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篆

符篆

符篆通常表現為符號、圖形,指記錄於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由天神形象與符文結為一體的符篆,符篆術的思想基礎是鬼神信仰,稱其有召神劾鬼、鎮魔降妖之功效者,道教符篆使用十分廣泛。符篆術的思想基礎是鬼神信仰,稱其有召神劾鬼、鎮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爾稱有“小驗”者,也並非其驅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別有原因。即要求書符者平時有內煉工夫,書符時發放精氣於筆端,使符篆上附著氣功家的精氣。有用於為人治病者:或丹書符篆於紙,燒化後溶於水中,讓病人飲下;或將符篆緘封,令病人佩帶。

符圖

由天神形象與符文結為一體的符篆。這類符篆也很多,在古墓葬發掘中,亦曾發現過這類符篆。

道教十分重視符篆的書寫方法,認為:“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主要強調兩點:一是心誠。符者,陰陽符合也,唯天下至誠者能用之,誠苟不至,自然不靈矣。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精精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紙號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對。”二是運氣書符。即要求書符者平時有內煉工夫,書符時發放精氣於筆端,使符篆上附著氣功家的精氣。《雲笈七籤》卷七《符字》說:“以道之精氣,布之簡墨,會物之精氣。”宋元以後諸符篆派更加重視這原則,認為:“符朱墨耳,豈能自靈;其所以靈者,我之真氣也。直認符篆只是形式,起作用的是附著其上的精氣。

道教符篆使用十分廣泛。有用於為人治病者:或丹書符篆於紙,燒化後溶於水中,讓病人飲下;或將符篆緘封,令病人佩帶。有用於驅鬼鎮邪者:或佩帶身上,或貼於寢門上。有用於救災止害者:或將符篆投河堤潰決處以止水患,或書符召將以解除旱災等。至於道士作齋醮法事,更離不開符篆,或書符於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將請神,令其殺鬼;或用符關照冥府,鍊度亡魂。整個壇場內外,張貼、懸掛各式符篆。

符篆術的思想基礎是鬼神信仰,稱其有召神劾鬼、鎮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爾稱有“小驗”者,也並非其驅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別有原因。據推測,某些病本輕微的患者,因相信符篆,飲符水後,造成一種鬼已驅去、病已脫身的心理態勢。這類似於醫學上的心理療法,起作用的不是符篆本身,而是符篆所引發的積極心理狀態,促使人體調動防禦機制克服了疾病。另一種可能是氣功的作用。

符篆符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