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慧

竇文慧

竇文慧,1987年出生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兩歲時患眼病,手術治療失敗,導致雙眼失明。父母為了讓她精神有所寄託而學習鋼琴,作為一名盲孩子她學習鋼琴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艱辛去讀譜、練琴等,她師從哈爾濱師範大學和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琴藝高超卓越, 2005年獲第六屆全國殘疾人文藝表演金獎, 2007年獲全國青少年卡瓦依杯黑龍江省分賽第一名。儘管失去了視力,但是勇敢的文慧,身殘志堅,她曾橫渡過松花江來回,獲得全國殘疾人游泳比賽的第三名。2006年通過高考被哈爾濱師範大學的鋼琴專業錄取,成為新中國第一個通過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2010年6月,竇文慧在哈爾濱音樂廳舉辦她的首場個人鋼琴音樂會。2017年,被美國堪薩斯大學音樂專業錄取。

個人簡介

竇文慧
竇文慧,1987年出生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兩歲時患眼病,手術治療失敗,導致雙眼失明。父母為了讓她精神有所寄託而學習鋼琴,作為一名盲孩子她學習鋼琴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艱辛去讀譜、練琴等,她師從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琴藝高超卓越, 2005年獲第六屆全國殘疾人文藝表演金獎, 2007年獲全國青少年卡瓦依杯黑龍江省分賽第一名。儘管失去了視力,但是勇敢的文慧,身殘志堅,她曾橫渡過松花江來回,獲得全國殘疾人游泳比賽的第三名。2006年通過高考被哈爾濱師範大學的鋼琴專業錄取,成為新中國第一個通過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2010年6月,竇文慧在哈爾濱音樂廳舉辦她的首場個人鋼琴音樂會。2017年,被美國堪薩斯大學音樂專業錄取。

成長經歷

竇文慧,今年23歲,這個個文靜、美麗的女孩總是面帶微笑,不禁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她骨子裡的樂觀、向上。2歲那年的一次手術,讓年幼的文慧告別了光明。但是堅強的她在母親愛的沐浴中,克服了黑暗帶給他的無限痛苦和艱難,一步一步走向了她心中夢想的音樂王國,途中每一步經歷的艱辛都不是常人能夠想像的。
從三歲開始,母親呂萍便讓文慧做到生活自理。自己疊被、鋪被,自己洗小衣服、繫鞋帶、盛飯、吃飯。小文慧在黑暗中摸索著,慢慢熟悉自己要面臨的生活。鞋帶一邊短、一邊長,絆倒了;飯勺盛了飯,一半倒在碗裡,一半倒在外邊;筷子夾著飯菜,沒送到嘴中,卻掉到了地上……但是她做到了,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路艱難的生活著,但是對於學習,對於音樂,她一刻也沒有落下,家人的愛和音樂夢想給他的能量讓她的生命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不但照亮了自己的心靈和世界,還照亮了世人的眼球。
對於5歲的盲童來說,學琴之初的艱難不言而喻。由於看不到琴鍵和樂譜,竇文慧必須和母親一起上課,在媽媽的幫助和講述下記樂譜。但不懂音樂的母親根本分不出樂譜上那些奇形怪狀的“小蝌蚪”,所以文慧跟媽媽學習起來特別吃力。為讓文慧加深記憶,心思細膩的母親用硬紙板剪裁出五線譜和各種不同音符的形狀,小文慧則一個個地反覆摸索琴鍵,並熟悉每個音符所在的位置。漸漸地,她可以自如地在琴上找到任何一個琴鍵,也彈奏出了美妙動聽的樂曲……1995年,父母為了圓女兒的鋼琴夢,借錢為她買了一架鋼琴。但因為文慧是盲童,沒有老師願意接收她學習。後來,哈師大藝術學院的吳岩老師被竇文慧學琴的渴望和真誠所感動,破例接收了這個很有靈氣的女孩。

盲女孩成為“普高”生


國小和國中的文化課程,竇文慧是在盲人學校完成的。國中畢業後,竇文慧被破格錄取到哈爾濱市第四十四中學,成為黑龍江省歷史上第一個讀普通高中的盲人學生。
在哈市盲校畢業的竇文慧本應按常規進入按摩中專班學習,然而就在自己畢業那一年,她卻做出了很多盲孩不敢去嘗試的決定。“我希望和正常孩子一樣接受高中教育。不管什麼事情,只有去嘗試才有成功的機會。”竇文慧的誠懇和自強精神感動了哈市第四十四中學的校領導,她如願成為一名普通高中生。
和健全的同學在一起學習和生活意味著挑戰的開始。在高中學習期間,她雖然沒有盲文教材,又看不到黑板,只能靠聽課和媽媽口述來完成學業。那時,由於母親經常要21時左右才能下班回家,眼睛不方便的竇文慧就等著母親回來後再開始寫作業。娘倆經常要熬到半夜才能共同配合完成作業,但是每當獲得新知識後,竇文慧的心裡都很高興,全然忘卻了為此付出的艱辛,而她的成績始終在班級名列前茅。
2002年,竇文慧又向另一個目標開始挑戰——學習游泳!剛開始學游泳時,因為看不到教練示範的各種動作,水中又找不到方向感,竇文慧經常撞到水線上弄得遍體鱗傷,而纖弱的手臂也常常被劃破、挫傷。不過,堅強的女孩卻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那一年,她在全省殘疾人運動會上連獲兩枚游泳金牌,第二年又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取得游泳第四名的好成績。

