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安鎮

章安鎮

這時,台州灣駛來兩隻帆船,船上正是高宗他們,不過都是一身便服。 ”高宗剛一說完,鄺澗跪下,卻一語不發。 ”“哎”,高宗一臉笑意,“愛卿站起來,但說無妨。

章安街道

台州市椒江區章安街道地處台州市椒江北岸,東與前所街道相鄰,西、北與臨海市接壤。於2001年11月由原章安鎮和黃礁鄉合併而成。全街道下轄40個行政村,地域面積62.9平方公里,人口7.8萬。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椒江大橋橫跨南北,省道“83”線穿境而過,75省道複線即將動工興建,規劃中的台縉高速公路東延段的入口處,是椒江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豐富的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以古郡文化為代表的特色旅遊資源,充分顯示了其巨大的發展潛力。
街道黨委、辦事處始終堅持以工業促進城市化,並以城市來帶動工業化,促進農民富裕和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在幾年來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街道在發展上別具優勢與特色。200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7.74億元,財政總收入4153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431元,呈現出全盤皆活的開發面貌。以椒北引水、章安中學遷建、章安中心幼稚園、110變電所等重點工程為龍頭的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加快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新型農業取得長足發展,萬畝優質糧基地,千畝的無公害蔬菜基地早已聞名遐邇;工業化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以上企業不斷聚集,基本形成了以繡衣、工藝品為代表的輕工產業塊,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目前,街道的椒北工業功能區塊,農業綜合開發,椒北新區建設和以旅遊業為中心的第三產業發展項目正在全面推進。日益成為明日椒江發展新的熱土,不久的將來,一個嶄新、繁榮、富強、文明的章安必將矗立在椒北大地。

章安鎮章安鎮

歷史

正是新年,南方的天氣很冷,西北風呼嘯,掠過哆嗦的台州大地,撲向無垠的大海,和海風相撞,崛起沖天巨浪。傍晚時分,章安鎮早已靜了下來。這時,台州灣駛來兩隻帆船,船上正是高宗他們,不過都是一身便服。為隱藏身份,呂頤浩把兩艘樓船換成了兩隻帆船。台州灣風浪極大,把船顛來顛去。高宗他們早已暈頭轉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船搖到章安鎮南側五百米左右的金山腳下。待船靠岸,眾人把高宗扶下船,一起費力地爬上金山。呂頤浩命侍衛在外面警戒,自己和參知政事范覺民、吳芍芬一起陪高宗進了山上那座小小的祥符古寺。聽到動靜,早有和尚前來察看。見門口走來幾個打扮奇特的陌生人,他們急忙告訴主持。

待高宗四人進去,寺內大廳已亮起了油燈,主持已在迎候。“顛沛至此,驚擾了佛門聖地。”高宗雙手合掌,微微彎腰,向主持表示歉意。主持見高宗他們雖身著便服,但儀表不凡,知來客非一般客人,忙施佛禮,說:“貴客光臨敝寺,是我佛門榮耀。”呂頤浩上前和主持交流了幾句,說要在寺內暫住幾日,請保守秘密,切勿聲張。主持急忙吩咐僧人去準備幾間僧房,並備好床,讓高宗他們歇息。

高宗住在祥符古寺,深知寺外的事情只能聽天由命了,有什麼好事呂頤浩他們會告訴他,有危險他們自會安排。於是,高宗每天品品茶,和主持論論佛道,來了興趣,到山頂東望一下大海,日子倒也過得自在。這日晚上,高宗坐在昏燈之下,聽寺外海浪撞擊岩石的聲音,不禁思緒萬千,要吳芍芬備好紙墨,揮筆寫下一首詩:久坐方知春晝長,靜中心地自清涼,人人圓覺何曾覺,但見塵勞日日忙。

章安鎮章安鎮

等高宗寫完,吳芍芬細讀了一遍,沒有作聲,她知高宗心事。“想靜不能靜,欲清怎能清?”高宗似自言自語,又似對吳芍芬講。“皇上,到外面走走吧。”高宗點點頭,隨吳芍芬來到寺外。他倆走到山的東面,面對大海站著,任憑海風吹拂。沉默了一會,吳芍芬說:“皇上,您看那山下岩石,面對巨浪,毫不畏懼,把巨浪擊得粉碎。”高宗嘆了口氣,沒有作聲。“皇上,您已非往日的少年天子了,眼下的局面更需要您有無謂的勇氣,挑起這副重擔。雖然我們一直被金兵追殺,可同時牽制了金兵主力,給韓世忠、岳飛他們準備了機會,前方不是傳來訊息,他們正在組織反擊,形勢不久就會改變。”“但願如此。”高宗沉吟著,臉色開始緩和。這時,呂頤浩上來,說:“皇上,剛剛接到戰報,明州已經失守,我們得馬上乘船南下。”這樣的事情經歷太多,大臣們不再慌亂。明州失守,表明路上的最後一道屏障也丟了,以後的日子怎樣,不得而知。吳芍芬叮囑大家帶好食物和淡水,其他東西一概不許拿上船。高宗站在船上,回頭看了一眼呆了十餘天的金山,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揮手起程,向煙波渺間飛逝。

