11月24日在三菱長崎工廠完成解體。

技術特點

筑波號巡洋艦按照日本海軍戰艦命名的相關規定,名以茨城縣的“筑波山”來命名。

日本戰艦 日本戰艦

筑波級巡洋艦兼具當時戰列艦幾乎無差別的防禦,火力以及當時巡洋艦的高速,抬高了前甲板,實質上是戰列巡洋艦的始祖,但因為無畏艦的出現,頓時成為舊式戰列艦。筑波級巡洋艦被日本人誇耀為“世界最初的戰列巡洋艦”,但是公認的第一級戰列巡洋艦是英國的“無敵”級,筑波級的武備、速率方面比起差出一大截。日本人自誇的原因,只是筑波級裝備了和戰列艦一樣口徑的主炮而已,但從其使用原則上來說還是與同戰列艦協同作戰的裝甲巡洋艦一樣。1912年筑波級的艦級變為戰列巡洋艦。 筑波級建造之初,海軍省曾與吳海軍工廠廠長山內壽治商量,山內決定“排除萬難也要先答應下來”,隨後由於海軍艦政本部造船部部長小幡文三郎造船大監鉅細糜遺地商量技術細節後,正式決定建造,吸取日俄戰爭中的教訓,採取了強化裝甲防禦的原則,並取消了艦首沖角。該級艦搭載4門305毫米主炮,是首艘裝備如此口徑巨炮的巡洋艦。 1904年以前的日本海軍主力艦全為沖角艏。

1897年。扶桑號鐵甲艦被松島號沖角撞沉。1904年日俄戰爭中,在著名“惡魔的一星期”里,巡洋艦吉野被春日號裝甲巡洋艦沖角撞沉。由於這兩起事故的影響,從筑波級起,日本海軍廢除了新造戰艦的艦艏沖角。

筑波是筑波型巡洋艦一號艦。起初以擁有戰艦炮力的巡洋艦而計畫急造,於1912年新設巡洋戰艦艦種之前一直是一等巡洋艦(裝甲巡洋艦)。而在簡氏海軍年鑑中,在艦種類別變更之前被分類為裝甲巡洋艦而在華盛頓裁軍條約中與同型艦生駒則被當作為戰艦,成為條約中所限制的對象。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13750噸
尺寸137.1米(全長)/23米(寬)
航速20.5節
主火力2座四一式雙聯裝L45/305毫米主炮
副火力12座單裝四一式152毫米L/45炮,12座單裝四一式120毫米L/40炮,4座單裝四一式76毫米L/40炮
魚雷發射管457毫米×3
裝甲防護舷側178毫米,甲板76毫米,炮塔178mm,司令塔228mm
動力2台直立式四氣筒三段鼓脹式蒸汽機,26座宮原式燃煤鍋爐,20500馬力

服役事件

筑波

1906年12月24日在廣島灣大黑神島試航的筑波號 1906年12月24日在廣島灣大黑神島試航的筑波號

筑波號1905年1月14日在吳海軍工廠動工,1905年12月26日下水,1907年1月14日竣工。

服役後,於1907年在第二艦隊司令伊集院五郎中將率領下與千歲號前往美國維吉尼亞州漢普頓錨地,參加殖民三百周年慶典,並訪問北美與歐洲港口。1912年8月28日,其與生駒號同時被列為戰列巡洋艦,1915年12月4日至1916年10月25日,在橫濱外海的例行閱艦典禮上擔任天皇座艦。

攝於1907年訪問英國時的筑波號 攝於1907年訪問英國時的筑波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筑波號負責保衛日本與夏威夷之間的商業航線,後來隸屬第一南遣支隊,攻擊德屬南洋島嶼(後來成為日本的委託統治領土)。

1917年1月14日,筑波號停泊在橫須賀港時,因彈藥庫爆炸而沉沒,同年9月1日除籍。

回想起筑波號的經歷,原本計畫1905年12月12日下水,皇太子(後來的大正天皇)也會出席典禮,但因為前一天晚上風浪大起,進水台部分發生故障而臨時中止了下水典禮,改到了下次滿潮時的26日。

日本主力艦在港內爆炸沉沒的例子不少,前有1908年在台灣澎湖島馬公沉沒的松島,在日俄戰爭後在佐世保沉沒的三笠,後有1918年在德山灣爆炸沉沒的河內,在1914年在瀨戶內海柱島爆炸沉沒的陸奧,每次爆炸的原因都令人費解,成為不解之謎。筑波號在1918年後浮起解體。 筑波號的姐妹艦生駒號戰歷與其類似,

生駒

1908年10月13日攝於橫須賀港的生駒 1908年10月13日攝於橫須賀港的生駒

1905年3月15日在吳海軍工廠動工,1906年4月9日下水,1908年3月24日竣工。1912年8月28日被列為戰列巡洋艦。

服役後1908年至1920年間,多半擔任第一艦隊及第二艦隊主力,1910年奉命曾赴阿根廷參加獨立百年慶典,歷訪南美、歐洲各國。

一戰期間屬於南遣支隊,參與攻占德屬南洋群島的任務,在澳大利亞附近保護英國商船。

1918年10月正在進行系留氣球試驗的生駒號 1918年10月正在進行系留氣球試驗的生駒號

因華盛頓條約,於1923年9月20日退役,次年11月24日在三菱長崎工廠完成解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