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我

突破自我

《突破自我》是一本由德馬蒂尼(美)著、張燕寧譯的成功勵志書籍,該書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我喜歡向這個充滿智慧且精通字宙的人求教。我向約翰介紹我所有的朋發,包括我的夥伴約翰·坎菲爾德,以及聽我講座的其他夥伴。他們每個人都像柏拉圖拜倒在蘇格拉底腳下那樣聆聽他的講座。約翰的思想和充滿靈感的意識總站在時代的前列。這些學生將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積極兩深遠的影響。我相信,我知道,我也在見證他的理想正在一步步地實現。他所傳播的知識將激勵數十億民眾。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突破自我》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

點燃了全球26億人的智慧之光,他們的生活因此而精彩無限……

“感激的生活態度是創造充實人生的最基本的原則之一,而德馬蒂尼博士緊緊地抓住了這一本質。”

——安東尼·羅賓 美國最富盛名的激勵大師之一,《喚醒內心的巨人》作者

“德馬蒂尼博士不僅僅擁有康復的力量,他還能夠教人敞開心扉,重薪回到愛的沐浴之中。”

——文·戴爾博士 美國知名演說家,激勵大師,《你的誤區和神聖的自我》作者

“德馬蒂尼博士是一個空前偉大而且富有靈感的教師、演說家、作家和領袖。我喜歡向這個充滿智慧且精通字宙的人求教。我向約翰介紹我所有的朋發,包括我的夥伴約翰·坎菲爾德,以及聽我講座的其他夥伴。他們每個人都像柏拉圖拜倒在蘇格拉底腳下那樣聆聽他的講座。

約翰的思想和充滿靈感的意識總站在時代的前列。他遠大且充滿創新的目標是在地球上擁有十億學生。這些學生將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積極兩深遠的影響。我相信,我知道,我也在見證他的理想正在一步步地實現。”

——馬克·維克多·漢森 《心靈雞湯》及《一分鐘百萬富翁》作者

“德馬蒂尼博士是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最富有智慧的教育家之一。他所傳播的知識將激勵數十億民眾。”

——郎迭·拜恩 《秘密》作者及製片人

作者簡介

約翰·F.德馬蒂尼,是世界領先的勵志演說家,也是關於個人和職業發展的專業作家。在34年的學習和研究中,他瀏覽了28000多本書,涵蓋了200多個學科,包括心理學,哲學,宇宙物理學,神學,神經學,和生理學等。他的知識和經驗都達到了顛峰狀態。

出生於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7歲的時候他被告知有學習障礙,終生無法閱讀,寫作或交流。14歲的時候他從中學輟學,在街上遊蕩並靠乞討食物為生。17歲時險些因為的士寧中毒而喪生,在那之後他的一個決定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人生的本質

人生的本質

科學與宗教

感激是關鍵

啟程

我的第一個導師

神聖法則

偉大的發現

真愛無敵

與大師共舞

第二章 點亮人生

點亮人生

循環主題坍縮波函式

感知現在

恩威並重的科學

文摘

第一章 人生的本質

人生的本質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肩負著使命,並與諸位共同完成。親愛的朋友,請與我攜手,共同踏上一段人生的旅程;我將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你們證明,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蘊藏著偉大而長久的天賦。不管相貌怎樣,不管境遇如何,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在召喚我們去發掘那些天賦與潛能。我們可以對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作出正反兩方面的評價,但實際上,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人、經歷的每一件事,都在揭示我們的命運軌跡,都在造就我們獨特的人生。

“突破自我”始於1989年,那時我正乘班機從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到加拿大魁北克省,去向保健業的專家們作講座。在約三萬英尺(9144米)的高空飛行中,我正靜思冥想,一個講座的題目躍然眼前,它來自我的內心深處:“突破自我,更上一層樓:遠見、靈感與目標。”那一刻,我不僅看到了講座的內容梗概,而且看到了很多的細節,例如參加聽講的人數。

從那時起,來自幾十個國家成千上萬的人參加了我的講座,並因此徹底改變了人生。這個被我命名為“突破自我”的創意,真正激勵著每一個人。如果我們遵從靈感和直覺的引導,我們的潛力就會得到最大的發揮,我們的才華就會得到充分的施展,我們的自信就會無限地增長。運用自己的遠見、直覺和靈感吧,它們會引領我們通向博大精深的智慧源泉,它們會引領我們鑄就人生的輝煌!

在本書里,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好偉大好光輝。許多人由於受到世俗觀念的影響,茫然走過一生,看不到自身的完美。不管多么成功、多么有名、多么美麗,他們總感到生活雜亂無章,自己一無是處。心理醫生認為,有些家庭患了心理疾病,企望通過心理干預治療所謂的心理障礙。但事實上,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家庭:只要家裡所有成員都願意理解他人,每一個人都能在家庭和諧的氛圍里汲取營養,實現自身價值。

在本書里我將向你介紹一些方法,為你出出主意,幫助你看到美好的人生。你走過的每一段歷程,都是為了塑造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我這么說,並非是在編造一個盲目樂觀的夢幻世界。相反,當你對人生有了更深的領悟後,你會發現自己多么出色,自己曾為這個世界作出過多大貢獻,而且你現在仍在作貢獻!

