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指揮學院

空軍指揮學院

空軍指揮學院是以劉伯承元帥任院長的南京軍事學院空軍係為基礎,於1958年9月12日在北京組建的。學院第一任院長兼政委由空軍副司令員劉震上將兼任。

基本信息

簡介

空軍指揮學院(原名空軍學院)座落於北京西郊著名風景區頤和園昆明湖畔,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它是一所培養空軍師團職指揮軍官的中級指揮院校,是空軍培養指揮軍官的最高學府。

空軍指揮學院空軍指揮學院

空軍指揮學院是以劉伯承元帥任院長的南京軍事學院空軍係為基礎,於1958年9月12日在北京組建的。學院第一任院長兼政委由空軍副司令員劉震上將兼任。建院四十多年來,共為空軍部隊培養了兩萬多名指揮和參謀人才,其中有150多名走上軍以上領導崗位,多數擔負了師團領導職務。總政治部副主任周子玉、空軍司令員劉順堯等一些高級將領均畢業於空軍指揮學院。學院培養的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員,為空軍部隊建設,為空軍軍事學術研究和理論建設作出了許多貢獻。

空軍指揮學院下設訓練部、政治部、院務部科研部四個部和七個系、一個戰役訓練班、一個軍事理論研究所,有軍事理論、戰略、戰役、戰術、作戰指揮等十五個教研室、一個教育技術中心和戰略、戰役戰術、作戰運籌等九個研究室、一個信息中心。

按照總部確定的訓練任務規劃,學院開辦空軍戰役指揮、航空兵戰術指揮、部隊政治工作、後勤裝備指揮等十五個專業。此外,學院還承擔培訓外軍留學生的任務。

四十多年來,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在不斷改革、不斷探索中前進。學院圍繞航空兵中級指揮、戰役指揮和研究生培訓的主體任務,瞄準未來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和空軍部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為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展開了全過程、深層次的教學改革,初步實現了由培養指揮一般條件下單一兵(機)種作戰,向培養指揮高技術條件下多兵(機)種作戰的合成型人才的歷史性跨越,受到總部和空軍機關的充分肯定。目前,學院已形成了以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為目標,以學科、課程、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管理為重點的新型教學體系,創建了航空兵戰術指揮等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的學科專業,擁有了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被總部確定為重點建設院校、重點建設學科、重點建設實驗室的“三重”院校,構成了以研究生教育為先導,以培(輪)訓教育為主體,以函授教育為補充的多層次的訓練體制。

學院擁有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教員、研究人員隊伍,有教授、副教授120餘名,研究員、副研究員30餘名,有的在軍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廣大教研人員跟蹤世界軍事發展的軌跡,不斷探索空中軍事鬥爭的規律,撰寫了一批理論著作,填補了空軍軍事理論體系的多項空白。先後完成國家、軍隊和空軍重點課題300餘項,編寫各類教材2000多本,出版專著、譯著400多部,在軍內外發表學術論文6500多篇。近年來,學院以建立和完善空軍軍事理論體系為目標,以空軍建設的現實問題為重點,積極開展基礎理論、套用理論研究和教材編寫。對軍隊建設尤其是空軍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問題組織協作攻關,推出了一批質量較高的研究成果,有300餘項獲國家、軍隊、空軍等級獎。

四十多年來,學院形成了以教學樓、專修樓、電教樓、圖書館和軍體訓練場館“五位一體”的教學保障總格局,特別是建成了一批以計算機設備為主要教學手段的軍事專業教室,初步實現了由“傳統型保障”到“技術型保障”的轉變。基本做到了基礎課有標準化教室,專業課有軍事專業教室,聯合作業推演和重大課題研究有重點實驗室,信息檢索有教育訓練信息網。近年來,學院不斷最佳化教學、生活條件和營區環境,較好地保障了教學、科研和全院教職員工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

學院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人才培養和各項工作的首位。狠抓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同志重要論述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理清“抓學習、正風氣、立規矩、嚴乾部”的工作思路,樹立“堅定、執著、嚴格、優秀”的優良院風,堅持從嚴治軍、從嚴治校的方針,著力培養作風過硬、素質較好、水平較高的教研隊伍、管理隊伍和保障隊伍,從而保證了廣大官兵政治上的堅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保證了學院的高度穩定和集中統一。學院被評為全軍政治理論課教學先進院校,湧現出一大批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先進人物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由學院參謀學員為主組成的空軍院校方隊,先後參加了建國35周年和50周年國慶首都閱兵,接受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檢閱。

近十幾年來,學院積極開展了同外國空軍及軍隊院校之間的學術交流,增進了友誼與了解,促進了學院的建設與發展。先後有美、俄、英、法等40多個國家的軍事代表團來訪。學院領導及一些專家、學者均出訪過美、俄、英、法等國,學院高級班參觀團也曾出訪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學院還派出多名留學生赴俄羅斯、義大利等國學習。

目標

目前,學院正按照軍委江主席提出的“打得贏”、“不變質”和加強軍隊院校建設的指示、要求,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努力創建一流院校,為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而奮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