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期時間本為1964年12月至1975年1月。因受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的影響,第三屆全國人大隻召開一次會議。[1]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開幕[2]於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在北京舉行。

簡介

會議的主要議程是: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書面),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書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選舉、決定國家領導人。會議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1965年國民經濟計畫主要指標和1965年國家預算初步安排的決議,關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謝覺哉院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張鼎丞檢察長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3]【左圖為:1964年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開幕(會場外景)】

內容

全國人大三屆[4]首次會議隆重開幕
☆名 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案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名單(三十三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預算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名單(三十三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名單(二十九人)
☆報 告☆
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
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謝覺哉院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張鼎丞檢察長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決 議☆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公 告☆
第一號
第二號
第三號
第四號
第五號
第六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一號
第二號
第三號
☆本報社論☆
革命的大會、民主的大會、團結的大會。慶祝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偉大成就。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屆首次會議閉幕

選舉結果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劉少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宋慶齡(女)、董必武為副主席,[3]根據劉少奇主席的提名,決定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選舉朱德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劉伯承、李井泉、康生、郭沫若、何香凝(女)、黃炎培陳叔通李雪峰徐向前、楊明軒、程潛、賽福鼎·艾則孜、林楓、劉寧一、張治中、阿沛·阿旺晉美周建人等18人為副委員長,劉寧一兼秘書長,馬純古等96人為委員。選舉楊秀峰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鼎丞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提名,決定林彪、陳雲、鄧小平、賀龍、陳毅、柯慶施、烏蘭夫、李富春、李先念、譚震林、聶榮臻薄一波陸定一羅瑞卿陶鑄謝富治等16人為國務院副總理,任命周榮鑫為秘書長。劉少奇在第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4]任命陳毅兼外交部部長,林彪兼國防部部長,李富春兼國家計畫委員會主任,薄一波兼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聶榮臻兼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謝富治兼公安部部長,曾山為內務部部長,烏蘭夫兼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廖魯言為農業部部長,王震為農墾部部長,劉文輝為林業部部長,許德珩為水產部部長,呂東為冶金工業部部長,高揚為化學工業部部長,段君毅為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劉傑為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孫志遠為第三機械工業部部長,王諍為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邱創成為第五機械工業部部長,方強為第六機械工業部部長,王秉璋為第七機械工業部部長,陳正人為第八機械工業部部長,張霖之為煤炭工業部部長,余秋里為石油工業部部長,傅作義為水利電力部部長,李四光為地質部部長,李人俊為建築工程部部長,蔣光鼐為紡織工業部部長,李燭塵為輕工業部部長,呂正操為鐵道部部長,孫大光為交通部部長,朱學范為郵電部部長,袁寶華為物資管理部部長,馬文瑞為勞動部部長,李先念兼財政部部長,沙千里為糧食部部長,姚依林為商業部部長,葉季壯為對外貿易部部長,陸定一兼文化部部長,蔣南翔為高等教育部部長,何偉為教育部部長,錢信忠為衛生部部長,賀龍兼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張奚若為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主任,方毅為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主任,廖承志為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根據劉少奇主席的提名,決定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鄧小平、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羅瑞卿、程潛、張治中、傅作義、蔡廷鍇為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方強等107人為委員。會議通過了第三屆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和法案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和委員名單。民族委員會由114人組成,謝扶民(僮族)為主任委員。法案委員會由41人組成,張蘇為主任委員。

決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召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延期舉行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的決議[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召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延期舉行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的決議(1962年12月18日通過)
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十六次會議決定: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於1963年第二季度召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延期在1963年下半年舉行,並且提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追認。