我週遊世界,不管走到哪裡,不管站在哪個角落,我都發現人們有共同的主題:每一個人都渴望愛與被愛,感激與被感激,都心存夢想。凡事皆有規律,如果遵循它的規律,我們的夢想就能實現。我花了整整29年時間去研究愛與感激。現在,我們完全可以用這些研究成果,使我們夢想成真。我們不再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我們不再苦苦等待上蒼恩賜好運,我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如何創造愛與感激。

科學與宗教

偽科學與偽宗教總是水火不容,而真正的科學和宗教卻異曲同工。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沒有宗教的科學是瘸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也許有人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思維與智力為伍,而精神與靈魂相伴。我卻說,兩者自然天成,珠聯璧合。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讓你敞開心懷,洞察人生的真諦,感受世界的奇妙,譜寫人生華章。

我們每個人都被賜予了一份超凡禮物,與生俱來。在人類迄今能夠觸及的每一個角落,還沒有找到比我們的身體、大腦和精神更為完美的事物;宇宙間最為奇妙的事件,莫過於看到源於我們精神的靈感,通過大腦和身體的傳導,進而影響整個大幹世界。

我還記得,18歲時坐在父母房間的地板上閱讀西方哲學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W.Leibniz)的論著《形上學論》的情景。萊布尼茲深信人類非常聰明,能夠理解愛的智慧。雖然我們將這種智慧擬人化,使其成為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的神,但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很少感受其存在。如果事事順心,我們就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的生活是完美的;可一旦遭受挫折,我們就感悟到完美生活也有瑕疵。

萊布尼茲在《形上學論》的第一章里論述了“神賜的完美”。從字裡行間,我強烈地感受到他對宇宙架構的深刻認識,對世界秩序的堅信不移,對泱泱萬物的肅然起敬。他的文字激發了我的靈感,使我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我不由自主地感嘆,這裡面一定蘊藏著奇妙的哲理。只要我們深入研究,我們就一定能發現宇宙博大精深的奧秘。

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在你閱讀或聆聽的時候突然淚流滿面,激動不已?那晶瑩的淚花毫無疑問地向你表示,它觸及到了人生中最重要、最有意義的事物。不要忽略這一時刻,請拿起筆記下那些感動和眼淚。你會發現,你的直覺和靈感正在向你傾述一個故事,一個關涉你人生和命運的故事。那是已知與未知、現在與未來的交流。所以,請記錄下來。

萊布尼茲充滿靈感的思想觸及到我的靈魂深處。在我們身上,總有追尋真理的渴望,也有拒絕真理的心態。萊布尼茲喚醒我去追尋真理,在我的意識里留下抹不掉的印跡,激發我去探究少有人知的宇宙秩序。

那個時候我就想:我要找到一條道路,喚醒人們對人生秩序的認識,喚醒人們靈魂深處對愛的認識。如果我找到了變革人生的動力,世界將會變得怎樣?

大學期間,這個夢想一直伴隨著我。我學習了宇宙方面的知識。我熱愛宇宙學(研究宇宙的起源和結構),它就像是古代四大經典哲學問題的現代版本: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為何出生?我們往何處去?宇宙學非常奇妙,它開闊了我的視野,將我帶入天文學。天文學將我引人物理學。物理學又將我領入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詹姆斯(William James)等人的形上學、神學。神學又將我引入神話學、人類學。由此,我的研究不斷擴展。最終,我涉獵了200多個不同的“學科”。

我開始認識到,要想揭開宇宙的普遍原理,就不能局限於所謂的“學科”。我必須探究萬事萬物!這似乎是一個費時長久的探究,但我知道滴水穿石、鐵杵磨成針的道理。只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總有一天我就能完成人生使命。

對宇宙原理探究越多,激發的靈感越多,成功的把握越大。我發現不同領域(如藝術、科學、宗教、哲學)都蘊涵著一些相同的規律和模式。這些規律和模式經受了時間考驗,它們激發了我們最真、最大的潛能,也是我提出“突破自我”的基礎。

感激是關鍵

在我快到4歲的時候,一個晚上,媽媽把我放上床,對我說:“兒子,每晚睡覺前,要記得數數你得到的祝福。”樸實話語裡蘊涵著偉大的真理!

當發現宇宙潛藏的基本模式和法則後,我們便被感激的光芒所籠罩。我們人類的身體和生命都是巧奪天工之使然。我們對生命充滿感激時,我們就能充分發揮潛能,完成我們的人生使命。

凡是會感激的人在生活中會得到更多的幸福和滿足。這個道理非常簡單,但它能改變你的整個人生。感激是成長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關鍵要素。試想:你給某人送禮物,如果他瞥一眼就擱置一邊,連一句感謝的話也不說,你還會再送給他禮物嗎?當然不會。宇宙亦然。天道難違,我們必須遵循宇宙法則。宇宙會將禮物送給那些最懂感恩的人。如果你不感激已得到的一切,宇宙還會再給你嗎?