金兵兵分三路南侵,東路金兵在兀朮的領導下,於11月底攻占臨安,高宗被迫南撤。訊息傳到廣州,張所不相信這是真的,長江上游有吳階兄弟把守,中游有韓世忠元帥把守,下游有張浚元帥把守,幾十萬宋兵怎么如此不堪一擊?建炎五年一月,張所接到提領海舟張公裕的求援信,說要組建船隊,前去勤王,請他火速徵調海船,迅速北上協助。一看這內容,張所心裡就冒火,三年來,自己勒緊腰帶,費盡心機,已幫前線送去了近千艘艘海船,糧食、布匹無數,整個廣州的收入有三分之二用在抗戰上。前一個月剛剛送去糧食、布匹,現在又要徵調船隻,哪裡還有?

正愁眉苦臉中,鄺澗提出建議,說可向商人購買一些商船,或許可解燃眉之急。張所聽了,覺得也是個辦法,便從府庫中取出全部家當,還向一些富商借了一些銀兩,購得六艘大商船,和馮青、鄺澗一起,馬上率二千餘水兵北上勤王。

張公裕雖為海舟提領,其實手中早沒了海船,那些海船都送到長江流域去防禦金兵去了。他聽到高宗他們非常危險,也只能幹著急。待張所船隊趕到的時候,張公裕已得知明州失陷,高宗暫在台州章安鎮避難。張公裕料定金兵會窮追不捨,皇上危在旦夕,於是和張所他們一道,合上自己的四艘樓船,率領這十艘海船,三千餘水軍,向台州進發。

剛進台州海域,便隱約看見兩艘帆船過來。張公裕命海船加速前進,見帆船後面有許多船隻在追,肯定是高宗他們。馮青急忙喊到:“陛下勿慌,我們來了。”那高宗已到窮途末路,正惶恐不安時,猛地見到有宋船救援,真如灌了蜜似的,甜到了心頭,急命向宋船靠攏。張公裕待帆船過去,令船隊分成二排,前面四艘,自己率領,後面四艘,馮青率領,兩隊相隔一段距離,全力向追來的船隊衝擊。

追來的船隊正是阿里蒲蘆渾他們。明州失陷當晚,雷聲陣陣,電光閃閃,隨後大雨傾盆,兀朮率領大軍,乘勝攻下定海縣。得知高宗已逃到了台州的章安鎮,兀朮急令阿里蒲蘆渾收集宋軍逃亡時來不及燒毀的船隻,組成約百艘的船隊,撲向章安鎮。他們迅速沿海岸南下狂追,趕到章安鎮,高宗早已不見蹤影。阿里蒲蘆渾料定高宗是南下逃命去了,應該還走不遠,便率領船隊繼續追捕高宗。隨同的降將杜充急忙勸道:“阿里將軍,我們已追了近三百里,再追下去,屬下擔心會遇上援軍。”“哈哈哈。”阿里蒲蘆渾一陣狂笑,“宋兵現在已成驚弓之鳥,還敢與我來作對?”杜充猶豫了一下,又勸道:“孤軍深入,對我軍不利。茫茫大海,恐有不測。請將軍三思。”阿里蒲蘆渾對南朝將領素來瞧不起,更何況是一降將,見杜充如此放肆,怒道:“大膽杜充,若再亂我軍心,休怪本將軍不客氣了。”杜充哪裡還敢多言,囁嚅地退下。阿里蒲蘆渾站到船頭,搭目遠看,遼闊的大海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忽地見數里外有一黑點,他馬上下令,船隊全速前進。風鼓帆,帆推船,人搖櫓,戰船乘風破浪向前行去。黑點慢慢地清晰起來,是一艘帆船,船上之人正是高宗他們。喜得阿里蒲蘆渾大喊:“抓住高宗,王爺有重賞”。金兵見只有兩隻帆船,覺得捉拿高宗太容易了,於是人人爭先,個個奮勇,朝帆船包抄過去。正在金兵欣喜時,一隊大船衝過來,欲攪他們好事。阿里蒲蘆渾見只有幾艘大船,便欺船少,令金兵全力迎戰。快靠近宋船時,金兵萬箭齊發。宋兵早有防備,樹起高過人頭的大盾牌,金兵的箭紛紛跌落海中。等金兵射完一輪,宋船上的弓箭手,居高臨下,一頓猛射,金兵紛紛中箭,墜入海中。金兵慌忙後退,可哪裡還來得及。宋船仗著體積大,又是上風,駛著船猛撞過去。金兵的船小力弱,躲閃不及的,落得個船仰人翻。畢竟宋兵船少,金兵船多,沒過多久,金兵便穩住了陣腳,又團團圍住了宋兵船隊,形勢非常危險。鄺澗見金兵船上有一人正張牙舞爪,大聲喊叫,知此人肯定是金兵主將,便大喝一聲“擒賊先擒王”,率船朝該艘金船衝去。阿里蒲蘆渾見有一宋樓船向他衝來,慌忙大喊:“快給我攔住,快給我攔住。”可哪裡還攔得住,待金兵回過神來,鄺澗的樓船已靠近金船。“阿里將軍,趕快撤兵。”杜充在一旁大喊。“你這膽小鬼,敢攪我軍心。”阿里蒲蘆渾對杜充這樣的降將本就看不起,見他多次講喪氣話,一時火起,一刀揮出,齊刷刷地,從脖子處,剁掉了杜充人頭。頓時鮮血四濺,糊住了阿里蒲蘆渾的眼睛。阿里蒲蘆渾用袖子一抹眼睛,揮起狼牙棒,喊道:“與宋兵決一死戰。”聽到命令,金兵欲借靠近之機,爬上宋樓船,與宋兵廝殺。鄺澗急令宋兵啟動拍竿,拍向金兵。沖在前面的金兵,被擊中的重者當即喪命,輕者受傷。見宋兵拍竿如此厲害,金兵紛紛後退。阿里蒲蘆渾一連砍了幾個,依然無法穩住陣腳,只得下令撤退,逃回明州。見擊退了金兵,張公裕傳令回撤,保護高宗。

