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巴東船舫上巴西

《竹枝詞》原為巴、渝間民歌,唐詩人顧況、劉禹錫、白居易等均有擬作,以七言絕句的形式,歌詠地方風物習俗及男女戀情。此詩為白居易於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所作,敘寫聽唱《竹枝》歌及其感受。原詩四首,這是第三首,集中重墨描繪詩人於江樓上所見的“竹枝”歌鄉之雨景。

作品信息

【名稱】《竹枝詞·巴東船舫上巴西》
白居易像白居易像

【年代】中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竹枝詞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
水蓼冷花紅簇簇,江籬濕葉碧淒淒。

作品鑑賞

竹枝詞,民歌竹枝詞,民歌
《竹枝詞》原為巴、渝間民歌,唐詩人顧況、劉禹錫、白居易等均有擬作,以七言絕句的形式,歌詠地方風物習俗男女戀情。此詩為白居易於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所作,敘寫聽唱《竹枝》歌及其感受。原詩四首,這是第三首,集中重墨描繪詩人於江樓上所見的“竹枝”歌鄉之雨景。“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前兩句描繪舟行風雨中。巴東、巴西,均為郡名,前者在今四川奉節一帶,後者在今四川閬中一帶。雨腳,雨絲、雨點。“水蓼冷花紅簇簇,江籬濕葉碧淒淒”,三、四兩句由第二句生出,繪水邊景致。水蓼,蓼科植物,生水邊,夏秋間開白色帶紅五瓣小花。江籬,香草名,亦生於水邊。“冷花”、“濕葉”,雨氣逼人;“紅簇簇”、“碧淒淒”,描繪歌鄉雨景,鄉土色彩濃郁而體物入微。“簇簇”的紅花,竟然以“冷”意寫出,確是別開生面,別有心境。也賦予水蓼另一種情味。這是一種詩性的生髮,一種文人的落寞。[1]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唐代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祖籍山西太原。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他的詩文流傳極為廣泛,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對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白居易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與李白、杜甫一起被後人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現存詩有2800多首,為唐代存詩數量最多的詩人。有《白氏長慶集》。
竹枝詞竹枝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