大學四年“聽”出學年第一

“上大學是我的夢想,我絕不放棄。”2006年,竇文慧被特批參加了全省統一高考,並超出錄取分數線100多分的優異成績破格進入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鋼琴專業學習,成為國內首名參加全國統一試卷高考並被錄取的全盲學生。
進入大學後,學校特批竇文慧可以走讀,每天由母親帶她上學。不過,新的困難再一次考驗著她,因為根本看不到老師的板書,竇文慧僅能靠聽和記憶掌握課堂上的知識點。每天,母親要幫助竇文慧記下課堂筆記,課後讀給她聽,寫作業的時候則要母親幫著讀題,然後由竇文慧再口述答案……
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英語學習,為了完成一篇120個單詞的英語作文,文慧要將自己口述的作文單詞一個一個字母地說出來,然後請英語基礎不是很好的母親再一一寫下來。結果別人半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作文,竇文慧則要和母親配合至少兩個小時才能完成。也正是因為在學習中付出了這么多的努力,竇文慧的每學年綜合成績始終保持學年第一名,並通過了普通在校生都很難達標的大學英語六級考試。
除學習成績優異,竇文慧多次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參加國內外各類演出以及公益活動,她還學會了輪滑,在高山上滑雪……不向命運屈服,竇文慧自信地告訴記者,“雖然我的人生路並不平坦,但我相信只要努力,路會在每個人的腳下延伸。”
2010年2月,竇文慧在香港參加了郎朗慈善音樂會的新聞發布會和“指尖的太陽”演出。

母愛讓她的世界充滿陽光

總有一種感情讓我們淚流滿面,這就是母愛。從兩歲失明,到現在成長為一個多才多藝的22歲女孩,20年來,文慧的媽媽一刻未曾放棄過她,始終如一地陪在女兒身邊。從學穿衣、吃飯到教她讀書、陪她練琴,從學游泳到學滑雪,文慧媽媽看著女兒的每一次進步、分享著女兒的喜樂憂愁。
媽媽的愛是太陽,一刻不停地照進文慧的世界,照亮文慧的心靈。有這樣一件事深深地銘記在文慧的心中:那時候,文慧九歲,剛剛開始學習電子琴,由於家裡沒人懂音樂,就報了個電子琴班。媽媽每天都陪文慧一起上課,一起學習識譜、學習按鍵。下課後,再一點點給文慧複習。但有一次,文慧發高燒不退,病情很嚴重,眼看著晚上的電子琴課就開始了。她回憶說:“即使生病,我也從來不會缺課的,但那次,我起不來床,實在去不了了,又趕上爸爸出差,媽媽就把我安頓好,自己去替我上課了。”就這樣,一位母親為了女兒的夢想,在嚴冬的哈爾濱,在風雨交加的夜晚,拿著筆記本,穿戴好衣服走出了家門,替女兒上課。順著媽媽出門的方向,聽著媽媽急匆匆的腳步聲,聽著外面呼嘯的寒風,文慧哭了。命運在給她關上一扇窗的同時,也為她打開另外一扇窗,讓她擁有如此偉大的母親,像太陽一樣,將她的整個世界照亮。
談及自己的女兒,媽媽動情地說道:“這孩子很陽光,心態好,不論什麼事情都能勇敢面對,沒畏懼過,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我很佩服女兒。她從小就特別懂事,雖然我是媽媽,但很多情況下都是她支撐著我,她能了解我的想法,開導我,勸說我,給我力量。作為母親,我反過來更要扶著她,我們母女相互攙扶,要好好走下去。”
一路走過的音樂路上,文慧靠著驚人的毅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一次次的在各種級別的鋼琴演奏比賽上獲獎,一次又一次的重整行裝,向著更高的巔峰跨越。2004年2月文慧獲得第四屆全國盲、聾培植學校學生藝術匯演鋼琴比賽第二名,並代表盲童出訪俄羅斯演出;2005年,文慧又在第六屆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中獲器樂類金獎,並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也邀請文慧參加藝術團的大型演出;2007年,第二屆全國“卡瓦依KAWAI”鋼琴比賽黑龍江賽區選拔賽在哈師大音樂廳落下帷幕,文慧獲得專業組的第一名,而她演奏的中國作品《春舞》同時也獲得“中國作品演奏獎”……接踵而至的榮譽讓這個失明女孩的世界被光環所籠罩。2008年8~9月,她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參加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演出,受到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和奧運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的接見……
2010年2月,竇文慧在香港參加了郎朗慈善音樂會的新聞發布會和“指尖的太陽”演出。4月,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在北京舉辦“指尖的太陽”慈善音樂會資助了竇文慧、來佳俊代博三位優秀的盲人演奏家,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每人資助給了他們兩萬元的助學金。7月19日,竇文慧、來佳俊代博三位盲人小演奏家在天津音樂廳舉辦“指尖的太陽”首場演出,而竇文慧也將同其他兩位盲人小演奏家一起參加“指尖的太陽”在全國舉辦的音樂會巡演。
在更遙遠的地方,有一座燈塔,一座代表著音樂的更高境界的燈塔才是照亮她人生前行道路上的真正的光暈,那才是她夢想中的應許之地。所以,文慧也在申請出國進修,從而去實現她更高遠的音樂夢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