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雨院中有作

基本信息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原文

聞道君牙帳,防秋近赤霄。
下臨千仞雪,卻背五繩橋。
海內久戎服,京師今晏朝。
犬羊曾爛漫,宮闕尚蕭條。
猛將宜嘗膽,龍泉必在腰。
黃圖遭污辱,月窟可焚燒。
會取干戈利,無令斥候驕。
居然雙捕虜,自是一嫖姚。
落日思輕騎,高天憶射鵰。
雲台畫形像,皆為掃氛妖。

創作背景

【黃鶴注】當是廣德二年秋作。

注釋

聞道君牙帳①,防秋近赤霄。
下臨千仞雪②,卻背五繩橋③。
①君牙帳,謂董君之牙帳。吳注引邢君牙,謬矣。王洙曰:兵家書:牙旗,將軍之旗,立於元帥帳前,故謂之牙旗。曹植詩:“高牙乃建。”《南部新書》:近代通謂府庭為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詩》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馬,掌武備,象獸以爪牙為衛,故軍前大旗謂之牙旗。出師而有建牙禡牙之事。軍中聽號令,必至牙旗之下,與府朝無異。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門為牙門,字訛變轉為衙。《東京賦》註:竿上以象牙飾之,後人遂以牙為衙。鶴曰:《唐志》:佛堂一百八十里,至勃令驛鴻臚館,至贊普牙帳。
②高適謂三城邈在窮山之顛,其高可知。雪山,注見前。謝靈運詩:“連峰競千仞。”
③《元和郡縣誌》:繩橋,在茂州西北,架大江上。今按:繩橋以篾索五條,布板其上,架空而度。山在橋外,故卻轉與橋相背。
海內久戎服①,京師今晏朝②。
犬羊曾爛漫③,宮闕尚蕭條④。
猛將宜嘗膽⑤,龍泉必在腰⑥。
黃圖遭污辱⑦,月窟可焚燒⑧。
會取干戈利,無令斥候驕⑨。
居然雙捕虜⑩,自是一嫖姚(11)。
①《家語》:子路戎服見孔子。
②《漢明帝論》:“日晏坐朝,幽在必達。”
③應劭曰:“犬羊為群。”
④班婕妤賦:“登薄軀於宮闕兮。”孫子荊書:“蕭條非復漢有。”
⑤李陵書:“猛將如雲。”《吳越春秋》:采葛婦歌:“嘗膽不苦甘如飴。”
⑥《越絕書》:取鐵英作鐵劍三枚,一曰龍淵。風鬍子曰:“欲知龍淵,觀其狀如登高山、臨深淵。”詩避唐諱,改稱龍泉。
⑦《哀江南賦》:“擁狼望於黃圖。”駱賓王詩:“紫塞流沙北,黃圖灞水東。”《唐·藝文志》有《三輔黃圖》一卷。【張溍注】黃圖,猶今之黃冊。後漢魯恭疏:污辱善人。
⑧《長楊賦》:“西壓月窟。”
⑨《西域傳》:斥候百人,五分之,擊刁斗自衛。
⑩張翰詩:“能否居然別。”《後漢·馬武傳》:建武四年,武與虎牙將軍蓋延等討劉永,拜捕虜將軍。
(11)嫖姚,注別見。
落日思輕騎,高天憶射鵰①。
雲台畫形像,皆為掃氛妖。
(末結寄懷之意,重為激勵也。落日、高天,秋時景。輕騎、射鵰,軍中事。雲台諸將,以掃寇著名,董卿當自勉矣。此章,首尾各四句,中間十二句。)
①《北齊書》:斛律光嘗射一大鳥,正中其頭,形如車輪,鏇轉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嘆曰:“此射鵰手。”時號為落雕都督。

賞析

聞道君牙帳①,防秋近赤霄。
下臨千仞雪②,卻背五繩橋③。
(首記董卿防秋之地。近赤霄,言其高。千仞雪,言其寒。五繩橋,言其險。)
海內久戎服①,京師今晏朝②。
犬羊曾爛漫③,宮闕尚蕭條④。
猛將宜嘗膽⑤,龍泉必在腰⑥。
黃圖遭污辱⑦,月窟可焚燒⑧。
會取干戈利,無令斥候驕⑨。
居然雙捕虜⑩,自是一嫖姚(11)。
(中敘吐蕃之亂,勉其敵愾也。亂後事冗,故日晏退朝。嘗膽腰劍,欲報污辱。月窟在西,吐蕃巢穴也。兵利寇退,則斥候不驕。捕虜、嫖姚,以古名將望之。)
落日思輕騎,高天憶射鵰①。
雲台畫形像,皆為掃氛妖。
(末結寄懷之意,重為激勵也。落日、高天,秋時景。輕騎、射鵰,軍中事。雲台諸將,以掃寇著名,董卿當自勉矣。此章,首尾各四句,中間十二句。)

作者簡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期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