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學誠的生平及其思想

章學誠的生平及其思想

本書作為一部傳記體的思想史寫作,向我們呈示出個體的生存際遇與章學誠思想的具體展開之間的內在關聯。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個體的偶然遭際如何將章學誠帶到一個又一個似乎與其本來志向無關的問題和工作面前,而他又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沉迷在對這些偶然的題材的思考當中,並最終從這些零碎的思考中通達出來,回歸併豐富他的思想主題。歷史書寫的方式與歷史書寫的品質,以及書籍分類系統與文章的品質之間的關係,作為兩條彼此關聯的思想主線,貫穿章學誠思考的始終。

基本信息

本書目錄

譯者的話

導論
第一章 背景與教育
第二章 中舉
第三章 關於典籍的著述
第四章 書院教師
第五章 文與質
第六章 史與道
第七章 史家職業
第八章 歷史撰述的形上學
第九章 最後的論戰
第十章 遲來的讚譽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簡介

倪德衛(David S.Nivison) 生於1923年.先後獲哈佛大學學士(1946年)、博士(1953年)。1948-1988年,在
史丹福大學教授哲學和古漢語。退休前,任Walter Y.Evans-Wentz東方哲學、宗教與倫理學講座教授,並同時任哲學系、宗教系、亞洲語文系三系教授。曾擔任美國東方學會西部分會主席、美國哲學學會太平洋分會主席。利用甲骨文、金文、古代天文學以及《今本竹書紀年》等材料,多年探研夏商周三代的紀年問題,取得國際矚目的成果。代表作除本書外,還有《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