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資本主義

竹林資本主義

近年來中國在經濟領域的超級巨星地位被各國研究,有觀點認為,中國的增長力多來源於自下而上的努力而非自上而下。正如德國經濟的支柱是其強大的中小企業,中國經濟的主力則是大量、活躍的民營企業——這就是正迅猛發展的“竹林”資本主義。

簡介

竹林資本主義竹林資本主義

近年來中國在經濟領域的超級巨星地位已成共識,通過長期保持兩位數的年增長率,中國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在眾多領域均屬最富活力的國家。相形之下,其成功的秘訣就沒那么顯而易見。這秘訣常被含糊地稱為“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特指政府用強有力、看得見的雙手來促成這一奇蹟。這無疑是中國政府喜聞樂見的一種說法。毫無疑問,中國政府的參與範圍廣泛、意義重大。通過建設公路、電廠、橋樑和不分情況推進國外智慧財產權的轉讓來消除自然和技術上的阻礙。然而中國的增長力多來源於自下而上的努力而非自上而下。正如德國經濟的支柱是其強大的中小企業,中國經濟的主力則是大量、活躍的民營企業——這就是正迅猛發展的“竹林”資本主義。

中小企業特點

第一,民營企業的規模大。30年前,中國的企業或多或少都由國家支配;30年後,據初步統計,非國家主控的公司產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黨委書記鄭宇民在2010年召開的會議中表示中國430萬家公司中,有九成以上是私營企業。這些企業主要聚集在包括浙江在內的幾個地區,在過去並沒有引起中央政府的注意,而如今已拓廣並遍布全國。
第二,民營企業的效益高。香港大學的劉俏香港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和AlanSiu(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博士)統計顯示:中國非上市私營企業的平均股本回報率比完全或部分國有企業差強人意的4%高出了足足10個百分點。2000年到2009年,私營企業的註冊數量每年平均增長30%。在新建的公路和鐵路旁雨後春筍一般湧現的工廠夜以繼日的加工銷往世界各地的各式商品。工廠背後的人們也在不斷調整產品和技術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通常為本土競爭)和波動的市場需求。省內政治生涯與經濟成長掛鈎的官員放任工廠脫離國家直接監管、逃避相關法律約束(這些法律涉及土地所有權、勞資關係、稅收和執照)。“竹林”資本主義在放任自由的泡沫里存活。
第三點:民營企業還非常脆弱。一直以來,中國對民營企業的監管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的確是一個靈活變通的模式,但是缺少完善的法制,公司就會成為政府偏好的犧牲品,隨時可能被政府取締,自身也難以發展成熟並經久穩固。

面臨改革

“竹林”資本主義亟需改變,但這也意味著改變中國。私營企業間的競爭已抬高了工資和福利(其效果比任何新頒布的法律都明顯得多),也擴充了滿足中國(和中國企業)發展需要的消費群體。過去獨門單幹、小本經營的工廠在看到流水線帶來的效益後,紛紛在原有基礎上建立新的公司。由此看出,民營企業不僅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由單一的出口導向轉而擴大內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