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想像的導邦布衣日本散論

《穿越想像的導邦布衣日本散論》從現狀的觀察切人,立足於文化和國民的社會心理,力求從傳媒視野和歷史背景的縱橫交錯中復原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本來面貌,以期校正國人長期以來審視鄰國時建基於某種想像之上的、不無誤讀的、飄忽不定的照準。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穿越想像的導邦布衣日本散論穿越想像的導邦布衣日本散論
進入21世紀,日本急劇轉身,原本就難以捉摸的神秘國度在世人眼中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其定位與國家戰略的“調整”,不可能不在社會、國際關係、國民歷史觀、文化及輿論環境上投下影子。

編輯推薦

《穿越想像的導邦布衣日本散論》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媒體推薦

這個集子不是小說家的浪漫遊記,不是近乎鑽牛角尖的學者論文。其特色有三:布衣的立場,數論的廣度,穿越了想像的真知灼見,沒有國人談日本所慣見的幸災樂禍、嬉皮笑臉,對世態人十情的關注是熱誠的,對政經及政策的批評充滿了善意。他,自稱一布衣,走筆非遊戲:不忘所來路,更為友邦計:立言有根本,眼界寬無際;穿越想像處,四海皆兄弟。
——著名搬日作家·李長聲
日本文化情理並舉,乃至情逾理外,有情無理。考察研究日本,亦當循此兩途,不宜偏廢。劉擰先生的著作,於此堪稱相得益彰。
——著名作家、學者·止庵

作者簡介

劉檸,北京人,大學時代遊學東瀛,後曾服務於日企有年。長年來,不懈地關注日本問題、中日關係及東亞國際關係問題,系《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南風窗》《鳳凰周刊》等媒體的社評、專欄作者,被稱為大眾傳媒的“知日派”。著有《摒棄“中日友好”的鄉愁》(香港泰德時代出版公司,2005年8月版)等。

圖書目錄

轉身的日本:“大國化”的途中
和平憲法一甲子,志在必改?
“小泉劇場”謝幕,近乎完美的背影
日本版NSC:首相官邸“白宮化”的重要步驟
日本離核國家有多遠?
日美同盟有“隙”?
福田訪美:蜜月同盟的拐點?
“價值觀外交”何以超越國家利益衝突
東亞一體化:誰主沉浮?
日本幢幢諜影的背後
現狀的日本:從容與焦慮
活力門”騷動的背後
“賽先生”:酷日本的軟實力
日本城建進入環境生態學時代
走向民生大國:21世紀日本的生存之道
與阪神大地震有關的兩個問題
日本的噁心
派閥:自民黨政治的秘密
“下流”,怎么了?
日本“下流社會”何去何從
“大國化”焦慮下的輿論環境
“命令放送”與報導自由
自由媒體何以成為戰爭協力者
出版史的良心記錄
何謂新聞記者
日本出版的四種“神器”
日本雜誌“變局”背後的社會涵義
新聞界與政治
歷史中的日本:何以超越?
激盪的百年史,現實的掌舵者
宰相中曾根:日本政治大國夢的教父
金大中事件:讓歷史問題的解決去政治化
要同盟,還是要參拜?
靖國問題“軟著陸”與美國因素
漫長的戰敗
日本“右翼”的思想傳統與組織流變
宮澤喜一:“55年體制”的終結者,還是犧牲者?
東亞歷史與東亞史觀
超越“超越日本的激情歲月”
超越誤讀
中日有多遠
對華強硬的背後
假如中國失去日本
歷史認識超越國境的困境
在救亡中啟蒙,以啟蒙圖存
“高陶事件”舊話重提,蓋棺之論尚待時日
作為文化的日本
東洋魔女,欲說還休
日本的傳統有多厚
日本藝伎:一個窄而幽深的世界
葉隱聞書》、武士道及其他
哈“不良”
我跑,故我在
日本漫畫:冷酷仙境的冒險
漫畫·動漫·宅男
日本人到底愛不愛撒謊
服飾的表情
知日當如李長聲
日本人為什麼不喜歡《蝴蝶夫人》?
後記讓善意的批評成為中日關係的增殖因子
……

後記

……
該批評本身成立與否,另當別論,但筆者的初衷是想讓日本觀光及出入境管理政策的決策者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如此政策,在中國公民的心中,無論其能否達到規定年收的門檻條件(25萬元人民幣),都注定無法喚起愉快的情感回應:未達標者,厭惡,更坐實了對日本所謂“經濟動物”的傳統印象;達標者,僥倖之餘,也感到個人隱私被公權力窺視、侵犯,不會有什麼好感。
國與國之間的外交,第一原則就是公平、對等,我不知道如此明顯缺乏“費厄潑賴”的、嚴重不對等的外交政策是如何出台的,據說與國人觀光者在日本的“失蹤”有關。但極少數分子(而且有數據表明是越來越少)的“人間蒸發”緣何成為抬高政策門檻的藉口,進而又為個人收入公開與簽證發放掛鈎之所謂“必要性”而背書的,其間的邏輯關係過於跳躍,過程含混不清,缺乏透明。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如此政策實施近一年,截至2008年底,以這種被稱為“家庭游”的形式獲得簽證,前往日本旅遊的中國家庭僅有四個。而2008年,是日本“觀光立國”的國策得到極大強化的一年,為此內閣不惜單獨成立觀光廳來推動該國策的實施。

文摘

插圖:

這也是被稱為小泉政治成功秘訣之一的“劇場政治”。在某種意義上,也許我們可以說,小泉政權5年,正是這位酷愛歌劇、歌舞伎的政治家自編自演的一出高潮迭起、精彩紛呈的活報劇。作為導演兼主演,其對鏡頭、台詞、舞台效果和觀眾心理的把握,幾乎無懈可擊——小泉是日本公認最會利用電視媒體造勢的政治“超級明星”。
小泉賴以成功的另一個秘訣,是“首相支配”。所謂“首相支配”,原本是日本政治學者、政策研究大學副教授竹中治堅的一部著作的書名。著作本身說的是自細川護熙新黨聯立政權崩潰、自民黨重新恢復執政以來,經過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選舉制度改革、政治資金規制及行政改革等歷練,內閣首相的權力已今非昔比,大大強化,這成了自民黨再度做成長期政權的政治基礎,並直接催生了日本政治新的生態環境。小泉正是利用這一點,對執政黨議員和行政官僚,行使、發揮了此前歷任首相連想都不敢想的統帥權和至高無上的影響、決策能力,建立起了戰後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朝權在手”的“首相支配”型長期政權。
眾所周知,傳統日本政治運作的一個顯著特徵,是重大政治決策往往由強大的官僚層主導,政治家乃至首相甚至都被排除在決策過程之外,即所謂“官僚支配”。作為日本社會心照不宣的傳統,這種官僚主導型政治在“失落的十年”達到了極致:在內閣如走馬燈似的頻繁更迭的時期,一些省廳(相當於我國的部委)的日常工作和決策完全掌握在政務次官(相當於我國的副部長)手中。這種首相、內閣“缺席”的政治運作方式的長期持續,一方面說明日本官僚系統的成熟、高效和“無害化”(實際上是“去政治化”),但另一方面卻導致了內閣許可權的瓶頸化和國民對政府權威的饑渴狀況。這種狀況顯然不利於日本在21世紀向“普通國家”的“轉型”。事實上,日本許多政治家意識到這一點,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措施,力求突破現狀。中曾根就在其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要改革首相產生制度,提出向美國式“總統型”直選首相過渡。其根本用意,說穿了,就在於要擴大首相的許可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