代表名單

時間:1965年1月~1975年1月
代表人數:3040人
委員長:朱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
主席團(一百五十二人,按姓名筆劃排列)
丁長華刀京版馬純古王偉王宏坤王國藩王承書王淦昌、韋茂文、韋國清、毛阿卑、毛澤東、烏蘭夫、鄧小平、鄧初民、鄧芳芝、鄧穎超、帥孟奇、葉聖陶、葉劍英、史良、劉少奇、劉寧一、劉白羽、劉伯承、劉國鈞、劉瀾濤、莊希泉、許廣平、許崇清、許德珩、邢燕子、成仿吾、朱德、朱德海、華羅庚、伊爾哈力、宋慶齡、宋任窮、嚴濟慈、李井泉、李四光、李先念、李順達、李燭塵、李素文、李雪峰、李富春、李斯熾、李聚奎、楊之華、楊漢先、楊明軒、楊靜仁、楊蘊玉吳元明、吳玉章、吳有訓、吳貽芳、吳耀宗、余秋里、何香凝、張漢明、張百發、張治中、張洪池、張秋香、張奚若、張難先、陸定一、阿沛·阿旺晉美、阿旺嘉措、陳雲、陳少敏、陳永貴、陳伯達、陳叔通、陳紹寬、陳經畲、陳垣、陳望道、陳毅、林蘭英、林巧稚、林楓、林岳川、林彪、果基木古羅世發、羅瓊、羅瑞卿、金時龍、竺可楨、季方、岳振華、周揚、周叔韜、周建人、周信芳、周恩來、周培源、孟泰、洪秀朴、趙九章、郝建秀、榮毅仁、胡厥文、胡愈之、饒興禮、賀龍、高崇民、郭沫若、郭棣活、唐生智、聶榮臻、顧震潮、錢學森、錢信忠、錢崇澍、徐立清、徐向前、徐特立、桑吉悅希、陶峙岳、陶鑄、章士釗、康生、康克清、尉鳳英、彭加木、彭真、黃炎培、蔣南翔、董必武、董加耕、韓望塵、舒舍予、程潛、傅作義、裔式娟、雷春國、賴傳珠、賽福鼎、廖漢生、廖承志、譚震林、蔡廷鍇、蔡若虹、蔡暢、裴阿欠、熊克武、薄一波
秘書長 劉寧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案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名單(三十三人)
主任委員 張友漁
委員(按姓名筆劃排列)
王進喜、貝時璋、盧紹武、朱學范、孫曉村、杜若、李文宜、李世璋、李國偉、李燭塵、楊顯東、吳波、吳學周、吳耀宗、谷牧、張含英、陳永康、陳劭先、周建人、趙國強、胡子嬰、高樹勛、郭棣活、夏之栩、曾一凡、曾傳六、彭迪先、蔣南翔、董汝勤、韓望塵、傅秋濤、管文蔚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預算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名單(三十三人)
主任委員:谷牧
委員(按姓名筆劃排列)
丁西林、王芸生、王紹鏊、王崇倫、鄧寶珊、寧武、樂松生、劉靖基、許廣平、許崇清、協饒頓珠、華羅庚、李范五、李明灝、楊海波、吳晗、邱及、張天民、陳此生、陳紹寬、茅以升、林默涵、周純全、周叔韜、周明山、施惠珍、胡子昂、錢正英、康世恩、韓光、潘震亞、薛暮橋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名單(二十九人)
主任委員 馬明方
委員(按姓名筆劃排列)
王維舟、車向忱、田君亮、劉春、莊希泉、朱蘊山、蘇謙益、李永、李澄之、楊之華、楊靜仁、吳鴻賓、張啟龍、羅叔章、周揚、周培源、胡厥文、高克林、莫乃群、錢瑛、徐立清、徐壽軒、曹孟君、曹荻秋、楚圖南、路金棟、廖志高、譚余保