最難的算術題是用什麼方法算出我們有多么幸福,計算出我們得到的祝福。

——埃里克?霍弗

常常有人問我:“究竟什麼是感激?”感激是當你的認知達到完美平衡時的一種感覺,是你在生活的各個層面看到的完美平衡(即神聖法則)。西班牙文稱為感謝(gracias),法文稱為謝謝(merci),而英文乾脆就稱其為神的恩典(divine grace)。

許多人將感激與得意混為一談。他們以為,在春風得意時說上一句“啊,我為此非常感激”就表達了感激。可是,真正的感激與暫時的快樂或者得意毫不相關。真正的感激是內心達到平靜安詳的狀態時,發自肺腑的感謝,真切地感受神聖法則,並且希望這種安詳永恆。

感激是感恩的祈禱。但世間的祈禱分為兩類:一類是虛偽的祈禱,是你對生活表示不滿的抱怨: “喔,主啊,我的生活一團糟,請你幫幫我吧。”而另一類祈禱是真正的感恩,是你真正地感受到宇宙的完美,感激你已擁有的一切。結果是你將得到更多的禮物。對於那些懂得感恩的人,他們會得到更多。而那些不懂得感恩的人,他們在人生中會失去更多。因此,感恩是何等重要!

人生中的一切無一不是宇宙的恩賜,已經發生的也好,將要發生的也罷。只有透過事物消極的表面,看到事物積極的內涵,你才會感激。

啟程

改變我人生的祝福發生在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那時我是個誦讀困難患者,無法閱讀、理解,而我的老師對學習障礙一無所知。我開始在普通班學習,然後轉到矯正閱讀班,最後被降到差生班。在那裡,老師有時勒令我坐在教室牆角里,戴上專為差生準備的錐形傻瓜帽。我感到恥辱、委屈和受排擠。

一天,老師把我父母叫到學校,當著我的面說:“德馬蒂尼夫婦,你們的兒子有學習障礙,恐怕一輩子都學不會讀寫或交際。我想他不會有多大的前途。你們還不如讓他在體育上發展。”雖然那時我並未完全理解她的話,但從父母的表情上我看得出他們很著急,很不安。

於是,我開始從事體育,並最終喜愛上了衝浪運動。14歲的時候,我告訴父親:“爸爸,我要去加利福尼亞參加衝浪。”

那時我主意已定,不管父親說什麼我都不會改變,因為那才是真正屬於我的地方。他看著我的眼睛,知道我是認真的。他問我:“不管發生了什麼,你都能應付嗎?你能承擔一切後果嗎?”

“是的,我能。”

他說:“兒子,我不會阻止你,我祝福你!”然後他準備了一封公證信,信中說:“我兒子不是逃兵,不是流浪漢。他是個有理想的孩子。”

幾年後我才知道,我父親從二戰歸來,他本來想去加利福尼亞,但沒有成行。當他聽到我要去加利福尼亞的時候,我相信喚起了他舊時的夢想,他一定在想:雖然我沒做成,但我不會阻止你去。

於是,我在14歲時輟學了。父母用車把我送到高速公路路口,深情地告別說:“去追尋你的夢想吧!”

我的第一個導師

我從家鄉德克薩斯州的里奇蒙出發,搭乘便車一路向加利福尼亞進發,很快便到了埃爾帕索。當我走在狹窄的人行道上,準備穿過小鎮前往西海岸的時候,迎面碰上了三個牛仔。

回溯20世紀60年代,牛仔和衝浪者水火不容。短髮鄉下人和長發白種人之間存在著根本衝突。我留著長發,背著背包和衝浪板,戴著頭巾,我知道自己無處躲避。當我走近時,他們一字排開,拇指插進皮帶孔。一副挑釁的姿態。我知道他們不會放我過去。眼看一場衝突就要爆發。

我想:喔,上帝,我該怎么辦?突然,平生第一次,我聽到了心靈的聲音對我說話。它要我……學狗叫!現在想來,那也許不是最能鼓勵我心靈的聲音,但那是我僅有的想法。既然它要我叫,我就叫: “汪,汪汪,汪汪汪!”三個牛仔不知所措地看著我,不由自主地閃到一邊。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意識到,只要相信直覺,奇蹟就會發生。

我一路咆哮著從牛仔身邊走過, “汪,汪汪,汪汪汪!”他們趕緊給我讓路,心裡大概在想,這小子是個瘋子。我安然無恙地從三個牛仔身邊走過後,感覺自己剛從迷幻中醒來似的。我慢騰騰地轉過街角,瞥見一個六旬開外、頭髮已幾乎掉光、幾天沒刮鬍須的老頭兒,他斜靠在路燈柱上,笑得直不起腰來。

“孩子,”他說, “這是我有生以來見過的最有趣的事情。你應付那些牛仔真有兩下子!”他將手臂搭在我肩上,陪我向前走去。

他說:“我能請你喝杯咖啡嗎?”

我說:“謝謝,我不喝咖啡。”

“可樂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