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組:說明文寫作課之條理清楚地說明事物

返回:溫州二中協作寫作實驗任務總要

小組成員:

戴敏茹、林傑、吳相達、魯凱服、李陳

任務:

1、下面有一組句子,請按適當的順序將這一組句子分別連綴成一個文章片段。

2、給這個片段加一個小標題。

3、根據說明文“總分總”的結構,給文章開頭和結尾。

內容:

標題:

針的歷史

大家知道針的歷史嗎?大概無人會去探究這小東西的歷史吧!不過,從耳熟能詳的“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和“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可知,針是古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

我國很早就有了針,在山頂洞人遺址的文物中,就有一枚骨針,針體光滑,長82毫米,直徑3.3毫米,針身略彎,尖端鋒利。 菲律賓還發現了公元前兩千多年前的青銅針古物。而我國在公元2至4世紀,就有了鑄鐵技術,那時也可能有金屬針了。晉代馮翊的《桂苑叢談》中談到過金針(即繡花針),看來,至少晉代已經有了針。以後,《繡花筆記》中寫道:“宋繡所用針為朱湯所制,大三分以製衣,小三分以作繡。”可見宋時的針已按不同用途製成了不同的規格,那時針更普遍了。 直到18世紀末葉以前,人們還在一直用針手工縫製衣服。隨著生產的發展,終於在1790年,英國人遜德製造了第一台鏈式線跡縫紉機。不過,縫紉機仍離不開針。

小小的針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如此這般大用處,想必是我們史料未及的,但我相信,在將來,人們的生活還是離不開針的,針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