此次海上漂泊,高宋雖覺狼狽,可台州海戰,張公裕、馮青、鄺澗三人,率十艘大船,二千餘人,擊敗金兵近百艘船,一萬餘人。雖說只是個小勝利,卻令他精神大振。高宗心想,大宋要想取得主動權,必須興造海船,建立強大的海上艦隊。趁著高興,高宋在帆船上現場辦公,召來張公裕三人,褒獎一番後,叮囑他們三人說:“張公裕,你繼續但任朕的提領海舟,朕要你訓練出最強的海上軍隊;張所、鄺澗、馮青你們三個依舊回廣州,給朕大造海船。”高宗剛一說完,鄺澗跪下,卻一語不發。高宗問道:“鄺愛卿,你有什麼事?”鄺澗道:“臣講出來怕皇上生氣。”“哎”,高宗一臉笑意,“愛卿站起來,但說無妨。”鄺澗站起身來,道:“大興海外貿易,應該是我大宋興國之根本。可廣州等港口的形式並不讓人樂觀,市舶收入微乎其微,入不敷出。臣認為根本原因是市舶制度不全,即使有也是形成虛設。臣斗膽懇請皇上,重新頒布市舶條例,降低市舶抽解稅,規範市舶行為。”高宗贊道:“愛卿所講,令朕茅塞頓開。為能辦妥這件大事,張所,你到河北去,擔任安撫使。鄺澗,你擔任廣州知府,兼任市舶使,由你全權負責市舶條例的制定。制定好之後,給朕看看便可。”鄺澗沒想到皇上會這樣器重自己,跪下發誓道:“決不辜皇上的信任。”高宗此時精神大振,站到船頭,朗聲道:“望各位臣工盡心盡力,明年給朕打一次大勝仗,讓我大宋不再受金賊的鐵騎蹂躪。”周圍將士齊聲高呼:“誓殺金賊,精忠報國。”聽到眾將士的高呼,高宗心中頓生豪氣,覺得眼前展現了一幅大宋中興的盛世圖畫。

章安鎮章安鎮

傳說

章安鎮南面靠近椒江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形狀奇特,遠遠望去,很像是一隻頭朝東方的大鰲龜,這就是金鰲山
相傳很久以前,這一帶還處在海中。有一天夜裡,有個柯(方言:捉)魚人趕夜潮回來,把船靠到岸邊時,忽然聽到附近海中有一個異樣的聲音傳來,他就循聲望去,只見不遠處的海水金光閃亮,好像有一個碩大的動物正在波濤間升浮喘息著。柯魚人嫌看不精細,就把船撐過去細看,原來卻是一隻很大很大的鰲龜,正在叼食魚蝦呢,那金光就是從它的身上放射出來的。
柯魚人從沒有看到過這么大的鰲龜,不覺看呆了。說也奇怪,那鰲龜是神物,自從在人面前泄漏天機後,天上仙人怕它以後再驚動人類,便將它點定在這裡,化做了一座山。後來,人們就把這座山叫做金鰲山。
此山風景秀麗,章安鎮人民政府對這一名勝古蹟非常重視,於八十年代初公布為風景保護區;椒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於1992年公布“金鰲山宋高宗行在遺址”為文物保護點。現在,金鰲山已成為椒北的遊覽勝地。

章安鎮章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