政府工作報告

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6]周恩來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
五年來,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光輝旗幟,堅持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有力地反擊了資本主義和封建勢力的進攻,提高了人民民眾的社會主義覺悟,基本上完成了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使工農業生產全面高漲,整個國民經濟全面好轉,我國自力更生的力量大為增強。同時,在國際上,我們同美帝國主義、各國反動派和現代修正主義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打退了他們掀起的一次又一次的反華高潮;積極地支援了各國革命人民,發展了同許多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我國的國際威望更加提高了,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我們要進一步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堅決依靠工人階級、貧農下中農、革命的幹部、革命的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根據社會主義的徹底革命的原則,在政治、經濟、思想和組織這四個方面,進行清理和基本建設,在人民民眾中深刻地進行一次階級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要進一步開展思想文化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逐步實現知識分子勞動化,勞動人民知識化;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加強各民族的大團結;各級機關和各級幹部必須革命化,都要學習解放軍、大慶、大寨的徹底革命的精神和工作作風。在深入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基礎上,一九六五年要大力組織工農業生產的新高潮,為一九六六年開始的第三個五年計畫作好準備,爭取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成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在國際方面,我們要繼續貫徹我國對外政策的總路線,同全世界人民一起,堅決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為爭取世界和平、民族解放、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勝利而奮鬥。
(《人民日報》19641231第1版)
新華社三十日訊在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總理代表國務院作了政府工作報告。
他的報告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國民經濟的成就和今後的建設任務;第二部分是社會主義革命和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第三部分是國際形勢和我國對外工作。
國民經濟的成就和今後的建設任務
周恩來總理在報告中首先指出,從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光輝旗幟,堅持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在國際上同帝國主義、各國反動派和現代修正主義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
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國民經濟已經全面好轉,並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周總理在講到國民經濟的成就的時候指出,我國的國民經濟,經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年的大發展,從一九六一年起,進入一個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時期。現在,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工農業生產已經全面高漲,整個國民經濟已經全面好轉,並且將要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7]張鼎丞檢察長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新華社三十一日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鼎丞,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了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報告說,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和毛澤東思想指引下,克服了各種困難,取得了一個接著一個的勝利。我國整個形勢一年比一年好,加上公安機關、檢察院和法院,堅決貫徹執行了關於依靠廣大人民民眾、加強人民民主專政的方針政策,對敵鬥爭一直沒有放鬆,治安管理也抓得很緊,全國治安情況是好的,各類犯罪案件是一個下降的趨勢,捕人也逐年減少。今年一至十一月,全國發生的反革命案件,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三十四;發生的刑事案件,減少百分之二十。今年的發案數和捕人數,都是建國以來最少的一年。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堅強的,鞏固的。
