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長蠹蟲

竹長蠹蟲

竹長蠹蟲,鞘翅目、長蠹科。國內浙江、江蘇、四川、廣西、台灣等地有發生,是毛竹、淡竹、剛竹等新採伐竹材的重要鑽蛀性害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竹長蠹蟲竹長蠹

名稱:竹長蠹蟲
學名:DinoderusminutusFabricius
類屬:鞘翅目長蠹科

分布與危害

國內浙江、江蘇、四川、廣西、台灣等地有發生,是毛竹、淡竹、剛竹等新採伐竹材的重要鑽蛀性害蟲。
成、幼蟲蛀食已採伐的竹材,在竹材內部蛀成許多坑道,從蛀口排出大量蛀粉。竹建築物被害常引起倒塌,竹器被蛀,影響使用。

形態特徵

成蟲赤褐色或黑色,圓筒形,長約3mm,前胸背板隆起將頭自蓋覆,觸角10節,末端3節膨大,鞘翅上有深的刻點。幼蟲白色,田部略彎曲,胸部粗大,胸足3對,無腹足,老熟幼蟲體長約4mm。蛹為離蛹,白色。

發生規律

1年發生3代。成蟲羽化盛期在2、6、10月,以幼蟲在被害們材的蛀道中越冬。但有一部分以成蟲或蛹越冬。越冬的成蟲於4月份咬一羽化孔飛出,喜蛀人新採伐的竹材內產卵,每1雌蟲可產用20粒左右,卵經數天孵化為幼蟲,沿竹材纖維上下齧食,排出粉末的排泄物,幼蟲老熟後在蛀道的末端作繭化蛹,成蟲羽化後咬一新羽化孔飛出,被害竹內部充滿蛀粉,外表則密布蟲孔。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冬季砍竹,避開該蟲發生期,可減少受害;新採伐竹材及時運出林外,可使用水浸泡一段時間後再利用,已受害不堪使用的竹材、竹器及早燒毀;小型竹製品,可加水煮沸,或用煤油注人蟲道,殺死其中蠹蟲。

藥劑防治

水槽內放5%五氯酚鈉溶液,將竹材漫人液中,殺死蠹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