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袞

章袞(?-1538)字汝明,號介庵。江西臨川人。明中期詩文家、學者、思想家,是自宋以來第一個全面肯定王安石變法的人。著有《章介庵集》11卷、《童子瑣言》,收入《四庫全書》。事見《(同治)臨川縣誌》、《江西通志》、《四庫全書》、(明)陳九川《章公墓志銘》。

章袞

章袞(?-1538)字汝明,號介庵。江西臨川人。明中期詩文家、學者、思想家,是自宋以來第一個全面肯定王安石變法的人。幼孤苦,好讀書,以詩聞名鄉平。嘉靖元年(1522)以詩魁鄉薦,次年登進士,授御史,督學南畿。後以劾左道亂政和譏刺當時宰相,貶為建寧推官。歷任松江同知、陝西按察副使。後辭官歸里,從事著述。為人孤傲,性謹嚴,不畏權貴。政治上比較開明,肯定宋代王安石的變法,曾用萬言為《王臨川集》作序。《序王臨川集》幾萬言,極論新法之善,謂:元祐若能守而不變,孰非繼述之善。又論:公以瞑眩之藥,攻治之於先;司馬公又以瞑眩之藥,潰亂之於後,遂使國論屢搖,民心再擾云云。毅然翻久定之案,可謂桑梓情深矣。章袞篤學不休,學識淵博。講求經世實學,反對言之無物,華而不實的詞章。曾規勸學生何良俊說:“聽說你喜歡讀《文選》和《藝文類聚》,我感到非常失望,這樣的書,即使背得滾瓜爛熱,對自己、對國家又有什麼用呢?”由於他“講求經濟實學,痛黔詞章之習”,創作上“文疏爽而頗乏體要”,但有些詩用典自然,意境獨特。著有《章介庵集》11卷、《童子瑣言》,收入《四庫全書》。事見《(同治)臨川縣誌》、《江西通志》、《四庫全書》、(明)陳九川《章公墓志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