報告說,這幾年,我國的階級鬥爭很尖銳。實踐充分證明,毛主席對於社會主義社會中階級、階級矛盾、階級鬥爭問題的分析和指示,是完全正確的,十分英明的。在整個社會主義社會的很長時期內,勢必存在著反覆的、激烈的階級鬥爭。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階級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必須加強人民民主專政。
報告指出,依靠廣大人民民眾的力量,對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敵人實行專政,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根本路線。毛主席歷來教導我們,我們的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專政工作是廣大民眾自己的事情。我們必須充分發動民眾,堅決依靠工人、貧農、下中農、革命的幹部、革命的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向反對社會主義的敵人實行專政,並且用強迫勞動等等辦法,把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改造成為新人。除了行兇報復、殺人、搶劫、放火、放毒因而民憤很大的現行犯必須立即逮捕法辦以外,一般地把他們放在民眾中就地改造。
報告說,近幾年來,檢察機關依靠民眾辦案的工作,有了顯著的進步。過去不少檢察幹部,往往習慣於“坐堂辦案”、“就案辦案”,和單純依靠法律懲辦解決問題。現在,許多檢察機關辦理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審查起訴的案件,以及檢察處理國家工作人員和基層幹部違法犯罪的案件,一般都是深入到發案的地方,通過“四同”,依靠民眾,查明事實證據,研究前因後果,弄清案件性質。對於需要批判鬥爭的犯罪分子,還發動民眾,擺事實,講道理,開展說理鬥爭。把犯罪分子鬥倒制服以後,根據案件的情況、民眾的意見和政策法律,作出處理決定。凡是行兇報復、殺人、搶劫、放火、放毒等重大現行犯,以及其他罪惡大、證據確鑿、又不悔改,絕大多數民眾要求逮捕的犯罪分子,就批准逮捕,決定起訴。凡是罪惡不大、低頭認罪、願意悔改,民眾能夠管得了的犯罪分子,就不採取逮捕、起訴的辦法,放在民眾中就地改造。依靠民眾改造的犯罪分子,檢察機關還經常深入民眾進行考核,檢驗辦案效果。
報告指出,檢察機關實行依靠民眾辦案,效果很好。報告列舉了許多事例說明了下列四點:
第一,使辦案同階級鬥爭全局緊密結合,可以更好地為階級鬥爭服務。
檢察機關辦理的犯罪案件,都同當時當地的階級鬥爭有密切的聯繫。深入民眾辦案,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當時當地階級鬥爭的情況,從階級鬥爭形勢出發,依靠民眾,特別是依靠工人、貧農下中農、革命的幹部、革命的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揭露和解決案件本身的問題,並且揭露案件有關的壞人壞事,挖出上下左右的根子,把案件辦深辦透。依靠民眾辦案,還可以針對當時當地的階級鬥爭情況,選擇典型案件,大張旗鼓處理,充分利用犯罪分子作反面教員,使廣大民眾提高階級鬥爭觀念,積極同壞人壞事作鬥爭,有效地預防犯罪。
第二,動員廣大民眾的力量,可以有效地制服改造犯罪分子。
檢察機關深入民眾辦案,把政策法律交給民眾,把民眾的力量充分動員起來,使廣大民眾把辦案當作自己的事情,就能充分發揮民眾對敵專政的威力,不僅可以有力地制服犯罪分子,而且可以有效地改造犯罪分子。
民眾最了解案情,最熟悉犯罪分子的根底,犯罪分子也最怕民眾。依靠民眾揭露、批判犯罪分子,就能真正把他們鬥倒制服。有些經過政法部門多次調查、審訊,一直頑抗、拒不認罪的犯罪分子,當民眾起來同他們開展面對面的鬥爭,他們就不得不低頭認罪。
民眾發動起來以後,不僅可以有力地制服犯罪分子,而且增強了民眾就地改造犯罪分子的信心。民眾原來要求逮捕法辦的有些犯罪分子,經過民眾自己鬥爭制服以後,他們認為留在當地改造比較有利,就不要求把矛盾“上交”了。
第三,把檢察機關的專門工作同民眾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保證辦案的質量。
實行依靠民眾辦案,使檢察工作建立在廣大民眾的基礎上,我們的眼睛更加明亮了,耳目更多了,可以聽到民眾的真心話,弄清案件的事實真相,鑑別證據的真偽,正確區分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同時,還可以更好地發揮公安、檢察、法院之間互相配合的作用。這樣,就能夠正確地作出逮捕或不逮捕、起訴或不起訴的決定,更好地保證辦案質量,防止錯、漏案件,穩、準、狠地打擊犯罪分子。
第四,深入實際,深入民眾,可以促進檢察幹部的革命化。
通過依靠民眾辦案,絕大多數檢察幹部,進一步認識到依靠民眾專政、依靠民眾辦案的偉大意義,體會到要辦好案子、做好檢察工作,必須從階級鬥爭出發,堅決貫徹民眾路線、階級路線,依靠工人、貧農下中農、革命的幹部、革命的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開始改變了單純依靠司法機關的力量,簡單採取法律懲辦手段解決問題的老概念、老框框。現在,不少同志對於只坐在機關里辦案,總感到不那么踏實。檢察幹部走出機關,下鄉下廠,實行“四同”,依靠民眾辦案、調查敵情的,比過去增多了。各級檢察機關的領導作風也有了轉變。不少檢察長都親自到民眾中去調查處理案件。據二十四個省、市、自治區檢察院統計,今年上半年,先後派出八十三個工作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指導工作。
報告在談到檢察工作今後任務的時候指出:第一,必須教育檢察幹部認清當前階級鬥爭形勢,緊緊跟上形勢。第二,必須使檢察工作適應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需要,積極為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服務。第三,必須認真整頓檢察隊伍,切實改進思想作風。
報告最後說,我們必須堅持政治掛帥,加強經常的政治思想工作,組織幹部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領導幹部下去蹲點的制度,堅持幹部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制度,學習解放軍、大慶、大寨的徹底革命的精神,使檢察隊伍真正成為一支革命化、民眾化、有戰鬥力的隊伍,更好地完成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人民日報》19650101第3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