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公共水危機事件應急管理

第三節水危機應急管理框架 第一節水危機的預測 第一節水危機的回響

基本信息

作 者:徐晶 主編
出 版 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8-1
版 次:1
頁 數:225
字 數:414000
印刷時間:2007-8-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8448985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水危機應急管理是公共突發事件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水安全管理的新課題。本書根據現代危機的4R管理模式,以水危機減縮管理、預備管理、反應管理和事後恢復管理四方面為主線,在總結水防災減災經驗的基礎上,系統地分析了突發公共水危機事件可能產生的類型、成因和技術特點,對突發公共水危機事件的風險分析、預測、預報、預防、預警、預案編制、反應處理、善後管理以及應對能力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同時,以我國近期發生的突發性水危機事件為例,進行了案例剖析,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用的可操作性,對突發公共水危機事件管理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本書是根據廣東省人事廳制定的公務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計畫的要求,按照《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編制大綱由廣東省水利廳組織編寫的。既適應廣東省水利系統公務員培訓的需要,也可作為水利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參考教材。

作者簡介

徐晶,中央電視台主任化妝師,國家一級藝術形象設計師,擔任中央電視台二十二屆“春節聯歡晚會”化妝造型設計工作,擔任中外領導人媒體形象設計工作,擔任中央電視台及各省市電視台播音員主持人螢幕形象設計工作。近年來多次為中直系統,國務院系統,全國人大系統及中宣部,中組部,中聯部,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國家審計署,國資委,全國婦聯執委會,全國總工會,海關總署等部委及新華社,廣電總局,中央電視台,求是雜誌社,中國日報社,經濟日報社等媒體,還多次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院校及中信、建行、工行、農行、交行等金融機構,聯想,四方等IT業,還為各省市各層領導人進行現代職場形象設計,現代女性職業形象設計,螢幕整體形象設計,領導人職業形象設計,新聞發言人媒體形象設計,現代企業家職場形象設計等講座。

目錄

總序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廣東水災害與防災減災概況
第二節 水災害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概況
第三節 本書內容的概述
第二章 水危機及其管理概述
第一節 危機及其應急管理概述
第二節 水危機及其類型
第三節 水危機應急管理框架
第三章 水危機管理中的溝通、媒體運用和形象塑造
第一節 水危機應急管理中的溝通
第二節 水危機應急管理中的媒體運用
第三節 水危機應急管理中的形象塑造
第四章 水危機風險分析
第一節 風險基本概念
第二節 風險識別與分析
第三節 水危機風險評估
第五章 水危機事前預備管理
第一節 水危機的預測
第二節 水危機預報
第三節 水危機預防
第四節 水危機的預警
第五節 水危機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
第六章 水危機事中反應管理
第一節 水危機的回響
第二節 水危機應急預案啟動
第三節 水危機應急決策
第七章 水危機事後恢復管理
第一節 水危機物質損失的恢復與重建
第二節 水危機形象、心理損失的恢復與重建 
第三節 水危機應急管理框架的恢復與重建
第八章 水危機應對能力建設
第一節 水危機應對能力構成
第二節 水危機應對體制建設應處理好的幾種關係
第三節 水利管理人員水危機應對能力的培養
第四節 水管單位水危機應對能力建設
第五節 構建水危機應對的社會網路
第九章 水危機應急管理事例
第一節 黑龍江水污染事件
第二節 韶關北江水污染事件
第三節 年樂昌市洪水事件
第四節 年珠海鹹潮危機
第五節 無錫缺水危機——太湖藍藻生態事件
附錄
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編制大綱
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參考文獻
後記
突發公共水危機事件應急管理及處理技術系列叢書目錄

部分章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廣東水災害與防災減災概況
廣東省內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乾支流河道有542條,在30000km2以上的有東江、北江、西江和韓江,其中,東江、北江、西江與珠江三角洲諸河流共同構成了珠江流域的四大水系。廣東省地處低緯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但雨量時空分布不均,加上面臨太平洋,經常受到颱風的影響,水災害現象發生頻繁,嚴重影響廣東省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自然災害
1.颱風、暴雨、風暴潮與洪澇災害
受西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影響,廣東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771mm,為全國年平均降水量的2.9倍,颱風、暴雨及強對流天氣居全國之冠。颱風活動頻繁,據1949~1998年資料統計,平均每年影響廣東省的颱風約7.8個,而在廣東省登入的熱帶氣旋平均每年有3.9個,占登入我國熱帶氣旋個數的4成。
颱風、暴雨、風暴潮等帶來的洪水災害相當嚴重。據統計,從798~1948年的1000多年問,有120年受風暴潮襲擊;自16世紀至新中國成立前的450年問,共發生洪水災害405次,可謂“十年九災”。1915年,珠江流域西、北、東江同時發生洪水,適逢大潮頂托,致使堤圍潰決,水淹廣州7晝夜,受淹農田逾68.1萬hm2,災民378萬人,死傷10餘萬人。1994年6月、7月,全省2/3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特別是西江、北江特大洪水,連同前期9403號颱風造成的九洲江、鑒江特大暴雨洪澇,15個城市受淹,受災農田790000hm2,受災人15 1233萬人,死亡213人,損失高達264.27億元,占當年全省GDP的5.85%,影響同年財政收入約為17.5億元。
2.乾旱災害
受氣候變化等影響,廣東省乾旱也時有發生。1991年發生的春夏秋冬連旱,受旱時間之長、影響之大、範圍之廣,超過1963年,部分市縣超過歷史有記載的1943年,全省農業受旱面積達2997萬畝,造成糧食損失5億k9,國民經濟損失超過20億元,給工農業生產和民眾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