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非移位

童非移位

童非移位是鞍馬項目中屬高難度動作,屬於體操運動名詞。

首頁 漢語字典 詞語字典 成語字典 詩詞 中草藥 中藥名方 民間偏方 民間驗方 酒方 粥譜 五筆編碼
動物 植物 微生物 自然天文 金融 數理化 電腦網路 健康 飲食 交通 體育 漢字轉拼音

李小雙
李小雙1973年生於湖北仙桃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1983年進省隊,1989年進入國家隊,1983年—1989年間,因身體條件並不出眾,他還曾三進兩出國家隊。1990年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上,李小雙一舉奪得團體和自由體操金牌,從此聲名鵲起。1992年在巴塞隆納第二十五屆奧運會上,他獲得自由操比賽冠軍,成為中國體操男隊的領軍人物;1994年和1995年兩屆世錦賽,他是團體冠軍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並奪得1995年世錦賽個人全能冠軍,成為第一位奪得體操世錦賽個人全能金牌的中國選手;1996年他在亞特蘭大第二十六奧運會上再次奪取個人全能金牌。1997年,李小雙由於踝傷提前離開了賽場,但他的拼搏精神依然鼓舞著中國體操隊的隊員們。他的座右銘是:信心就是勝利。退役後與哥哥大雙合開公司,並與香港“幻影全音”唱片公司簽約,錄製自己第一張唱片。2000年1月開辦李小雙體育用品公司。2002年1月在湖北仙桃創辦李小雙體操學校。

身高:1.61米,血型:o型。

主要成績:

1988年,全國青少年體操比賽個人全能第4名;

1988年,全國青運會體操比賽個人全能冠軍;

1990年,第11屆亞運會體操比賽團體、自由操冠軍;

1991年,印第安納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個人全能第4名;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男子自由體操冠軍,男子吊環第3名、個人全能第5名,男子團體亞軍;

1993年5月,首屆東亞運動會男子自由體操、雙槓冠軍;男子體操團體冠軍;

1993年9月,第7屆全國運動會男子個人全能亞軍,自由體操冠軍,吊環、跳馬、雙槓3項季軍;男子團體冠軍;

1993年11月20日,日本名古屋國際體操賽男子全能冠軍;

1994年4月,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世界體操單項錦標賽男子跳馬亞軍

1994年10月,第12屆亞運會男子團體冠軍、男子個人全能冠軍、男子自由體操冠軍,吊環第2名,跳馬第3名,雙槓第3名。

1994年11月,德國多特蒙德世界體操團體錦標賽男子團體冠軍;

1995年5月,全國體操錦標賽男子團體冠軍,鞍馬、吊環、個人全能冠軍;

1995年5月27日,中國杯國際體操賽男子個人全能冠軍,自由體操、跳馬、吊環冠軍;

1995年5月,中國“默龍騰飛”杯國際體操賽男子全能冠軍,男子跳馬冠軍和雙槓亞軍;

1995年10月,日本鯖江第31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團體冠軍、男子個人全能冠軍,自由體操亞軍。

1996年7月22日,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男子體操團體亞軍,男子個人全能冠軍,男子自由體操亞軍,男子跳馬第4名。

所獲榮譽:

1992年亞洲最佳運動員稱號。

1992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稱號。

1993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稱號。

1994年度全國體操雙星稱號。

1994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稱號。

199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5年“世界十佳”運動員稱號。

1995年“康威杯”全國十佳運動員。

“上海有線電視杯”1995年度亞洲十佳運動員。

1996年4月,被評為“恆康體育明星”,成為第二名獲此稱號的中國運動員。

1996年8月,被國家體委授予體育運動榮譽獎章和體育運動一級獎章

“金利來杯”1996中國奧運十佳運動員。

1996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稱號。

1998年九屆政協一次會議體育組委員。

1999年8月,當選為中國體育報社、中央電視台和山東濰坊亞星集團聯合主辦的評選“新中國體育五十星”。
←←←上一條 下一條→→→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輸入您的搜尋字詞 提交搜尋表單
Web zd9999.com

本站信息均由網際網路蒐集而來,本站不對信息的正確性負責,僅供大家參考研討,有不妥之處還請來信指出,謝謝!
Copyright©2006-2008 zd99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 網站統計

童非移位體操術語,鞍馬動作。馬端正撐全鏇隔兩環挺身轉體180度成另一馬端正撐。為我國體操運動員童非所獨創。

基本信息

童非移位童非移位
該動作在鞍馬項目中屬高難度動作。是中國運動員童非在1979年第2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使用,並被國際體聯以其名字命名的動作。由雙手撐馬端的馬端全鏇開始,出腿後,身體重心向右移,以右臂為軸,左手推離馬端俯撐挺身轉體180°,右手越兩環,撐另一馬端,經雙手撐兩個馬端(隔兩環)的俯撐,身體繼續挺身轉體,左手用力推離馬端,完成第2個挺身轉體180°,整個身體移至側馬端俯撐(雙手撐馬端)。該動作在兩次支撐中完成了挺身轉體360°和大移位動作。對兩臂的力量和身體重心的移動要求較高,這是中國運動員童非獨創的高難度動作。
童非,中國男子體操運動員。1961年3月25日生,江西峽江人。1984年在第二十三屆奧運會體操比賽中,獲單槓銀牌和全能、雙槓、鞍馬、吊環第四名,並是獲得男子團體亞軍的中國隊的成員。同年,國際體操聯合會公布的體操難新動作中,有以童非命名的一個動作:“鞍馬童非移位。”
1979年在第二十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獲單槓第五名,1981年在第二十一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獲個人全能和吊環第四名,並是獲得男子團體第三名的中國隊的成員。1982年在第六屆世界盃體操比賽中獲單槓冠軍、全能亞軍和自由體操、吊環、跳馬第三名,同年在第九屆亞洲運動會體操比賽中獲自由體操冠軍、雙槓亞軍和單槓第三名,並是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中國隊的成員。1983年在第二十二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獲自由體操冠軍、雙槓第三名、單槓第四名,並是中國隊首次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成員。1985年在第二十三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獲自由體操和單槓冠軍,並是獲得男子團體亞軍的中國隊的成員。1979年獲運動健將稱號。三次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83年和1985年被選為全國十名最佳運動員之一。1985年獲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1986年任江西省體委副主任。

以中國運動員名字命名的體操動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